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香港,提起民意調查,一定會想起鍾庭耀。鍾庭耀自1991年主理香港大學民意研究計畫,28年來把脈民意,來到2019年夏天,該民意研究計畫突然公布將脫離港大。作為港大民研的總監,鍾庭耀與10多名員工一起另起爐灶,設立獨立的「香港民意研究所」,從此不再有大學牌頭,需依賴眾籌而生。
輿論譁然,憂慮這是由於港大學術自由遭干預。
作為民意研究機構,港大民研曾多次捲入政治風眼:2000年,時任特首董建華透過助理直接向校方施壓,要求取消針對港府的民望調查;到了2011年,關於香港人身份認同的研究被中聯辦時任宣傳文體部部長郝鐵川點名批評,指民調設計將「中國人」和「香港人」對立,是「不科學」和「不合邏輯」。
真的谢谢面对这么多困难还想做些实事的人。墙内从来没可能有真民意调查,因为向来都只有自上而下的大家长式硬塞而已。
港府不给钱,那还不如民众同时发起减税运动,民众有了钱自由捐助,才不用鸟北京控制的傀儡。
來了香港一陣子之後才想起來,在內地是沒什麼真正的民調的。
@NoDreaming 那感覺挺適合形容如今中國內地的氣氛喔
《烏合之眾》裡說,crowd一大特徵就是intellectual level大降,熱情高漲,但無法進行rational reasoning。
感谢。
感谢!
希望大家尊重科學。
非常支持这样的民主实践,感谢在现实焦躁的氛围下还能静水深流的做事方式
民情民憤,如果沒有固定方法將其顯露出來,再處理它,突然爆起上來,你會發覺是一發不可收拾。
看到这段话,联想起大陆的现实. 不知道有一天这股愤怒爆发的时候,对做着岁月静好梦的人们来说,是怎么样一个冲击……
没有民主选举的地方不需要民调,要不然怎么可以宣称自己是代表人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