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深度讀書時間

胡泳:愛,通過黑暗的故事——讀阿莫司·奧茲

家庭這出悲喜劇往往有着契訶夫似的結尾:每個人都感到失望,幻滅,痛苦,憂鬱,但還活着。它最深的黑暗,並不是莎士比亞大劇所天真臆想的各得其所、正義彰顯;而是你對、我也對,卻無法解釋清楚自己為什麼對。

2018年12月28日,以色列作家阿莫斯奥兹( Amos Oz)因癌症去世,終年79歲。

2018年12月28日,以色列作家阿莫斯奥兹( Amos Oz)因癌症去世,終年79歲。攝:Dan Balilty/AP

刊登於 2019-02-04

#Amos Oz#讀書時間#胡泳

【編者按】對於兩岸四地的華人世界來說,春節是闔家團圓的歡聚時刻。然而對很多人而言,在短暫的歡愉之後,往往會陷入到「為何家會傷人」的惆悵與苦惱當中,甚至對「愛」本身的信念亦會隨之動搖。阿莫司·奧茲(Amos Oz,1939-2018)的作品,儘管出自於與華人世界迥異的猶太文化傳統,卻訴諸於人性本身,或許會讓我們在節日濃情之外,更加清晰地理解自身的處境與責任。

「我親愛的父親阿莫司·奧茲,一位出色的家庭男性,一位作家,一位和平温和的人,今天在與癌症的短暫戰鬥後平靜地離世。他被愛他的人所環繞並且直到生命的盡頭都清楚這一點。願他的美好遺產繼續修正世界。」

2018年12月28日,打開推特,奧茲的女兒範尼婭·奧茲-薩茲伯格的一段話赫然映入眼簾。由於這位偉大的以色列作家的離世,進入新的一年顯得格外苦澀。

來自世界各地的悼念在新年前後匯聚成兩個主題:以色列痛失其最有成就的作家之一,同時,主張巴以「兩國方案」最強大的左翼活動家之一也再不能發聲,以色列因此失去了在中東和平問題上最有說服力的對外發言人。

奧茲是不多的用兩支筆寫作的人——真的是筆,不是計算機。用他自己的話說, 「我的桌子上有兩支筆。 一支黑色,一支藍色。我用一支來講故事,另一支告訴政府見鬼去——我從不混淆這兩支筆。對我而言,小說從來不是政治工具。當我想發表某個聲明時,我寫文章。」

閱讀全文,歡迎加入會員

華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報導和多元聲音,了解更多

立即訂閱

已經訂閱?登入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