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物深度電影

昔日締造電影歷史,今日編輯集體辭職:《電影手冊》不能接受的是什麼

其實資金介入與「指導」基本從《電影手冊》創辦伊始便存在,所以今次事件,股東干涉也許不是核心問題?

《電影手册》封面。

《電影手册》封面。圖:網上圖片

特約作者 肥內 發自四川

刊登於 2020-03-07

#電影評論#電影

【編按】2月27日,法國電影雜誌《電影手冊》編輯部發佈了一則聲明,指因包括電影製片人和科技大亨等新股東加入,15名編輯決定集體離職。這在雜誌七十年歷史上尚屬首次,因這本雜誌之於電影歷史實在舉足輕重,消息引發電影界內外的廣泛關注。然而,《電影手冊》的問題似乎也不是到收購事件才開始有的⋯⋯

在《電影手冊》(Cahiers du Cinéma)編輯部提出總辭後,據說編輯部將在四月刊發行後離開,若然,這本雜誌或許真有可能就此走完它(創刊於1951年4月)剛剛好70年的歷史。因為被影視、通訊企業合力收購而引發不滿繼而總辭的消息傳出,是否引發更多的反響尚且不知,但回顧它的生命歷程,風風雨雨幾十年嘎然而止確實令人唏噓;然而,《電影手冊》的問題也不是到收購事件才開始有的,編輯部的總辭是否別有用心?

為了解這本雜誌的問題,那還得先回到它的起點:有「《電影手冊》靈魂」(見註1)之稱的創辦者,法國史上最偉大的影評人安德烈‧巴贊(André Bazin)。

從巴贊到《電影手冊》

他提出理想的影評條件,第一就是該有專業的寫作平台,但直到辦了自己的雜誌才真正實踐這個理想。

除了影評寫作,巴贊還在各大小電影俱樂部給大眾(工人、學生居多)放電影,搭配映後講解與討論,由於他的傳播熱情與教育精神,常被貼上「電影傳教士」的標籤(見註2);不過,在他四十歲早逝後,《電影手冊》獻給他的紀念專號(第91期)中,巴贊尊敬的前輩萊昂哈特(Roger Leenhardt)以「站在蘇格拉底那邊」(見註3)來形容他或許更為貼切,因為他是如此享受與人討論電影,不管是用文章還是口頭上的辯論。尤其,為了捍衞電影的美學,他能與曾給他很多啟發的薩特(Jean-Paul Satre)展開論戰。這場為《公民凱恩》(Citizen Kane,1941)所展開的論戰埋下一個種子,在隨後巴贊一篇討論蘇聯電影中將斯大林神化的文章發表後開花:一方面由此充分看到巴贊毫不妥協、表達觀點的意志,二方面他也因此被原本隸屬的勞動與文化協會趕了出來,為後來相關放映活動帶來一定程度的困難(見註4)。

不過,看似温和但骨子裏好戰的巴贊沒有因此受挫,反而為了對抗權威與不公——對戛納影展(港澳譯「康城影展」,台譯「坎城影展」)的失望,以及他崇拜的導演如威爾斯(Orson Welles)、谷克多(Jean Cocteau)沒有得到影展與大眾應有的重視——遂推動了1949年的「受詛影展」:網羅被戛納「退貨」的傑出影片作放映(不少是首映),並請來導演與觀眾交流。因為這些經歷而加深與同樣熱衷於電影活動的樂評人雅克‧多尼奧-瓦克羅茲(Jacques Doniol-Valcroze)的交情,奠定後來創刊《電影手冊》的基礎:他們同為一份短命的嚴肅雜誌《電影雜誌》(Revue du cinéma)效力,辦《電影手冊》一定程度上就是為了延續《電影雜誌》,因此在創刊號的目錄頁上還題有「獻給讓‧喬治‧奧利歐」字樣,奧利歐(Jean George Auriol)就是《電影雜誌》的創辦者;而《電影手冊》也招攬了部分《電影雜誌》的作者(見註5)。

閱讀全文,歡迎加入會員

華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報導和多元聲音,了解更多

立即訂閱

已經訂閱?登入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