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數洞深度數說中國經濟

不做世界工廠,「中國製造」將走向何方?

作為全球唯一擁有全部工業門類的國家,「中國有過早去工業化的風險,製造業發展不夠深不夠廣的話,附着在製造業上的服務業也會萎縮。」

2019年9月24日,深圳一間生產電子煙的工廠,工人在組裝零件。

2019年9月24日,深圳一間生產電子煙的工廠,工人在組裝零件。攝:Kevin Frayer/Getty Images

端傳媒記者 門悅悅 發自北京

刊登於 2019-12-19

#製造業#中美科技競爭#中國經濟#中國製造

編者按:10月,中國公布2019年第三季度GDP增長6%,創下近30年來的最低增速。上至政權合法性、下至普通百姓的餐桌,都蒙上了一層寒意。如何觀察中國經濟的困境和未來?端傳媒諮詢多方意見,推出「數說中國經濟」系列報導,專題選取了地方債、貿易戰、製造業、消費等重要切口,通過大量數據和圖表,展示中國經濟的真實温度。這是專題的第四篇,關注中國製造業升級的困境。

第一篇聚焦了中國經濟的核心問題之一——地方債,第二篇梳理了中美貿易戰的全程及其造成的影響。第三篇考察「中國經濟制度改革的成功樣本」——深圳,剖析其經濟增長失速的原因。「數說中國經濟」專題完結後,還會推出「數說台灣經濟」,敬請期待。

「低端產品再不能繼續維持了,高端要發展還遇到困難」

11月,趙正義最終敲定在泰國開廠的計劃。他是中國一家上市電子製造公司的部門主管,公司主要生產智能家電、醫療器械電源等產品,美國是其主要的海外客戶,但貿易戰增加的25%關税吞掉了幾乎所有對美出口產品的利潤,轉移生產地成為解決方案。

事實上,即便沒有貿易戰,趙正義也在籌劃海外工廠——空調市場在國內基本飽和,近幾年,尋求中國之外的市場成為他的工作主題。人到中年的他過上996的生活,連續三個月飛去東南亞各國做遷廠調研,公司認定東南亞將是下一個增長點,將工廠設在目標市場可以加強利潤。越南和泰國經商環境差不多,但成本差異大,泰國開廠的成本與他在湖南株洲的工廠差不多,越南卻可以便宜40%左右。由於產品主要針對歐美市場,他最終選擇外匯更自由的泰國。

趙正義是近年東南亞設廠大軍中的一員,隨着製造成本上升,部分中國產業開啟南遷。《經濟學人》對比中國與東南亞服裝出口數據,發現2010年以來,中國在大型服裝進口市場(例如日本和歐洲)中的份額有所下降,而東南亞製造的廉價服裝份額上升。同時中國在亞洲每個大型紡織品進口市場中的份額猛增,這意味部分東南亞工廠從中國購買布料,在本國生產後,再輸送至世界市場。

越南成為這一趨勢中的公認贏家。FDI(外商直接投資)指外國企業為獲得利益在某地所作的經濟投資,可一定程度上反映產業轉移的情況,2011年後中國的FDI總體下滑,越南則總體維持上升趨勢。從2011年開始,越南超過新加坡成為中國出口東盟地區的第一大對象。2019年前8個月,加工製造業佔越南FDI總註冊資金的74.6%,成為吸引外資的最主要領域。

閱讀全文,歡迎加入會員

華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報導和多元聲音,了解更多

立即訂閱

已經訂閱?登入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