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十論:「黑暗時代還是黃金時代?」

「讀者十論」欄目每週擇選報導及圓桌話題中十組精彩讀者留言刊出。

【編者按】「讀者評論精選」欄目每週擇選報導及圓桌話題中十條精彩讀者留言刊出。部分留言可能會因應長度及語意清晰作節錄或編輯。

1. 月影,回應《反996運動全紀錄:想通過代碼改變世界的人,為何難以改變加班現狀?》

「與勞工階層密切相關的996運動只能火一陣子,但和中國有關的所謂國家尊嚴、民族大義,卻能在大陸輿論場裏火一輩子。」喜歡文章裏的這句話,身邊群體的利益沒多少人關心,民族主義的相關議題卻總是能得到最大共鳴。反996的困境也是諸多相似社會運動共同的困境。

2. Sussicran,回應《華爾街日報:賀建奎違規創造首例基因編輯嬰兒始末》

0.

文中引用 Hurlbut 的話寫道:「將整件事描述為一位流氓科學家所為,而將餘下整個科學界置身事外。事實並非如此。」

1.

包括研究倫理在內的很多(甚至幾乎全部)道德觀都不是(不可能是)天生的。如 WSJ 採訪描述的那樣,包括受試和行政人員(醫院、大學和政府)恐怕都不知道【基因編輯】這四個字的分量和意義,只是抱着樸素的想像參與其中。對患者來說,基因編輯恐怕就如治 HIV 的某種靈藥;對行政人員,則無非就是一項了不起的業績。這四個字在他們(甚至包括賀)腦中都沒有和納粹或者 731 人體實驗的圖景聯繫上。誰來告訴他們呢?

而這兩者不論中外恐怕都存在:「在這個問題上美國持支持和反對意見的人差不多一半一半」。
一半一半哦。

2.

問題是這種非直覺的判斷以後真的會一直出現。「小」到京滬穗深地鐵站的安檢,到平權運動,再到反對潛在或者不潛在的暴政,很多我們習以為常的常識,在同胞那裏真的是非直覺非常識。不僅僅是「當時沒人知道要如何應對」,很長一段時間,構建非直覺的常識都會是現代生活的重要課題。

總不能都等着「沒常識」的人都死掉吧。(到了下一代我們又會是沒常識的那個)

3. chesland,回應《何邊書:中美科技戰,時代不站在華為和任正非一邊》

中國在2017年通過的國家情報法為所有海外持中國護照的華人帶來麻煩。特別是第七條和第十四條。共和國可以依法要求個人和組織開展情報工作。如果你是中國人或是中國公司,不合作就是違法。3月份的紐約時報曾經在頭版介紹這條法例和影響。

4G時代的網絡設備已經是非常複雜的電腦,升級維護這些設備和微軟為Window打補丁有什麼區別?就算先行版本沒有後門,誰可以保證升級的版本是安全的。作為一般的ISP有沒有能力和資源分析網路設備的原代碼和找出其中的漏洞?Vodafone之前(2016?)在義大利的華為設備裡面找到安全漏洞。那個時候可以說是無心之失。我也不相信愛立信和諾基亞的網絡設備是100%安全的。但是放在今天或未來地緣政治越來越緊張的時刻,未來5G設備比4G複雜百倍,你還能相信華為嗎?如果中國出於實際需求按國家情報法要求華為配合開展情報工作,華為可以拒絕嗎?今年一月一名在波蘭的華為員工被當局拘捕指控從事間諜活動,這又是孤立的事件嗎?

說到最後美國/國際社會不信任的不是華為,而是華為背後的中共政權。國力強大的同時這個政權越來越自信。尼克遜以來對華的外交都是以engagement為主的政策。目的是希望富起來的中國可以和國際社會接軌,可以認同西方的價值觀。但是富起來的中國為了維護自己的政權反而越來越封閉;不認同普世價值、建立防火牆把人民有效隔離、推行愛國民粹主義教育反日反美、20億個監控攝像頭+社會信用體系建立全方位的奧威爾社會、高壓手段打壓異見人士,維權律師、再通過一帶一路向第三世界輸出中共的價值觀!如果你是美國,可會對一直以來的對華政策感到失望?

我最感興趣的是中共會否在這次危機裡面找到繼續改革開放的動力。如果答案是肯定的話,那是中國人和地球人之福。如果答案是否定的話,世界將迎來動盪與不安,沒有人能獨善其身。

4. 臘肉小包子,回應《何邊書:中美科技戰,時代不站在華為和任正非一邊》

造成大量人餓死,和帶來瘋狂快速的經濟發展和脱貧,都依靠的是同樣的黨-國體制。有時候我覺得,中共這個體制像一個狂野的魔法機器,它一旦設定好方向開動,就會停不下來一直狂奔很久。當方向設定好(比如發展經濟),它就會創造出特別令人驚訝的成果(當然經濟之外的副作用也很多);當方向設定得有問題(比如政治清洗),它也會創造出難以想像的痛苦。所以為它設定方向的那個決策機制特別重要,遺憾的是,這個決策機制,對普通人來說是一個遙不可及的黑箱,這是個很大的問題。

5. NXL,回應圓桌話題《中國學區房新政不斷,學位和積分限制、增加學位......樓市降温的解藥在哪裏?》

新政過後,文中寫道,「學位尚未被使用的房子更火了,看房人數與整體房價均無波動。」 這說明: 1. 有教育需求不能被滿足的家庭是相對穩定的,2. 這些家庭能夠為教育付出的成本也是相對穩定的,不受政策影響。因此,這樣的現象也引發了兩個方面的問題:1.資源是否充足的問題,2. 這些家庭的投入能否流入教育體系而不是房地產從而能夠形成優化所在社區教育資源的正反饋。

首先關於教育資源,在很多不斷擴大的城市,例如北京上海深圳等等不斷有外來人口進入甚至定居的城市,教育資源顯然是不足的,就像下文也提到的深圳有三分之一的小一缺口的數字說明的。所以在這些城市多建中小學應該有助於降低學區房的高房價。成功的例子比如在美國,只要提供居住地址就可以入學,並不需要提供房產所有權的證明,說明只要有足夠的教育資源,確實有助於降低房價。但是卻不能夠徹底解決,因為就算學額比學生還要多,還有教育資源分配的問題,也就是名校和野雞學校的差別。在新加坡如果想要進入某一所小學,首先是有校友關聯,包括兄姊在這一間學校就讀, 父母是這一間學校畢業,或者父母是這所學校裏的老師(當然有這種關聯的人很少),其次是要靠為學校做義工,或者父母是社區裏的基層領袖,最後是居住地址(也不需要買房)在學校一公里範圍內。而去年在新加坡就出現了熱門小學,家長爭當義工,住家一公里範圍內抽籤;同時政府宣布由於適齡兒童減少,合併中小學,以避免教育資源的浪費的情況。所以學區房的問題不僅僅是教育資源多少的問題,而且是教育資源分配公平程度的問題。

其實根據文中給出的信息,有的地方的政策想必是針對教育資源分配公平的問題,也就是北京的「多校劃片,電腦派位」的政策,這個政策的目的是似乎將學生隨機分配到同一個區域裏優劣不等的學校。這樣的政策雖然意識到了更深層次的問題,但是未免太霸道,這個政策並沒有將不平等的教育資源再分配,而是將學生隨機分配,最終好學校還是好學校,差學校還是查學校,只不過有的學生走運,有的學生倒黴。也就是說教育資源還是不平等。那麼與其隨機分配學生,有沒有可能能夠隨機分配老師呢?例如,讓好學校的老師輪轉到差學校1-2個學期,再有就是遠程教育,能不能讓好老師通過網絡面向更多學校授課。當然這些做法都牽扯到資金,好的學校可以給老師更多的報酬所以一旦老師輪轉到差學校,待遇上的差別誰來彌補呢?以及有的查學校沒有遠程教育的硬件條件,配備也需要錢。所以這就牽扯到家庭資源流向的問題。

現在有的家庭願意花錢買學區房,這就說明這些家庭願意為自己孩子的教育投入金錢,但是買學區房等於錢流向了房地產,而不是教育。如果這些錢可以流入教育對於提升社區的環境想必會更有幫助。其實新加坡的為學校做義工和成為基層領袖可以讓孩子入學的政策就是這個目的,只不過新加坡的家長要付出精力,而中國的家長願意付出財力。所以如果想要進某一所小學,應當向學校或者第三方機構交錢而不是買房,這些錢用於津貼老師流轉或者提升差學校的硬件條件會不會比較好?
最後美國和新加坡的對比還說明瞭另一個問題,就是同樣學額充足,美國的好學校和新加坡的好學校的入學難度如此不同。我想是因為華人特別重視教育,在美國華人是少數,可是在新加坡華人是主流。重視教育固然重要,但是有必要從小學就開始強調名校嗎?有什麼小學的知識和思想方法是對一個人的一生如此至關重要的嗎?和知識相比不如說是養成良好的習慣更重要。所以為了孩子先成人再成才,不如弱化所謂「名校」的概念比較好。

6. Jing_shi_,回應圓桌話題《聯合國報告指Siri、Alexa、Cortana等AI助手默認女音助長性別偏見,你認同嗎?》

這個genderless的聲音更多的是代表了對性別這個定義的延伸而不是女權的宣揚。現在我們社會是妥妥的二元性別社會,但是隨着queer運動的展開,我們也發現了性別的定義其實不局限於男女。Q的誕生其實是為了undo gender這個概念。有興趣的人推薦去讀讀Judith Butler的Undoing Gender。儘管如此,我覺得AI默認女聲就說是歧視女性太過於政治正確了。

7. ines_1104,回應圓桌話題《聯合國報告指Siri、Alexa、Cortana等AI助手默認女音助長性別偏見,你認同嗎?》

或許在某些人眼裡這無關緊要,但假若能夠藉此提醒他們那些無意識之間的偏見,這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而在生活中,其實人們對於女性的規範甚至是到了聲音,女生的聲音應該是如涓涓細流,應該是清亮温柔的,應該要是如何如何的好聽。以我自身為例,就曾經有人說我的聲音太低沉,配不上我的外貌,甚至不只一人。但最可悲的是我竟曾經配合著他們調整我的聲音。

8. AdlerChan,回應圓桌話題《晉江文學城被指傳播色情,我們該怎樣看待小說中的性情節?》

在北京讀大學,或許還可以這麼理解。在大學宿捨中,我喜歡回溯香港八九十年代的流行文化,室友有喜歡追連載小說的,有喜歡看劇看電影的,也有喜歡看文學作品的。本來我們是興趣完全不同的人,但是最近卻因為相似的原因開始討論起政治。我想這不是一個特別的現象,因為無論最初第一個被衝擊的類別是什麼,早早晚晚都會波及到自己身邊,沒人能逃得掉。另外因為一些重大事件,學校鋪天蓋地開展一些不能用文字記錄只能口口相傳的事情,真是不知點算好。

9. avalanche000,回應圓桌話題《晉江文學城被指傳播色情,我們該怎樣看待小說中的性情節?》

感覺如今對於文學還是新聞輿論變本加厲的管控下,其實是執政部門的管理水平直線下降。不再需要什麼温和的表皮,或者以假亂真的藉口,只要目標和行動在一直線上就能向領導交差。

能人是「消耗品」,一大批在文革被消滅,一大批有理想的在六四被消滅,實務的那些人練成八面玲瓏找熟人進公務系統。本身大陸的教育系統對於歷史政治等通識教育本就因黨性,積極自我閹割。習之後的「打老虎打蒼蠅」打亂了原本的官場秩序,本是有機會可以建立新的秩序,人人自危的氣氛下,還能揮動紅旗的也大多是打着算盤的人精。畢竟領導們的子女都移民美國,自己可不能錯過這波韭菜。無論網站論壇再怎麼小心,慾加之罪何患無詞。約談一下,提醒你們認清自己的身份:我手中有棒,你們只有捱打的份。不過,只要網絡社交的習慣仍存在,人說話的慾望還存在,這種試探彼此的遊戲還是會繼續。只不過這失敗的代價,對於民眾或是企業來說愈來愈大。

10. 鹹魚姬,回應圓桌話題《晉江文學城被指傳播色情,我們該怎樣看待小說中的性情節?》

大約08年左右開始關注晉江的匿名論壇(當時還是匿名),那會有一個專門討論性行為的版塊叫戰色,在一次嚴打後,這個版塊消失了。後來,小說開始「脖子以下不能描述」;再後來,「耽美」分類改叫「純愛」。論壇裡的輿論則是從一開始的嘲諷,變成現在的為自我閹割搖旗吶喊,「小粉紅」一詞亦由此誕生。

今年幾乎同一個時間段,另一個充斥著各種衍生小說的平台——百度貼吧已經將2017年之前的貼子全部屏蔽。

文學作品和淫穢作品本來沒有明確分界線,最著名的《金瓶梅》是所謂的淫穢作品,但它在當今文學研究上卻有著十分重要的地位。時間才是分界線,隨著社會觀念發展,人類看待文字作品的態度會發生變遷,真正沒有文學價值的作品最終會被淘汰。今人去強行劃分界限,其實也是一種自我閹割。

另一方面,對於未來的人類來說,即便是沒有文學價值的文字作品,也是重要史料的一部分。網絡文學的出現是將文字創作的權利從精英階層普及至所有階層,文字創作平台不再全為精英階層服務,同樣也是一種進步。更多的人能夠自由表達,才會有更多真正優秀的文學作品誕生。想要扼殺這個空間的人,到底是為了文學還是為了其他目的?

不分級是為了保證統治者的自由裁量權,而自由裁量權則保證了統治者絕對的權威和震懾力。晉江匿名論壇的輿論轉變就是統治者權威鞏固的成果,其中誕生的「小粉紅」隨後又會成為合理化統治者之惡的生力軍,再一次鞏固權威。當然,要是這一切能夠有幸被保存下來為未來人類所見,也是非常重要的史料。他們會說這是文學創作的黑暗時代還是黃金時代?

編輯推薦

讀者評論 3

會員專屬評論功能升級中,稍後上線。加入會員可閱讀全站內容,享受更多會員福利。
  1. 哎,我现在都不想关心政治了,因为我都有点抑郁了。和小崔一样的病。
    但是我就是忍不住,忍不住啊,原先我是这么的爱这个国家,爱这个政府。了解不同的声音后我现在有所怀疑。就像《宝石之国》里,一旦对老师产生了怀疑,原先看到的一切都感觉很奇怪。
    小崔之后,再无《东方眼》。我是多么希望能有个十个、八个像《东方眼》这样的节目,而不是那么多乱七八糟的丝毫没有营养的综艺节目。可现在国内好像没有一个《东方眼》了(。•́︿•̀。)
    最最让我痛心的是:我在出来后看新闻后很难受,但是去看国内的报道我就很放松。我竟然要克制着自己,才能不去看那些合我胃口的、只有一种声音的新闻。

  2. 补充,新加坡的情况只适合新加坡公民,永居做再多义工也没用,毕竟需要优先满足公民需求,在公民都挑完还有剩的情况下,才能再给永居及其他外国人。不然就只能一挨国际学校的贵价或,二再等一年就学,三全岛各处学额还有剩的学校,毕竟学额有限占完即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