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深度

馮夢哲:與《財新》商榷——繞開性/別談防治愛滋,是否選擇性盲視?

新聞報導者即便是懷著良善的初衷,有時也並不必然會生產出一篇對議題有正面影響的報導。

2019年1月,中國男同志社交媒體Blued近日因陷入愛滋爭議,在官方微博宣布暫停註冊一週,並審查、整治冒充成年人的未成年用戶及內容。

2019年1月,中國男同志社交媒體Blued近日因陷入愛滋爭議,在官方微博宣布暫停註冊一週,並審查、整治冒充成年人的未成年用戶及內容。攝:Imagine China

刊登於 2019-01-16

#愛滋病防治#馮夢哲#評論#LGBTQIA

1月5日,內地媒體《財新週刊》發表封面報導《變色的「淡藍」》。報導全文15000多字,從學者張北川的調研訪談開始,直指「男同社交軟件Blued成為未成年人感染愛滋病的新渠道」,並質問Blued「保護未成年人的舉措卻形同虛設,為什麼?」。報導發出後,Blued即主動關閉註冊一周,以示「負責」。

「男同」「未成年人」「愛滋病」這三個關鍵詞,隨意一個都足以挑動大眾的神經。面對如此重要而敏感的議題,全面和謹慎的討論尤其必要。毫無疑問,我們都希望愛滋病病毒新增感染個案減少(不論年齡和性傾向),亦希望保護未成年人免受傷害。這應該也是報導的初衷。

然而,像不少評論都提到的那樣,呈現問題時如果只聚焦於某個特定社交平台,是本末倒置。如果更深層的問題得不到釐清,報導提到的未成年人身份識別和「知情交友」等建議,亦難以達到預期效果。

筆者想進一步指出,報導背後似乎包含兩個邏輯:一,使用Blued是案例感染HIV的主要原因,讓未成年人無法使用,就能減少感染;二,未成年人的性是不能說不能碰的禁區;避免他們接觸到可能導致不安全性行為的渠道(即案例裡的Blued)是有效的保護方式。在筆者看來,這兩點都值得商榷。

閱讀全文,歡迎加入會員

華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報導和多元聲音,了解更多

立即訂閱

已經訂閱?登入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