【編者按】自2004年至2010年間,台北101都是世界最高的摩天大樓,直到被杜拜阿里發塔取代為止,今年是它失去「世界最高」頭銜的第十年,而101大樓建築師李祖原,也持續是台灣民間知名度最高的建築師之一。
李祖原可能是台灣近代建築史上,不管對建築專業界與學界、或是一般民眾而言,都是最具有爭議與傳奇的人物。基本上,他是大眾熟悉度最高、也最能引發批評的建築師,這部分除了因為他能在由資本權力主導的商業建築裡,以獨樹一幟的風格引領風騷外,更是與他經常處理政治權力或宗教權力等具有永恆性格的建築,並擅長以宏大厚重的建築體、與多元豐富的建築符號,成功建立可與民眾溝通的可能,並彰顯其中的權力特質有關。
李祖原1938年出生於廣東,隨後在台灣成長,畢業於台北師大附中、台南成功大學,並取得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碩士。1970年參與貝聿銘設計廣受注目的大阪世界博覽會中華民國館,初次嶄露頭角,此外,也在美國費城Nolen-Swinburne & Associates、波士頓都市設計計畫發展局,以及洛杉磯William L. Pereira等處工作。1978年正式在台北成立建築師事務所,1994與1996年分別在上海、北京設立辦事處(1997年正式設立為公司),生涯代表作有在台灣的宏國大樓、大安國宅、台北101、中台禪寺,與在中國的寶雞市法門寺合十舍利塔等。
這樣的同時間裡,李祖原知名度與聲望皆驚人增長,然而學界與民間對他的批判也迅速加大,譬如2005年《EGG》雜誌票選台灣最醜建築,在前十名的作品裡,李祖原包辦了五件,2007年再度舉辦票選,依舊由李祖原的建成圓環得到第一,甚至美國有線電視新聞(CNN)旗下的生活旅遊網站,2016年將瀋陽方圓大廈列為全球最醜的十大建築之一。

因此,只要談到李祖原的建築,甚至一般市井小民都能朗朗說出一些他們直觀的看法與聽聞,與其他通常遠離常民口耳的建築師相比,李祖原深入到人間意識的程度,以及風評口碑的普遍負面性,可以說是相當特殊少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