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物深度

安那其一百種化身:五四前,六四後,中國無政府主義思潮與香港

「自由契約」、「直接行動」……這些中國早期無政府主義者區聲白於1921年回應馬克思主義者陳獨秀的概念,卻在新世紀「佔領華爾街」後,遍地開花,由開羅、烏克蘭、台北而到香港。

2019年,反修訂《逃犯條例》示威。

2019年,反修訂《逃犯條例》示威。攝:林振東/端傳媒

特約作者 盧燕珊 發自香港

刊登於 2019-06-15

#無政府

「香港夏慤道,將城市連結一起的主要大道,下午突然爆發進入無政府狀態,直至群眾集會短暫被驅散,逼退至中環一帶。」《華盛頓郵報》6月12日大篇幅報導香港「反送中」示威,用上「anarchy」一詞;而香港政府及警方卻迅即把反抗者說成「暴徒」。

凡有抗爭,Anarchy一詞殊為常見。Anarchism,漢語中取其沒有統治者之特徵,譯作「無政府主義」;另有強調個人立場/生活態度者,因「無政府」之字面意思易誤導,更愛以音直譯為「安那其主義」。就在不久之前,今年5月1日的巴黎,傳媒報導「極左激進無政府主義團體」Black Blocs 與防暴警察發生衝突,誤中催淚彈的法國總工會領袖批評警方「襲擊良民」。看似一則遠方消息,而讀者你我,是否能想像它與自己的關係?

實情是,一百多年前,正是這個主張「無政府工團運動」(Anarcho-syndicalism)的法國總工會,曾經激勵彼時清末赴法的「巴黎幫」(成員為彼時清廷官二代、富二代),發動了一場「豆腐無政府」革命。這些以巴黎為基地的中國無政府青年,曾用世界語(Esperanto)來宣揚自由、科學和素食主義;而同一時期,1907年,東京也曾出現另一幫中國無政府主義新青年,而他們,曾以香港為暗殺基地。

世界大同與激進意識,亦正亦邪滲透華人百年紛擾,本文嘗試爬梳交叉歷史,而後鏈接現實,看一看這激浪「平民之聲」又怎樣與21世紀香港安那其青年重新連結。

閱讀全文,歡迎加入會員

華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報導和多元聲音,了解更多

立即訂閱

已經訂閱?登入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