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6月4日,香港陣雨,六四天安門事件踏入三十週年。每年此時,支聯會都會在維園舉行燭光悼念集會,今年集會人數創下雨傘運動後新高,據支聯會數字,人數高達18萬。
在黑夜,人們席地而坐,燃起點點燭光,聆聽親歷者分享,合唱自由之歌,個人的記憶匯聚成河,綿延不足。除集會者以外,也有人走得更前,每年前來協助組織、參與演出。
在這寬廣的維園足球場,人們每一年如候鳥般準時赴約,他們為何而來,又希望將自己的感情和力量帶往何處?我們在集會前採訪了幾名參與者,他們是設計六四紀念作品的藝術家,是台上奮力演奏的鼓手,還有台下盡職護送的火炬手。
6月4日下午,50歲的藝術家陳嘉興,正踩著他設計的畫有傷者的六四三輪車,在綠色足球場上轉圈。一旁不斷有市民圍過來,希望與他合影。他的三輪車上寫著:「沉冤未雪,我們都是見證人。」
6時許,31歲的鼓手李澤民阿Gil在晚會台上,與樂隊其他成員一齊,奏起了《黑色信封》。這是大陸獨立歌手李志的歌曲。
「他說這世界是不是我們的,我應該穿什麼吃什麼」
「如果沒有人看著我,那該多快樂」
「他說這世界不該是我們的,爸爸和媽媽也不該有的」
「我可是個男人為什麼打不起精神」
這是Gil來維園晚會演奏的第七年。Gil說自己「驚到死」,這幾年都不敢回大陸,擔心因為在六四晚會的表演,而被抓起來,嚇到同行的朋友。父親叫他不要再做,不過父親其實年年六四都會來維園,來聽他的表演。
「我從來沒有堅持一件事,(堅持)這麼久。」Gil 說。
晚上八點鐘,晚會開始了。支聯會成員以及兩名年輕人一齊,緩緩走到仿做的人民紀念碑前鮮花,然後點燃火炬。54歲的王志強現在是支聯會常委,他為燭光集會做了三十年義工,最初是糾察隊,從1982年開始負責護送火炬,保證集會現場不會因使用明火而引發安全問題。
三十年來,王志強每一年都來維園,為集會的義務工作奔波。他說如果晚會還要再做三十年,那麼他必定再來三十年。
成功不必在我,而功力必不唐捐。
我們各司其職,締造了我們的歷史。記者、平台也紀錄了我們的歷史。
爭未必贏,不爭必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