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古巴迎來近60年來首位不姓卡斯特羅的領袖。與此同時,這個西半球唯一的社會主義國家便頻繁地出現在國際商業新聞裏:美古達成協議,開通商業航線;喜達屋要在哈瓦那改造運營三家酒店;谷歌正登陸島國;Airbnb首席執行官稱古巴為其發展最快的市場……
今年26歲的古巴青年Yamil,看起來跟全世界的90後差不多,他用智能手機上網看世界,業餘時間在哈瓦那大學孔子學院學當下很熱門的外語——中文,去年還去北京和上海玩了一趟。他說自己喜歡學習「中國文化」,他會熟練地用筷子吃飯,甚至還會敲鑼鈸——中國粵劇裏的一種打擊樂器。
Yamil擁有四分之一的中國血統,他的中文名叫方英唱。 Yamil對中國的興趣很大程度來自於祖母何秋蘭——家裏除了來自中國台山的曾祖父方標和祖父方振鉅,就只有她會說中國話;他那位在唐人街住了一輩子的父親方鈞波半句中文也不會,也沒想過要開口說;姑姑方玉珍也完全不懂中文。但何秋蘭,這位87歲的白人老太太,會講一口流利的粵語。她還有一個西班牙名,Caridad Amaran。

許多年來,婆孫倆住在唐人街一個十來平方米的小公寓裏。這是古巴城區典型的老民宅,3層樓有5層那麼高。除了中午去龍岡會館領免費的黑豆飯,何秋蘭很少下樓,有時她會去會館打牌,或拿出她的工尺譜,豎着抄寫一些方塊字,然後照着唱點小曲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