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物深度讀書時間人物

專訪作家 Jenny Zhang:很多讀者迷戀移民悲情故事,但我的人物最憤恨美國夢

Jenny 受到中美兩種文化洗禮,常常感到困惑,但也因此相信,世界上不存在一個絕對的真理。

她相信「這世界上不可能有一個絕對的真理」,如同她書中的每一個女孩與她們的家庭的故事,沒有絕對的愛恨對錯。成長正是如此說不清的一回事。

她相信「這世界上不可能有一個絕對的真理」,如同她書中的每一個女孩與她們的家庭的故事,沒有絕對的愛恨對錯。成長正是如此說不清的一回事。攝:陳朗熹/端傳媒

特約撰稿人 阿嬋 發自香港

刊登於 2018-12-20

#讀書時間

有人形容她是文壇新貴,是少數代表第二代華裔美國移民的聲音,有人指她的文字露骨、誇張和令人反胃,叫人看不下去;有人從她的故事中看到女孩子在成長中的傷痛,有人看到「中二病」的討厭少女;有人看到家庭中複雜的愛,有人看到當中的恨。以上的種種評價,也許通通都對,或通通都錯,但作者本人似乎不太在乎,因她相信「這世界上不可能有一個絕對的真理」,如同她書中的每一個女孩與她們的家庭的故事,沒有絕對的愛恨對錯。成長正是如此說不清的一回事。

酸澀的女孩 酸澀的故事

她叫 Jenny Zhang,生於上海,4歲半時到美國跟比她早兩年移民當地的父母團聚。當她還是跟父母分隔兩地時,會以錄音帶溝通,她會錄一段又一段長達45分鐘的錄音寄給父母,父母又會錄回一大段錄音給她,她就是由那時候開始習慣講故事。「我在我的幼稚園很不受歡迎,但我會編故事去告訴他們說大家我是班上最得人歡心的人。總之我會吹噓一些完全無意義、無重點和虛構的東西。」

到了美國之後,她變得十分害羞和寡言,在學校幾乎不說話,同學都以為她腦子有問題,這令她寄情於閱讀和寫作,「即使不用說話,我也可以講故事。」雖然她話不多,但身邊的一切她都記在心中,她中學時寫了一篇文章,關於她父親離開上海到美國時的畫面:「他搭火車從上海到深圳,再由深圳到香港,轉飛機到美國。我很記得我們在火車站道別的情景,他用力地抱着我,然後聽到笛子聲一響,火車慢慢在視線消失,我父親就這樣突然之間離開了。我想我一直有一種衝動,甚至需要,把一些重要的回憶以故事的方式呈現出來。」

她畢業於史丹福大學和著名的愛荷華作家工作坊(Iowa Writers' Workshop),2011年至2014年間,Jenny 一直為針對少女讀者的網上雜誌Rookie寫虛構故事及文章,並於2012年出版詩集《Dear Jenny, We Are All Find》。去年,她首本短篇故事集《Sour Heart》由 Lenny 出版社出版,受到不少注目,並將會被翻譯成中文。每個故事圍繞一個由上海移民到美國紐約 的家庭,各人物之間互有關連。所有故事以第一身寫成,敘事者都是青春期十多歲的女孩子,文字坦誠和直接得猶如在看一本少女日記,只是這是本分外沈重的日記。書中每一個女孩的成長都不容易,每一步都走得跌撞。一步傷害,一步甜蜜;一步怨恨,一步諒解;一步執拗,一步放下。 如同書名一樣,不是最苦,也不是最甜,而是在兩者之間的,很酸。

閱讀全文,歡迎加入會員

華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報導和多元聲音,了解更多

立即訂閱

已經訂閱?登入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