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場

布拉格列儂牆前,事關愛國的思考與追問

我又來到了列儂牆前,熙熙攘攘中看到,「70」字樣上又多了一行字。這是一句列儂的歌詞: Imagine all the people。

布拉格列儂牆。

布拉格列儂牆。圖 : 作者提供

石頭

刊登於 2019-11-27

#愛國主義#讀者來函

【編者按】有話想說嗎?端傳媒非收費頻道「廣場」的「讀者來函」欄目歡迎各位讀者投稿,寫作形式、立場不拘,請來函community@theinitium.com,跟其他讀者分享你最深度的思考。

離我這學期剛到布拉格的交流已經過去了一個月整,布拉格天氣正慢慢轉寒。在寫下這句話時,窗外飄着雨點,氣温亦已降至10度以下。寒冷絲毫沒有阻擋來布拉格打卡的遊客,在國慶70週年的黃金週裏,來布拉格觀光的國人絡繹不絕。列儂牆,和查理大橋一同,被各大旅遊網站列為「打卡聖地」。這塊曾經被捷克斯洛伐克的青年人用來反抗共產主義政體並尋求自由的牆體如今是布拉格著名景點。我站在列儂牆前,聽到的除了快門聲,還有帶着五湖四海口音的母語。人們在紅色的「70」塗鴉前合影,洋溢着笑容。

只是我不知道,來打卡的人們,有多少可曾了解這塊不知被覆蓋過多少次的牆面,曾承載過怎樣的過去。

列儂牆得名在上世紀八十年代。自約翰·列儂(John Lennon)被暗殺,群眾為紀念歌手,便在牆體噴塗披頭士(Beatles)的歌詞,同時塗鴉反映全球議題的標誌。1988年,捷克青年意識到布拉格之春並沒有為社會帶來自由民主,群眾對胡薩克(Husák)政權積怨。大批捷克青年在這面牆上書寫不滿的政治標語,而這最終在查理大橋附近導致了一場學生、警察之間的大規模衝突,為1989年的布拉格天鵝絨革命(Sametová revoluce)埋下伏筆。這面牆也被視為言論自由的標誌。

三十年間,列儂牆成為觀光景點,無數遊人慕名前來,更有旅行團組織遊客在其上塗鴉。過於旅遊化使當地不堪其擾。甚至,據報導,為保護歷史,政府出台了規定限制、規範牆體塗鴉。雖不能塗鴉,這面牆仍然作為「打卡聖地」,迎接着八方來客與之合影。我跟隨學校的項目到牆前做街頭採訪時,了解牆體歷史的人寥寥無幾——大家只是被旅行網站或是Google帶到此處,打卡,算是「到此一遊」,為布拉格之行添上一個目的地。

三十年後的今天,因香港修例事件,這塊牆體又一次成為呼求民主的媒介,聲援反對極權。今年7月,有藝術家在牆體噴塗黃色雨衣與「香港加油」字樣,以紀念香港社運人士梁凌傑。而後,類似「Stand for Hong Kong」或與五大訴求相關的標語遍布列儂牆。

布拉格列儂牆。
布拉格列儂牆。

當初我選擇來到布拉格交流,一部分目的便是來一睹後共產主義社會下人民的生活,也期許感受先前政權留給這座城市的遺產。

9月25日晚上,我第一次來到了這塊牆面。在最具標誌性的列儂頭像前,有三位英國來的遊客笑着擺出最上頭披頭士的姿勢,要我幫助把她們的姿勢與列儂同框照相。在我按下快門的那一刻,我突然發現取景器內,與她們同框的不只有列儂,還有一行銀色的大字緊緊貼在列儂左側,「Free HK」。我意識到,從七月到現在,這句標語已同來自各地的遊客與列儂的合照,以更加私密的形式傳播至各個角落。

在內地長大,從小接受愛國主義教育、看《新聞聯播》、讀官媒文章,此時我的心情卻很複雜。在內地主流敘事中,現在香港正在發生的,是「外部敵對勢力挑起的」,有頭目領導的「港獨」事件、顏色革命,根源於歪曲歷史,試卷暗示仇警的通識教育。我深知,也時時刻刻在提醒自己,在內地互聯網生態中,單一信源是如何巧妙地被利用來引導輿論。儘管我十分明白這場事件的複雜性並非國家媒體口中或黑或白的判斷措辭能夠概括,而當我了解到這場事件中民眾的表達可以達到如此大規模,以至於距離香港九千公里外的布拉格都有着聲援者時,我才意識到,我還是看輕了這股力量。

而當這場事件時逢建國70週年時,這塊牆體上的表達也有了微妙的更迭。國慶假期,或說國內大批遊客到達布拉格之前的9月29日,微博網友@鑫DESIGN 發了幾張圖片,配文「在布拉格給祖國慶70週年華誕. 我愛你中國」,並 「@央視 @新華社 @新華網 @外交部」。圖片中,一行亞洲面孔在列儂牆上噴上了鮮紅的「70」字樣,70的周圍是亮閃閃的金色。紅色的背景中,一行人也畫上了五星。鮮豔的赤色覆蓋了黑色的標語,遮掩了「五大訴求,缺一不可」的呼求。列儂頭像旁的Free HK也由金色漆覆蓋,噴上了「♥ China」的字樣。

布拉格列儂牆。
布拉格列儂牆。

捷克本地的華人媒體《捷克快訊》採訪了創作「70」塗鴉的廖設計師。他向媒體分享創作初衷:「我作為一個藝術設計工作者,是要給世界創造美的事物,不是製造垃圾,列儂牆作為藝術愛好者表達情感的牆是要給城市帶來真正藝術的美感,而不是成為政治輿論的噪點,我們支持言論自由,藝術自由,但不允許任何人或者組織利用所謂的藝術來破壞世界和平,任何有損世界和平的言論,或者所謂的藝術自由不可以變成政治愚弄的工具.我們塗鴉70主題主要想代表海外的華人在布拉格寄予對祖國70週年華誕的祝福.也希望通過這個塗鴉藝術告知世界中國熱愛和平,海外華人一條心。」

10月1日國慶這天,在列儂牆前看着不遠萬里來自祖國的同胞,欣喜地在鏡頭前吐露愛國情時,我只是疑惑——鏡頭前的人們可了解過被赤色壓下了什麼?有多少人了解上世紀劇變時東歐人民的抗爭史?假使在場的遊客曾看過三天前的列儂牆,「Free Hong Kong」的口號又會被如何解讀?這是暴徒、廢青「被利用」後的作為,還是為這場事件「由西方敵對勢力挑起」的論斷增加一點論據?

我是如此地相信在祖國萬里之外伏爾塔瓦河旁的國慶實體塗鴉,同互聯網上一次次地「出征海外社交媒體」,是愛國同胞的自發行動。共青團中央微信發文,用正面的語調報導,幾乎與布拉格列儂牆塗鴉「70」在同一時間,@帝吧官微 發起了新一輪出征,用《證吾國家,this is China》的繳文,「向世界介紹真正的中國」。

然而,在網絡上大聲宣揚自己的愛國情懷時,大家是在表達真情實感嗎?

在捷克前總統哈維爾(Václav Havel)的筆下,1989後的捷克處在「後極權(post-totalitarianism)」的社會裏。他在《無權者的權力》(the Power of the Powerless)中認為,「生存的本質是傾向於多元、多樣和獨立、自治,轉向人類自由和完善的。而後極權制度要求服從、統一和紀律」,而架在個人與後極權的統一制度之間用來彌補鴻溝的則是「意識形態」,而因為意識形態的籠罩,人與人之間不再敢去說真話。下面正是一個例子:

某蔬菜店的店主在陳列櫥窗上貼了一幅標語:「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他這樣做目的何在?究竟向人們傳送什麼信息?他是否對全世界無產者的大聯合真的十分熱衷?

哈維爾認為,標語僅僅由上面批發洋葱和胡蘿蔔的同時發下來,不會是店主真情實意地因為支持社會主義而貼上去的——這是司空習慣的事情。但店主要是不貼,上面會指責他不按規定布置櫥窗,有人會控告他反黨反社會主義。為了過得下去,他非照章辦事不可,玩玩說不得內心的真實想法(truth)。這樣的小事千千萬萬,做了才能有過上『與社會諧調一致』的生活保障。

店主需要用這樣高等的符號來表示對黨、對社會主義的忠誠,由此遮掩一下他本人的惟命是從、依附權勢。哈維爾認為,店主使用的這種掩蓋自我內心恐懼的「高等的東西」,正是意識形態。後極權的社會,意識形態可以「冠冕堂皇地為上上下下正名與開脱」,可以「來掩飾自己的失落的境遇,卑瑣和安於現狀的心態」。人們恐懼說出心中的「真實性(truth)」而受到體制的打壓,於是用一個個謊言構建起制度。人人成為了權力之中游戲的一員,接受規則並遵守規則。

水果店的標語同列儂牆上的70、微博上的愛國言論必然不同,我也沒有任何證據能夠揣測塗鴉的藝術家、發文的網友、以及出征海外社交媒體同胞的心裏意圖。但我能根據自身的經歷講出的,是如何使自己的行為符合祖國的「正確」——表達愛國情懷、表達與愛社會主義統一的愛國之情。

出征時的五星紅旗,列儂牆上的赤色的70能夠蓋住訴求,蓋住一件件事情的來龍去脈,那麼什麼又能夠蓋住「真實(truth)」呢?

10月5日這天,布拉格的雨沒有停止,驟降的氣温讓整座城市比九月底時更冷了些。我不知道這樣的寒冷還要持續多久。

我又來到了列儂牆前,熙熙攘攘中看到,「70」字樣上又多了一行字。這是一句列儂的歌詞:

Imagine all the people

布拉格列儂牆。
布拉格列儂牆。

誠然,

Imagine all the people / Living for today

Imagine there's no countries / It isn't hard to do

Nothing to kill or die for / And no religion, too

Imagine all the people / Living life in peace

You may say I'm a dreamer / But I'm not the only one

I hope someday you'll join us / And the world will be as one

在我轉身正要回去時,一位北方口音的女生也挽着男伴回了頭。她背對着牆面向後指,大聲地說了句,「噁心」。我雖然不知道她指向的是什麼,但只是希望,她說的是她內心的真正所想。

後記:

十月下旬,我再次途徑列儂牆,卻遠遠聽到遊客用英文大呼「the wall is over」。現在的列儂牆已經被藍色防水布覆蓋,正在施工。告示上說,這是牆的所有者馬耳他騎士團與布拉格一區對近期牆上「恣意破壞」的回應。據稱,當十一月這面牆重新開放時,牆體會被監控攝像覆蓋,並有警察巡邏。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