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瘋狂亞洲富豪》:我在流淚,你在批判?移民後裔與亞洲觀眾的距離有多遠

但對於在美國生根發芽、從未在主流文化中見過自己的人們而言,他們眼中的世界,也是自己的遠方「同胞們」很難理解的生命體驗⋯⋯
《Crazy Rich Asians》電影劇照。
風物

電影《Crazy Rich Asian》(中譯《瘋狂亞洲富豪》或《摘金奇緣》)放映到一半時,坐在場下的 Kimberly Yam 失聲痛哭。

她在推特上寫道,「你25歲,這是你第一次看見全亞裔的電影陣容。你止不住地哭。你從未見過荷里活(好萊塢)有這樣的班底——每個人都那麼美好。你為自己是華裔而感到幸運。」這條推特被點讚了25萬次。

看這齣喜劇看到淚灑劇場,Kimberly 並非隻身一人。《Crazy Rich Asians》甫上映,我的臉書已被激動的各族裔朋友們攻陷——這部投資僅有三千萬美元的浪漫喜劇,借用了典型的「醜小鴨變天鵝」愛情片模板:華裔移民第二代朱麗秋與男友Nicholas Yang 回新加坡探親,意外發現男友是當地巨富之子。樸實平凡的朱麗秋,與 Nicholas 的豪富家庭發生種種摩擦,引發一系列衝突。

雖然扎實的劇本囊括了美式浪漫喜劇的大多數元素,製作亦十分精良,但乍看起來,《Crazy Rich Asians》又似乎毫不符合荷里活的商業模式:全亞裔演員陣容,大部分電影場景設置在新加坡,雖有楊紫瓊加盟,《Crazy Rich Asians》並沒有荷里活傳統意義上具有「票房號召力」的主演。男主角 Henry Golding,甚至是個徹頭徹尾的電影新人。

它究竟有什麼樣的魔力,可以在上映首週奪走動作大片《巨齒鯊》的票房寶座,並獲得爛番茄新鮮度 93% 的好評?

亞裔面孔與主流敘事

如果你是一名出生在1993年的亞裔美國人,那從出生到成年,你都無法在美國電影銀幕上看到屬於自己族裔的主流製作。因為上一次荷里活製片廠製作全亞裔陣容的電影,要追溯到25年前的《喜福會》(The Joy Luck Club)。

你如果想在電視上看到亞裔家庭,你1歲時播映的《美國女孩》(All-American Girl)可能是個例外,但這部由先鋒喜劇演員 Margret Cho(趙牡丹)主演、展現韓裔美國人生活的喜劇,在短短一季後就遭到退訂。而下一次亞裔家庭作為故事核心登上美國主流電視,則要等到21年之後——《初來乍到》(Fresh Off The Boat)在ABC播出。

亞裔面孔在熒幕上如此稀缺,這不難解釋為什麼當白馬王子 Henry Golding 從銀幕裏款款走來,即便只是耍帥扮靚,也會惹得不少人眼眶潮濕。

「It’s like the Asian Bachelor(簡直像是亞洲版的《單身漢》相親真人秀男主角)」,主演 Awkwafina 在電影裏感歎道。

根據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統計數據,2016年全年,美國主流電影銀幕上的角色,亞裔僅佔3%,而78%依然是白人、這一比率,放在主角上甚至更低。即便是如此低的出現率,亞裔在電影工業中還要面臨來自資本與主流文化的雙重壓力。

「白人可以做的題材,多是『人』會做的事,在日常生活中自然會關心的戀愛、創業、生活。但留給亞裔的空間,就多是苦難、尋根、反歧視。但這部戲,雖然是一種偶像劇的幻想,但就是一個『人』的故事。」

在荷里活,亞裔演員不能扮演亞裔主角的歷史可謂悠久:在跨種族通婚非法的年代,馬龍·白蘭度(Marlon Brandon),凱瑟琳·赫本(Katherine Hepurn),都有過「yellowface」,即通過塗黃臉、貼眼皮扮演亞洲人的經歷。到如今,種族主義法條雖已不再,但留下的文化遺產則變得更為隱晦:票房與「本土化」成為製作方的考量——大片《奇異博士》(Dr. Strange)裏,Tilda Swinton 扮演藏人;《攻殼機動隊》(Ghost in the Shell)中則由 Scarlett Johansson 扮演日本漫畫改編的女主角;都招致了不少關於「whitewashing」洗白的爭議。

而另一方面,和很多少數族裔在影視作品中的困境一樣,亞裔角色也往往逃脫不出刻板印象和少數族裔敘事。對於在美國歷史上被視為「永恆外國人」的他們,其角色往往有著既定的套路(醫生、律師、科學家、移民)和題材上。

「以前,在美國關於亞裔的主流電影,大都是苦難敘事,」駐紐約的劇作家朱宜評價道,「白人可以做的題材,多是『人』會做的事,在日常生活中自然會關心的戀愛、創業、生活。但留給亞裔的空間,就多是苦難、尋根、反歧視。但這部戲,雖然是一種偶像劇的幻想,但就是一個『人』的故事。」

從片頭不加字幕的中文情歌,到滿屏亞洲面孔的社交宴會,再到沒有任何解釋的麻將戲,該片以一種少有的自信,去講一齣美國移民眼中的浪漫愛情偶像劇——只是在片中,王子和公主都恰好是亞裔罷了。

《Crazy Rich Asians》電影劇照。
《Crazy Rich Asians》電影劇照。

但對於在美國生根發芽、從未在主流文化中見過自己的人們而言,影片裏陌生又熟悉的亞洲,口中生澀又親切的中文,甚至「亞裔」這個在亞洲並不存在的想像共同體,都是他們眼中的世界。

新老移民的經驗衝突

「我幾乎從開場就開始啜泣,」在洛杉磯的 Leah Liu 說道,「作為華裔移民的孩子,自力更生,這是我在銀幕上第一次看到和我自己如此接近的角色(Rachel)。在最後的麻將場景,我把妝都哭花了——我從小就從家裏人那裏學會了麻將。那是我與家裏人聯絡感情的時光。Rachel 放棄愛情,把關鍵的一張牌喂給了 Nick 的母親時,我彷彿看見了屬於自己的奧黛麗·赫本故事——這次,是亞洲版的。」

但是,亞裔移民的激動之情並不為許多新移民和亞洲本地人理解。畢竟,如果以地道的中國/新加坡/馬來西亞、香港眼光來看,該片的細節並不能經得起推敲:

為什麼早年從廣東下南洋的一家人,團聚時的慶祝方式卻是包餃子?
為什麼配樂裏的中文老歌,總帶著濃厚的ABC口音?

在豆瓣上,高票的影評不乏批評片子充斥「唐人街審美」、「左宗棠雞口味」、「披著亞洲皮的灰姑娘故事」。而在影片的發生地新加坡,電影也遭受了關於「代表性」的批評,因為片子裏的富豪們,說得大多是一口美音或英音。新加坡標誌性的Singlish,卻壓根沒有什麼出場機會。

這些批評並非不無道理,但也再一次揭示了新老移民之間、以及移民與(想像中的)故鄉間的衝突,這在美國公共領域不時發生。最近的一次,要數猶他州白人女孩 Keziah Daum 身著旗袍出席畢業舞會。在許多生長在美國的亞裔看來,這是白人女孩對自己故土符號的一次「文化侵佔(Cultural appropriation)」——自己在年少時因為種族被排擠,甚至在舞會都羞於穿中式服裝登場;何以白人無需背負這等包袱,可以大喇喇對旗袍實行「拿來主義」?但對許多中國人和新移民而言,外國人穿旗袍,體現了對中國文化的熱愛,並沒有什麼大不了的事。

拋開影片的一些批評,《Crazy Rich Asians》在票房與口碑上的雙豐收,也正是近年來少數族裔電影試圖重新佔據「正常」題材的一個註腳。

對於在亞洲出生長大的觀眾和新移民,《Crazy Rich Asians》裏呈現的亞洲想像不中不西,畫虎類犬。但對於在美國生根發芽、從未在主流文化中見過自己的人們而言,影片裏陌生又熟悉的亞洲,口中生澀又親切的中文,甚至「亞裔」這個在亞洲並不存在的想像共同體,都是他們眼中的世界,也是自己的遠方「同胞們」很難理解的生命體驗。

拋開影片的一些批評(比如故事俗套,雖題為「Asians」但缺乏對南亞裔的刻畫,中國元素不地道等),《Crazy Rich Asians》在票房與口碑上的雙豐收,也正是近年來少數族裔電影試圖重新佔據「正常」題材的一個註腳:2017年,以非裔美國擔綱主演的《Girls Trip》(閨蜜假期),以浪漫輕喜劇的方式,舉重若輕地博得潮水般好評(順帶令女配角 Tiffany Haddish 聲名鵲起)。《Get Out》(逃出絕命鎮)則拋開了身份掙扎等少苦難敘事,大喇喇把種族主義話題放進了懸疑片中。《The Big Sick》(愛情昏迷中)則少有地啟用巴基斯坦移民 Kumail Nanjiani 做編劇和主演,用五百萬美元的預算換回了一部票房五千萬的浪漫喜劇。2018年,《黑豹》(Black Panther)又成為了影史上最為成功的超級英雄片之一。

如果嚴格的從技術角度而言,這些電影都不可避免地有其局限性。在荷里活嫻熟的工業體系之下,這些影片甚至可以被看做「新瓶裝舊酒」的產品,藝術價值並沒有媒體追捧的那般高。

但問題在於,並非每一部以少數族裔為主題的影片,都要拍得發人深省、刻骨銘心。在這個意義上,《Crazy Rich Asians》作為一部「正常」的主流浪漫喜劇片,在電影造詣上邁出了一小步,卻是亞裔影史的一大步。

讀者評論 16

會員專屬評論功能升級中,稍後上線。加入會員可閱讀全站內容,享受更多會員福利。
  1. 這部電影充其量就是個在既定文化熟悉認同下提供美好感官經驗的作品,當然觀影本身可以也就不過是個娛樂經驗,就這方面而言我還是推薦。

  2. 看电影从来不哭的我终于看哭一回。所有的吹毛求疵并无意义,这使我在下次走在某个美国中西部城市或乡村的时候不再被围观,让我在加州这种大蓝州生活时更加挺直腰杆,让我的子女也会因为体内的亚洲血统感到骄傲。

  3. 另外,我也不認為本片著墨在亞裔「渴望找回自己曾經被歧視、拋棄的亞洲身份/認同(identity)」,對很多年輕一代的亞裔來說,他本來就已經失去了亞洲認同了(這非常正常而且一點都沒有錯),但歐美社會對於亞洲的想像去一直加諸在他身上,所以他想拋棄這個他本來就不認同的身分。舉例來說,就像台灣人出國,如果被以為是中國人常常會有被冒犯的感覺,往往並不是因為覺得中國人有什麼不對,而是因為一直被加諸這樣的自己沒有的認同所以產生反感。
    另外,「在來到真實的亞洲,又產生什麼樣的落差。」何謂「真實的亞洲」?貧窮、專制、破舊?難道這些 rich Asians 的亞洲不是一部分的真實?

  4. 覺得很多人的評論好尖酸嚴苛啊。作為一個白種移民(歐洲人移民到新英格蘭、東歐移入西歐),他們不需要有「認同問題」,亞裔有認同問題因為這不只是一個認同問題,而是一個種族問題啊⋯為什麼因為我是黃種人我就不能當個美國人,而一定要被看作 American born Chinese/Taiwanese/Korean etc 呢⋯覺得歐美人不了解就算了,居然也有留言認為他們有認同問題是他們的錯。我們不是「需要被看見」所以因為這部片而自嗨,作為社會的一份子,我們本來就應該被看見,這有什麼錯嗎?
    歐美需要更多對於亞洲人的「正常」想像,不因為我的臉就覺得我是害羞、用功、清純或非常淫蕩、不想走在路上一直被中日韓文的招呼詞騷擾,只想被當成一個正常人,這樣的渴望很卑微,也應該要被理解啊。

  5. 這好像又帶出另一個問題,美國市場想看亞裔窮人的故事嗎?

  6. 亚裔根本不需要富豪,需要的是类似林的 underdog

  7. 同意Cogito、Lenowski兩位的說法,這篇稍微點到美洲亞裔很少被再現的事情,但是亞洲卻講得很少,標題很漂亮,但是內容卻沒有那麼有張力,顯示出兩者的落差,蜻蜓點水的一篇文章。亞裔(Asians)比我們想得複雜,顯然只出現了華裔(Chinese),片名改成CRAZY RICH CHINESE還差不多,而且是帶有東方主義的凝視,以及刻意用上流社會奢華擺脫刻板印象,卻忽略社會差距的事實。
    一個可能的出路是,女主角呈現美國華人的生活,男主角在新加坡呈現當地的樣貌,如此的文化差異才是我們要去重視的。為何美國華人會感到焦慮?會希望自己在西方社會當中被看見?又如何渴望找回自己曾經被歧視、拋棄的亞洲身份/認同(identity);而這樣的想像,在來到真實的亞洲,又產生什麼樣的落差。

  8. 这篇比之前李佳佳的那篇读下来更认同。虽然不会去看这电影,但能理解它引发的关注。种族问题仍是美国的头号问题,ABC也不是黄肤白种人,谁都不容易。亚裔尤其是华裔内部的分歧异见和不团结鄙视链倒是更有特异性的一种状况。

  9. 作为Angry Poor Asian,实在是看不懂(看不惯?)这些Crazy Rich Asian。

  10. Insta上面打这crazyrichasians的tag的很多,虽然没有观看过影片,但是感觉这篇文化写得并不突出,有点隔靴挠痒的意思。早几日在端传媒上有一篇文上也是说到这个,但是带着crazyrich-why的意味去解读通常会有更多内容,李佳佳那篇我感觉是丰富更多的。角度不一样,也许这篇更能让女生动容……

  11. 喜歡這篇!完整部電影,確實就是一個「普通」的故事,然而這個普通,對某些人來說是多麼不容易。相較之下,大陸屬性的在地住民未能同理有移民後裔複雜文化認同也就罷,但無需靠著貶低這部電影來證明自身的正統,因為美國亞裔從來就無法在自己身上安心說出自己「正統」,與其說這是部亞洲人的電影,不如說是在美亞裔建立自身認同的一段歷程。雜揉與文化碎片沒有錯,那是他們實實在在,陌生卻又親身經歷的生命經驗,而終於有人為他們發聲了,這才是銘感所在。

  12. 说到底根源还是ABC深陷的身份认同问题,这个片子也只是正好戳中了他们的g点

  13. 是。一部在亞洲人眼中不倫不類的電影,在亞裔眼中可以是另一個世界另一種意義。雖然,有夠可憐。認真審視它產生的時代背景是那麼重要的事,影片本身有多高的價值無關宏旨。看流行文化要用對刀子,才切得出有意義的解讀。

  14. 作為對亞裔移民有粗淺了解的臺灣人,這一則評論比電影本身更讓我感動,終於有人點出片中語言、飲食文化的問題了!在一部如此標榜政治正確的電影中,真的是嚴重政治不正確的錯誤!相對於那些吹捧文塑造的觀看前的期待,讓人十分失望與出戲,那些吹爛片子的騙子!

  15. 烂片就是烂片,和移民亚裔没有半毛钱关系,就是abc版小时代!full asian cast 又如何?营销手法罢了!

  16. 真滴喷了,电影烂就是烂,黄豹阿妹立卡拆腻丝身份绑架真是战狼战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