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物深度

「還我客家話」運動30年後,「客家」的面貌清晰了嗎?

土樓、花布......種種被執政和政治人物所宣傳為「客家」的事物,恐怕只是一場美麗的誤會。

2015年3月7日,台中新丁粄節踩街,在地居民穿客家花布衣,扛轎遊街。

2015年3月7日,台中新丁粄節踩街,在地居民穿客家花布衣,扛轎遊街。圖:Imagine China

賴有心

刊登於 2018-11-11

#賴有心#客家文化#評論

今年是台灣「還我客家話」運動三十週年,從那個時候開始逐漸掀起的一股客家學熱潮,除了讓客語重新出現在台灣的公共領域,也讓台灣人重新地認識了客家。但經過了三十年歲月,這股延續至今的客家熱潮,是否還守著當年捍衛客語、延續客家文化命脈的初衷?

1949年之後,內戰失敗,退居台灣的國民黨政府推動起「國語運動」,台灣本地語言,諸如台語和客語,在學校不要說教授,學生連下課休閑時間都不能使用,電視播出則有固定時間限制,種種行政措施,造成台灣本地母語的嚴重流失。「還我客家話」運動在這種環境下應運而生,抗議國民黨政府以法令限制在公共領域裡使用客家話。

1988年12月,「還我客家話」遊行在台北市登場。當天有三千多人走上街頭,遊行過後,相關運動者在全台各地發起小型演講,終於推倒了語言限制的高牆,促成廣播電視法的修法,也逐漸在台灣掀起了對於母語、在地文化的熱潮。

2001年,台灣政府成立了隸屬行政院的「客家委員會」主管客家事務,各地方政府也紛紛成立層級不同的客家行政單位;緊接著全球第一個以台灣客家話為主的客家電視台在2003年正式開播,2010年台灣立法院通過「客家基本法」中明文規定「客語為國家語言之一,與各族群語言平等」,也強調「人民以客語作為學習語言、接近使用公共服務及傳播資源等權利,應予保 障。」

閱讀全文,歡迎加入會員

華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報導和多元聲音,了解更多

立即訂閱

已經訂閱?登入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