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深度逃犯條例

葉蔭聰:香港身份新認同——當「香港認同」變成權力意志

身份認同不是用來解釋各種現象,相反,它要「被解釋的」。

2019年12月23日,聲援星火同盟集會期間,示威者在中環舉起旗幟。

2019年12月23日,聲援星火同盟集會期間,示威者在中環舉起旗幟。攝:劉子康/端傳媒

刊登於 2020-01-04

#週末讀書#身份認同#香港#葉蔭聰

【編按】:本文為香港嶺南大學文化研究系助理教授葉蔭聰,為其新書《香港身份新認同》撰寫的書介。

幾個星期前,一位BBC記者找我聊天,他認為他的西方媒體同行太膚淺,把香港的街頭抗爭只視為爭取民主自由反專制的運動,沒看到身份認同的運作。他有這種視角,當然跟他自己的身份有關,他是一位在中國大陸長大的華人,當然深深感受到這個位於中國之內及之外的城市裏,「認同」問題正沿著中港之間的某條裂痕撕開;他每隔幾年來香港一次,想必百般滋味在心頭。

身份認同是全世界自稱做文化研究的共同課題,我們系(香港嶺南大學文化研究系)的前講座教授墨美姬(Meaghan Morris)曾說過,身份認同不是用來解釋各種現象,相反,它要「被解釋的」。按照她的理解,在如今的香港,把街頭響起的「香港人,加油/反抗/報仇」及「光復香港」的口號,視為香港人身份認同的反映,是沒有意義的。相反,我們要理解,這是一種怎樣的認同宣稱(identity claim),關鍵不在「香港」二字的內涵,而是之前及之後的一切——即「加油」、「報仇」及「光復」,這些政治新詞、以及掀起的情緒到底是什麼,如何至今仍讓不少老一輩的人感到不適。

Hong Kong\"s New Identity Politics: Longing for the Local in the Shadow of China

作者:葉蔭聰
出版社:勞特里奇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9年12月

大概在上世紀九十年代開始,香港開始討論身份認同、本土意識。社會學家如呂大樂、吳俊雄,以至搞傳播學的馬傑偉,都把這起源追溯至六七暴動之後、七十年代中的經濟繁榮期。今天人們念茲在茲的文化濫觴,正始於當時的香港電影、電視、粵語流行音樂,因此要說與中國大陸的文化差異,那時才是絕對與全方位的。

當時關口對岸的深圳河,還是文革晚期或後來的開放改革初年,而所有「西方的」、「摩登的」東西,則由香港這邊說了算。當年香港的年青人有一半以上已是香港出生,雖然也知道這個城市是英國殖民地,對岸是共產中國,手上拿著「回鄉證」感覺有點怪怪,對深圳河以北有點好奇,但是,大概沒有人說「Hong Kong is NOT China」。

閱讀全文,歡迎加入會員

華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報導和多元聲音,了解更多

立即訂閱

已經訂閱?登入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