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台灣公視所推出的《我們與惡的距離》(以下簡稱《我們》)播出引發台灣網絡熱議後,這場藉由無差別殺人案所引發的社會思考,也隔海引發中國網民狂推,豆瓣評分9.3,已經創下了今年華語劇的最高分,微博更是收穫2077萬閱讀、近8000則討論。
近年來台灣隨機殺人案頻發,如2012年湯姆熊隨機殺童案、2014年北捷隨機殺人案、2015年北投文化國小隨機殺童案、2016年小燈泡案等。一次次駭人事件發生當下,民意群情激奮。
《我們》的故事就是以一起「無差別殺人事件」為敘述主軸,將受害者和加害者家庭的生活和心境鋪陳開來:有為死刑犯辯護而受譴責,但依然探問法律正義的界線與為精神疾病去污名化的律師;有身處新聞現場面對收視業績壓力和新聞專業道德的媒體人、也有走上不歸路的無差別殺人者及其親屬的視角,甚至該劇還極大程度的還原了思覺失調患者的發病過程、網絡霸凌的場域與台灣當下的媒體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