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me ON風物深度一週精選

數碼暴龍:一堂上了十四年的生命教育課

電子寵物是八十後的集體回憶,從小五踏入數碼暴龍的世界開始,我在其中一待就是十四年,在虛擬世界的輪迴中,看見了生死,也懂得了情義。

《數碼暴龍》由一隻掌上遊戲,延展到電視遊戲,再到動畫、漫畫、小說。

《數碼暴龍》由一隻掌上遊戲,延展到電視遊戲,再到動畫、漫畫、小說。動畫插畫

特約撰稿人 唐健朗

刊登於 2018-12-16

#Game ON

步入千禧年代的香港,流行文化中多了許多電子元素,科幻小說、黑客電影等隨處可見,而飼養電子寵物也是一時風潮。現在回頭看,總覺得事情很超現實,人類彷彿與一團數據結成朋友,終日相伴。我當時也特別喜歡電子寵物,因為家裏面積不大,不適合養寵物,電子竉物就成為了我滿足飼養寵物慾望的唯一途徑。

電子寵物的熱潮從日本掀起。1996年,日本玩具及電玩設計商萬代 (BANDAI), 推出了掌上電子寵物機《他媽哥池》(Tamagotchi),它不但挽救了萬代的財政危機,也成就了一整代八十後的集體回億。當時,香港的青少年基本上每天都與雞蛋形狀的「《他媽哥池》機」形影不離,每天忙於餵飼電子雞,為它打掃家居。一年之後,鑒於《他媽哥池》的成功,萬代進一步擴張電子寵物市場,推出了《暴龍機》(Digital Monster)系列。《暴龍機》的主角是數碼暴龍,又稱數碼獸(Digimon),為了迎合男生口味,《暴龍機》遊戲除了要求玩家照顧數碼暴龍的生活起居,也加入了更多戰鬥和冒險元素。

《暴龍機》推出後,非常熱賣,由掌上遊戲,到電視遊戲,再到動畫、漫畫、小說,《數碼暴龍》隨之進化成跨媒體王國。這次重點介紹的就是第一代《數碼暴龍世界》(Digimon World 1) ,它是萬代於1999年推出的PlayStation電視遊戲,數碼暴龍也由原先的點陣繪進化成彩色立體畫像。第一次接觸這隻遊戲是在小學五年級,看到細小的《暴龍機》走進電視熒幕,我激動難耐,雖然過去了十四年,我對這隻遊戲一直念念不忘,經常在網上找到的PlayStation模擬器,回到數碼暴龍的世界中。

出世、進化、死亡再重生

《數碼暴龍世界》的遊戲劇情,圍繞著一個名為「檔案島」(File Island) 的數碼世界展開,檔案島上的世界和人類世界很像,有城市、工廠、市集、森林,島上有不同數碼暴龍定居。數碼暴龍是活於數碼世界的智慧生物,它們有自己的職業,與人類操同樣的語言,以數據為糧食,會大便也會睡覺,但它們沒有性別之分,也不會繁殖,死後會將自己的數據轉化為數碼蛋,讓生命穫得延續。

閱讀全文,歡迎加入會員

華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報導和多元聲音,了解更多

立即訂閱

已經訂閱?登入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