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頭看,2月10日是情緒的轉折點。下午,來自香港的苗太太從午睡中乍醒,手機信息彈出——她搭乘的遊輪「鑽石公主號」上又有67人確診新冠肺炎,總感染案例達285人。
她一陣慌亂,拿起房間內線電話,打給隔壁兩個房間,確認哥哥一家和姐姐一家都不是新增案例後,心裏稍稍安定了一些。家族六人開始揣測,病毒從哪兒來?
這艘遊輪彷如一座漂在海上的碩大的度假酒店:17層樓,1337個房間,1000多名工作人員服務著2600多名乘客。和絕大多數的現代郵輪一樣,鑽石公主號採取密閉設計,人們連續多日在室內空間一起游泳、吃自助餐、共用一把夾菜鉗子、觸摸同一條欄杆,又一起在密閉劇院內觀看魔術表演和歌舞劇。由於主打日本特色,鑽石公主號還提供和風浴池和蒸汽房,頗受旅客歡迎。
如今,在苗太太和眾多遊客眼中,這些完備的設施看起來都像是病毒傳播的「幫兇」:是房間的廁所嗎?廁所的設計是必須放下馬桶蓋才能沖廁的,看來比較衛生?
是每天把一日三餐送到房間的船員嗎?苗太太記得,船員戴著口罩和手套,從來不碰乘客。有一次,她拿起一盒酸奶,「喔,我不吃酸奶的」,她想還給船員,對方很警惕,「不用了」。
那會是空調嗎?船上絕大部分空間都是密閉的,採用中央空調,即使苗太太和家人住的三個房間都有陽台,可引入新鮮空氣,但房間內還是連結空調。想到這裏,她感覺恐慌,「怎麼辦?我們總不能不呼吸吧?」
截至2月18日,日本政府已對船上一半人進行核酸檢測,確認542人感染,郵輪被冠上「小武漢」、中國之外最大「疫區」之名。根據香港大學醫學院建立的數學模型,武漢肺炎感染率達3%-5%。在這艘感染率超過25%的船上,人們開始懷疑,到底我們是在等待隔離和檢疫,還是在等待著,被病毒感染?
潛伏
這原本是一趟輕鬆愜意的旅程。船上大約一半乘客來自日本,另有超過400名美國人,250多名加拿大人,350多名香港居民,還有少量乘客來自台灣、中國內地。有英國夫婦專門來慶祝金婚,有美國丈夫把這趟郵輪之旅作為一份生日禮物,送給妻子。
作為發源於英國的度假方式,近幾年,郵輪在亞洲越來越受歡迎,價格也不斷降低。鑽石公主號是美國嘉年華集團的招牌,近年新開發了這條從日本出發,途徑香港、越南、台灣,最終抵達橫濱港的航線,主打中檔消費人群。房型有三種,最好的「外艙」有室外陽台,次之是有觀景窗但無法打開的「外艙」,最便宜的是「內艙」、沒有窗戶。
1月20日,來自美國加州的Sarah從橫濱港上船。一年前,她就敲定了這趟為期兩週的新年旅行,花費約一萬五千港元,訂下有陽台的單人間。這是她第一趟東亞之行,她特別期待在春節大年初一那天到香港,看花車巡遊。和Sarah一同上船的,還有來自名古屋的退休夫婦伊藤(化名)。剛上船,伊藤夫婦就重遇上次郵輪旅行中認識的日本夫婦,兩家人興奮地決定結伴遊台北。
同樣在這一天,中國院士、呼吸道專家鍾南山登上央視,首次公開確認一種全新的冠狀病毒所引發的肺炎,存在「人傳人」的特徵,此前被隱瞞和壓制的信息自此井噴,恐慌從疫區武漢開始,迅速蔓延。
但這種恐慌並沒有傳染到船上的人們。秋田先生記得,郵輪上一切如常,沒有人戴口罩,廣播中也沒有疫情提醒。人們沒有留意到,在20日上船的,還有一名來自香港的、有點咳嗽的80歲老人。在船上住了3天之後,他的咳嗽開始變得嚴重。不過,郵輪上80%的乘客是60歲以上的長者,喉嚨不適和咳嗽,並不會引來側目。
25日,鑽石公主號停泊香港,80歲的老人和兩個女兒下船返港。苗太太一行6人,則在這天上船。她記得,當時疫情已變得嚴重,武漢以及湖北多市宣布封城,香港市民開始搶購口罩、消毒紙巾、消毒液、漂泊水甚至大米。但她和家人一點不擔心,「開船了,離開了,不是更安全嗎?」
苗太太喜歡坐遊輪,住得舒服,不用搬行李,抵達一個港口就下船遊玩,「不知幾relax」。不過,上船幾天之後,她開始察覺異樣。「為什麼這麼多人咳嗽?」她對姐姐說。
2月2日,她從手機上讀到新聞,和他們坐同一條船的80歲香港老人返港後確診新冠肺炎。這名老人稱,自己登上郵輪之前,大部分時間在香港本地,曾有數小時前往深圳火車站買票。衛生署同時確認,老人曾經在船上游泳。「大獲了!(編按:大件事、糟糕了)」苗太太記得,她有點慶幸和家人沒有去游泳,沒有去浴場。從那天開始,她和家人全部戴上口罩,也開始避免在室內和很多人一起吃飯。
「我沒有驚慌,不要驚慌。」在每一則帖文中,她都這樣強調。
郵輪上一切如常。不懂中文的Sarah和伊藤先生沒有讀到香港老人的新聞,郵輪依然沒有廣播疫情。人們依舊一起吃飯,游泳,泡澡,看歌舞劇。3日晚上,乘客們發現,郵輪提早駛抵終點橫濱港。按照原訂行程,第二天便是結束旅行,離船的日子了。
「很多乘客都把行李收拾好,已經放到房間外面了,但我們吃完晚飯回去,發現行李被放回了房間,」伊藤先生說,郵輪突然廣播通知,由於已經離船的乘客被確診新冠肺炎,所有乘客須留在船上接受檢疫。
而所有人都戴上口罩,伊藤記得,已經是2月4日之後的事了。
被困
大家最初的反應只是離奇的夢幻感。伊藤先生一片忙亂,趕緊在網上取消已預訂的日本JR列車。因為早有心理準備,苗太太倒比較淡定。4日凌晨12點多,一名身穿白色防疫服的官員敲開了她的房門,為她量體溫,確認她和家人體溫正常。
6小時之後,清晨六點半,船上響起廣播,表示船上目前有280人發燒,初步確診新冠肺炎10人,從4日開始,鑽石公主號必須在橫濱港進行14日的隔離,所有人不得離開房間,一日三餐由船員送上門。
苗太太最擔心的,是高血壓藥吃完了。船上大量中老年乘客都在憂心怎麼能續上自己的心臟病藥、糖尿病藥和高血壓藥。從2月5日開始,日本乘客雅子(化名)就在Twitter上求助,表示自己日常用藥用完了,因而睡不著、吃不下。根據Twitter頭像,她是一位中年女性。後來,雅子又表示自己的室友已經發燒,卻私下吃退燒藥,她主動打給前台報告室友發燒。
「我們每天在群裡分享我們的恐懼,憂慮,當然,也講講笑話,互相陪伴,維持光亮和希望。」
Sarah挺樂觀,環顧一周,她房間20多平方米,有陽台,有冰箱,「該有的都有了」。想到要在這裏一個人困十多天,她開始定期在臉書分享每日心情。「我沒有驚慌,不要驚慌。」在每一則帖文中,她都這樣強調。
2月5日,Sarah建立了一個臉書加密群,來自美國、英國、澳洲、義大利的乘客紛紛加入,最多時有150多人。作為一名醫務社工,這是她第一時間想到的自救方式。「我們每天在群裡分享我們的恐懼,憂慮,當然,也講講笑話,互相陪伴,維持光亮和希望,」她告訴端傳媒,「基本上,這就是我們可以做的全部了。」
最初,群裡氣氛輕鬆。隔離的第一天,確診新冠肺炎的乘客有10人。「好,我知道了,為了安全,我們必須隔離,等待檢疫,」Sarah記得,這就是隔離剛開始時,許多人的心態。
每一天,乘客們會收到船員早上派來的日程表,詳細列著不同房號的乘客分別在什麼時間上甲板散步。有時是一天一次,有時兩天才能出去一次,一次50-60分鐘。後來,為了讓內艙房乘客每天外出,而不讓甲板上出現太多人,外艙房的乘客只能隔天出去一次。在室外,每個乘客必須佩戴口罩,並與其他人保持兩米以上的距離。
「一天24小時,我們都不被允許打開艙門。只在有人敲門時,門才會被打開一會兒。戴著口罩的工作人員會遞過來一個裝著餐食的托盤,接著他們會回來拿走空盤子,挺像是住在一所高檔的監獄裡。」英國乘客David Abel在臉書上這樣介紹。
「住內艙的人最痛苦了,」Sarah說,大家總是在群組裏安慰內艙的人。由於房間內沒有自然光,一天24小時困在其中的乘客感到窒息和難受,日夜顛倒。那些住在有窗艙房裏的遊客則在群裡七嘴八舌分享自己看到的畫面:「我從陽台看到,有直升機來了,是來送物資嗎?」「有媒體的工作船開過來了。」「我這邊從小窗戶看到,又一批救護車來了,又有人確診了?」
但即使有機會外出,Sarah、苗太太和伊藤太太也害怕被感染,根本不打算踏出房門一步。他們都住在有陽台的房間裡,可以隨時呼吸到新鮮空氣。不過,伊藤先生憋不住,只要日程表上有安排,他一定要走去甲板,抽兩根菸,唯一能降低風險的是,「我從來不坐電梯,都是走樓梯的。」
2月6日之後,苗太太和其他乘客陸續拿到日本政府給每個乘客配的常用藥。為了解悶,郵輪提供了Wi-Fi,更多的電影和電子書,每日送來數獨遊戲,量大豐盛的一日三餐,又給有孩子的家庭送去各種玩具和糖果。後來,郵輪公司直接給沒有智能手機的老人每人送去一部iphone。
不過,人們的焦慮和不安卻在快速生長。6日,再次確認10人感染,7日,新增41人。確診的人一批批被救護車送去東京一帶的醫院。Sarah的群組裏,有同遊的夫婦,丈夫被確診後帶走了,留下了焦慮的妻子一個人繼續隔離,也難以得知丈夫的情況。
我們不知道一切是怎麼發生的,我們什麼都不知道。
苗太太安慰自己,截至2月7日,一共61人確診,「那應該就差不多了,之前發燒的280多人被檢測完了。」這一天,郵輪給每個房間送來一隻溫度計,讓乘客每隔2-3小時測一次體溫,只要超過37.5攝氏度,馬上要致電前台。在8日和9日這個週末,分別又確診了3人和6人,苗太太還是想,「沒事,總有些餘波」。每日,她堅持在房間裏繞圈走5000步,保證運動。
Sarah也在想,不要驚慌,保持樂觀,「驚慌和壓力會降低人的免疫力」。
但他們努力維持的平靜,還是被打破了。
失控
10日,新增確診67人,一下子摧毀了人們的自我安慰。在隨後的一個星期,確診人數越來越多:12日確診39人;13日確診44人;15日確診67人;16日確診70人。
此後數字繼續飆升:在17日和18日,新確診的人分別高達99人和88人。而這時候船上接受檢測的,只有大約一半人。
Twitter、facebook和新聞裡充滿申訴和恐慌,各國乘客的親友也開始在網上求助。日本乘客雅子在twitter上說,自己從11日開始也發燒了,但室友不想她匯報給前台。15日之後,雅子沒有再更新twitter。一對住在內艙的台灣父子不停咳嗽,後來85歲的父親咳血了,卻因為沒有發燒,一直沒有獲得檢測的機會,兒子最終手寫親筆信並聯絡媒體,公開向總統蔡英文求助。在澳洲,一名女性在twitter上求助,表示自己的父親在船上被確診了,但不知道被送去哪家醫院。
網上的情報最快最新,比等船上的通知好。船上放什麼通知,大家就會吐槽『早都知道了』!
在Sarah的群組裏,默默離群的人越來越多。「可能是被確診了,就自己退出了,沒有說話,」Sarah說,到了16日,群裡只剩100人左右了。她發現,自己曾經一起吃飯的英國旅客也感染了,他們曾經在飯桌上聊哈利王子要脫離皇室的事。
「這肯定是隔離之後有二次感染,但我們不知道一切是怎麼發生的,我們什麼都不知道,」Sarah說,電話裏她充滿生氣和不耐煩,「JMH(日本厚生勞動省)完全信不過。為什麼不在一開始發現10人感染的時候,就安排所有人接受檢測呢?」
日本厚生勞動省大臣加藤勝信表示,難以為郵輪上全部的人做病毒檢測,因為日本還沒有準備好檢測新冠病毒的設施和試劑,每天只能檢測300人。根據《朝日新聞》10日報導,政府曾考慮為郵輪上全部人做檢測,但難度很大,政府機構檢測無法負擔如此大量的樣本,而民間機構「費用過高」。最初,日本政府只檢測有發燒症狀的乘客,以及與香港80歲確診老人有密切接觸的乘客,直到2月13日,才開始優先檢測80歲以上的長者,並安排80歲以上、身體狀況欠佳或住在無窗房間、經病毒檢測結果呈陰性的長者下船,此後檢測逐漸覆蓋更年輕的乘客。
郵輪上並沒有通報每日新增的發燒人數和被檢測人數,人們也無法得知確診的人到底是誰,或者住在哪些房間。對於每天的新增人數,廣播總是比手機新聞報導要晚幾個小時。
「網上的情報最快最新,比等船上的通知好。船上放什麼通知,大家就會吐槽『早都知道了』!」伊藤先生說。他還是忍不住去甲板透氣,但由於只能隔天出去一次,身體沒有走動,和人交流少了,感覺機能在減緩,「沒什麼食慾,幾乎都吃不了。我和太太只要一人份的伙食,送來兩人份我們也吃不了。」
流言開始滋生。有人傳,一些乘客有特權,已經偷偷被帶離船了。苗太太又聽說,最初為了更好的防疫、防止交叉感染,郵輪公司曾提出換一批新的工作人員,來服務隔離在1337間房裏的乘客,但被日本政府拒絕了。就此,端傳媒曾向日本厚生勞動省以及郵輪公司查詢,至截稿未獲回覆。
而面對每日升高的確診案例,一直保持樂觀的Sarah突然後怕——自己每日走出陽台吹風,或者打開門接餐的時候,好像沒有戴口罩。
截至18日,受感染的船員至少有55名。乘客們以不同的方式表達對船員的感謝。情人節這天,船員給每個房間送去玫瑰花,乘客們則做了各種代表愛心的手工,寫上感謝的話語,貼在房門上。
「船員太棒了,其實他們也是和我們一起隔離的,也是一起被困住,但他們還在工作,我難以想像他們有多麼困難…….」Sarah說,據她了解,船員被要求不能接受傳媒採訪。
Twitter上,一名姓秋野的日本母親表示自己的女兒就在鑽石公主號上工作。她在帳號上標明自己不會接受採訪。「不安和焦慮持續時間長了就會有無法控制情緒的客人。去承受別人的焦慮和不滿是多麼辛苦的工作啊。我告訴女兒『用封閉自己感情的方法保護自己吧』。不知道這種建議是不是正確。女兒,希望你挺住。」2月7日,她在twitter上說。
到了9日,她發帖說,「從5號開始,鑽石公主的前台幾乎變成了緊急病毒諮詢窗口。還是有不理解狀況的乘客。乘務員們也很不安,但還是持續工作。」她表示女兒沒有充足的口罩,「三天都戴同一個,洗了再用」。後來,她寄了物資給女兒,這令其他來自菲律賓、南非、烏克蘭的船員感到驚訝、羨慕。
船上的乘客、船員、醫護工作者被暴露在感染的風險中,裏面的操作比我在非洲看到得還差。
不安和恐懼持續蔓延。苗太太說,郵輪上後來曾廣播指出,船上空氣不會導致交叉感染,因為空氣系統「並非內循環」。儘管不能完全確定,但苗太太和家人想,除了空氣,在船上自由活動,服務每個房間的船員確實是一大可能的傳播途徑。
18日,日本神戶大學傳染病教授岩田健太郎因為擔憂郵輪上的情況,主動和日本政府聯繫,登船查看。他隨後在youtube上發布影片表示,鑽石公主號上儼然是一個「新冠病毒工廠(COVID-19 Mill)」,船上「缺乏充足防疫控制」、「沒有專業人士統一管理」。「船上的乘客、船員、醫護工作者被暴露在感染的風險中,裏面的操作比我在非洲看到得還差,」岩田健太郎表示,後來由於日本相關官員不喜歡他上船考察,他只離開。
多倫多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傳染病學教授 David Fisman告訴端傳媒,很明顯,鑽石公主號在隔離開始之後,仍然出現了「活躍的病毒傳播(active transmission)」。「(這種新冠病毒)平均的潛伏期是5天。現在隔離開始5天,就是2月9日之後,還有大量的確診案例,意味著很多人是在隔離政策開始之後被感染的。」他強調,郵輪在衛生防疫的歷史上是「醜名遠播的(notorious)」,曾爆發諾如病毒(編按:又稱諾沃克病毒)感染等事故,因此美國疾控中心有專門介紹郵輪上的防疫問題。
香港感染及傳染病科醫生曾祈殷則認為,目前對於鑽石公主上的病毒傳播情況,仍有太多未知,無法完全確定是否在隔離之後出現交叉傳播。他告訴端傳媒,不排除隔離之前郵輪上已經存在多個傳染源頭,又或者郵輪上存在超級傳播者,隔離前一下子感染了很多人,而郵輪沒有及時進行徹底消毒,沒有切斷傳播鏈條。
著陸
不同的國家的人開始急迫地尋求自己政府和媒體的援助。台灣遊客透過媒體向蔡英文喊話,而郵輪上的香港乘客則分成兩批。苗太太等人尋找民主黨協助,在2月11日電話連線召開記者會,接受媒體採訪,希望香港政府儘快接他們回香港,而另一批港人則尋求香港建制政黨民建聯的協助。Sarah也在忙碌地接受媒體採訪,New York Times、CNN、Guardian,每天在房間裏忙個不停。
最快作出撤僑行動的是華盛頓,緊隨其後的是加拿大。2月16日,星期天晚上,Sarah打包好行李,經美國政府安排的巴士轉去機場,坐上統一的包機回國。穿上靴子的那一刻,她感覺有點異樣,畢竟自己已經12天沒有穿鞋了。她心裏還是有很多擔憂,眼看自己要一個月無法工作,她還需要跟加州自己工作的醫院協調。她說臉書群組裡,很多人也在擔心工作和收入,「現在景況不好,對於一些人來說,一個月不工作可能真的會出問題。」
伊藤先生仍然在船上,他說自己沒有想過去跟日本政府溝通,「日本人好像太不會做這樣的事」。儘管19日就是原訂隔離結束的日子,但直到18日晚上,他仍然不知道自己明天是否真的可以離開郵輪。他已經接受了病毒檢測,要待檢測結果出爐,才能得知自己和太太的安排。
在18日,台灣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宣布,鑽石公主號已經被列為「武漢肺炎感染區」,之後回台市民須乘坐統一包機,並接受隔離建議。而在香港,香港大學感染及傳染病中心總監何柏良指出,郵輪上目前只有一半人確定檢測結果,感染率達到25%,其中有70人屬於沒有病症的隱形感染者,情況令人擔心,這艘郵輪「已是疫區」,呼籲香港政府做好準備。
船上的香港乘客,正密切等待19日晚上的飛機返港,然後,又要接受新一輪的隔離。苗太太說,她已經沒有什麼感受可以分享,她已經不想說話。也有香港乘客由於親屬已經確診,根據香港保安局規定,作為確診人士的密切接觸者,該乘客不能坐上19日的飛機。
據日本官方透露,19日將有500人可以離開遊輪。而餘下的乘客和船員,仍然要在船上等待接受檢疫,冒著被感染的風險。
飛行13小時之後,Sarah抵達了德州空軍基地,將在這裏再次接受14天的隔離。經歷了這一場病毒夢魘,Sarah說,她以後還是要一個人去旅行,雖然要再想想,會不會坐遊輪了。她說,群組裏的人都對「中國」很生氣,她也很希望中國能改善食物安全的管理,但不希望個人被怪責。離開橫濱港之前,她在臉書上呼籲朋友們,「回到家,看看你的亞洲朋友們怎麼樣,他們OK嗎?他們需要什麼嗎?點一些中菜,支持他們的生意,保持同理心。」
(為尊重受訪者意願,文中伊藤先生、雅子為化名。)
還有像下面 @goodtoreadnews 這種賭氣話,實在對這個民族絕望,疫情處理好了,華人的形象恐怕也已一落千丈,還要準備給全世界提上多年,沙士教訓看來完全學不到,近年的民族主義小粉紅一代又變成有錯全都是別人錯自已絕無錯的態度,這個國家,這個民族的未來很叫人擔心。
目前也没有足够的证据说明气溶胶的传染,当然可能又是一例淘大花园或者存在超级传播者,不过一船不同国籍游客本身就不是说随便让他们入境隔离的问题吧
傑出的報道。謝謝端。
看到这么多高尚的评论,不如让邮轮来香港或者大陆,找个港口停下让大家住酒店隔离吧,这个才是最人道的做法。😉😉😉香港道德那么高尚的地方,划个隔离营都上街示威,我想看看大陆这些地方会不会暴乱。
日本政府這次防疫大失敗,官僚作風傲慢,連專家對於防疫的建議都置之不理。
放在游轮上隔离估摸就两条原因吧:1. 找不到(懒得找)合适的接收地 2. 怕运输过程中传染
即便没有充足的检测能力,也不能理解为什么要在游轮上隔离,根本就是放任不管的做法。隔离的越久,二次感染的人越多,因为游轮的环境基本是密闭的,而中央空调的空气是循环的,某种意义上来说,游轮就是一个条件极佳的疫源地,即使没有直接和疑似或确诊病例接触,充满病毒的气溶胶也散布在游轮上的各个角落。
鑽石公主號作為海上高級監獄,情況已如此惡劣,你能想像武漢現時具體的情況嗎?現在有關武漢市內的傳言不絕,24小時燒屍,活燒重病患者,一街屍袋,多宗全家病死個案,斷糧斷網。上述種種都難以證實。不要怪人民輕信傳言,歸根究底是由於消息嚴重封鎖,越是聳人聽聞,越是讓人入信。然而不論如何,湖北情況嚴峻,已可斷言。這篇鑽石公主號寫活船上人士的心理變化,期待之後有更多有關湖北的報導。
感谢报告!一直想看相关的报道
Sarah you are a wonderful person. May we all have the empathy that you have.
最近每天從新聞得知郵輪消息還沒太大感受,直到讀完這篇報導,從當事人的角度,從開心上船、初知消息的冷靜,到不停感染的恐懼,才比較感受到在這個封閉感染源生活的心情。日本政府在這艘船的處理上問題真的很大。也祈禱旅客早日回歸正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