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深度反修例運動二週年逃犯條例

進擊的年輕人:七一這天,他們為何衝擊立法會?

他們或許來自不同的生活環境,有不同的思考和情緒,但都同樣希望去告訴社會:到底什麼是暴力?為什麼他們要衝擊?他們不可忍受的是什麼?為什麼他們這一代人,比上一代人更激?

2019年7月1日,示威者在立法會外衝擊立法會的玻璃門。

2019年7月1日,示威者在立法會外衝擊立法會的玻璃門。攝:陳焯煇/端傳媒

端傳媒記者 楊子琪 鄭佩珊 陳倩兒 發自香港

刊登於 2019-07-02

#逃犯條例#香港

2019年7月1日,香港政權移交22週年,金鐘的示威行動延燒近24小時,從凌晨延續至午夜,大量年輕示威者商討行動,其後佔領道路,前方衝擊立法會外牆,後方以「人鏈」傳遞物資。晚上9時,立法會一度被佔領,示威者最終於警方午夜12點清場前全部離開。

這是香港歷史上,立法會大樓首次被示威人士徹底佔領。

不到三小時期間,綜合端傳媒記者觀察及多間媒體報道,立法會大樓內包括圖書館門口、走廊電掣、閉路電視、多個電子顯示屏幕等遭到破壞,有人在取走一批電腦硬碟,多面牆壁被塗鴉,標語包括「林鄭下台」、「官逼民反」等。議事廳外,立法會主席肖像倒地並被塗黑,議事廳內,區徽被塗黑、「沒有暴徒只有暴政」橫幅掛起,有人一度擺放港英旗。不過,與此同時,亦有示威者在圖書館門口貼上告示呼籲不要破壞書本及文物,在立法會餐廳,示威者在拿取飲品時均主動放下現金;在衝擊激烈的示威區,雜物散落一地,有示威者清潔打掃。

衝突和佔領剛剛過去,2日凌晨4時,林鄭月娥連同政務司司長張建宗、保安局局長李家超,及警務處處長盧偉聰等官員在警察總部召開記者會,稱遊行人士表現和平,而立法會示威者目無法紀,表示會追究到底。社會輿論中不乏譴責暴力之聲,但亦有大量聲音呼籲包容和理解年輕人的絕望和憤怒,指出真正無形的暴力來自政權,並認為應該深切反省的是香港的大人們。

閱讀全文,歡迎加入會員

華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報導和多元聲音,了解更多

立即訂閱

已經訂閱?登入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