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亚洲富豪》:我在流泪,你在批判?移民后裔与亚洲观众的距离有多远

但对于在美国生根发芽、从未在主流文化中见过自己的人们而言,他们眼中的世界,也是自己的远方“同胞们”很难理解的生命体验⋯⋯
《Crazy Rich Asians》电影剧照。
风物

电影《Crazy Rich Asian》(中译《疯狂亚洲富豪》或《摘金奇缘》)放映到一半时,坐在场下的 Kimberly Yam 失声痛哭。

她在推特上写道,“你25岁,这是你第一次看见全亚裔的电影阵容。你止不住地哭。你从未见过好莱坞有这样的班底——每个人都那么美好。你为自己是华裔而感到幸运。”这条推特被点赞了25万次。

看这出喜剧看到泪洒剧场,Kimberly 并非只身一人。《Crazy Rich Asians》甫上映,我的脸书已被激动的各族裔朋友们攻陷——这部投资仅有三千万美元的浪漫喜剧,借用了典型的“丑小鸭变天鹅”爱情片模板:华裔移民第二代朱丽秋与男友Nicholas Yang 回新加坡探亲,意外发现男友是当地巨富之子。朴实平凡的朱丽秋,与 Nicholas 的豪富家庭发生种种摩擦,引发一系列冲突。

虽然扎实的剧本囊括了美式浪漫喜剧的大多数元素,制作亦十分精良,但乍看起来,《Crazy Rich Asians》又似乎毫不符合好莱坞的商业模式:全亚裔演员阵容,大部分电影场景设置在新加坡,虽有杨紫琼加盟,《Crazy Rich Asians》并没有好莱坞传统意义上具有“票房号召力”的主演。男主角 Henry Golding,甚至是个彻头彻尾的电影新人。

它究竟有什么样的魔力,可以在上映首周夺走动作大片《巨齿鲨》的票房宝座,并获得烂番茄新鲜度 93% 的好评?

亚裔面孔与主流叙事

如果你是一名出生在1993年的亚裔美国人,那从出生到成年,你都无法在美国电影银幕上看到属于自己族裔的主流制作。因为上一次好莱坞制片厂制作全亚裔阵容的电影,要追溯到25年前的《喜福会》(The Joy Luck Club)。

你如果想在电视上看到亚裔家庭,你1岁时播映的《美国女孩》(All-American Girl)可能是个例外,但这部由先锋喜剧演员 Margret Cho(赵牡丹)主演、展现韩裔美国人生活的喜剧,在短短一季后就遭到退订。而下一次亚裔家庭作为故事核心登上美国主流电视,则要等到21年之后——《初来乍到》(Fresh Off The Boat)在ABC播出。

亚裔面孔在荧幕上如此稀缺,这不难解释为什么当白马王子 Henry Golding 从银幕里款款走来,即便只是耍帅扮靓,也会惹得不少人眼眶潮湿。

“It’s like the Asian Bachelor(简直像是亚洲版的《单身汉》相亲真人秀男主角)”,主演 Awkwafina 在电影里感叹道。

根据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统计数据,2016年全年,美国主流电影银幕上的角色,亚裔仅占3%,而78%依然是白人、这一比率,放在主角上甚至更低。即便是如此低的出现率,亚裔在电影工业中还要面临来自资本与主流文化的双重压力。

“白人可以做的题材,多是‘人’会做的事,在日常生活中自然会关心的恋爱、创业、生活。但留给亚裔的空间,就多是苦难、寻根、反歧视。但这部戏,虽然是一种偶像剧的幻想,但就是一个‘人’的故事。”

在好莱坞,亚裔演员不能扮演亚裔主角的历史可谓悠久:在跨种族通婚非法的年代,马龙·白兰度(Marlon Brandon),凯瑟琳·赫本(Katherine Hepurn),都有过“yellowface”,即通过涂黄脸、贴眼皮扮演亚洲人的经历。到如今,种族主义法条虽已不再,但留下的文化遗产则变得更为隐晦:票房与“本土化”成为制作方的考量——大片《奇异博士》(Dr. Strange)里,Tilda Swinton 扮演藏人;《攻壳机动队》(Ghost in the Shell)中则由 Scarlett Johansson 扮演日本漫画改编的女主角;都招致了不少关于“whitewashing”洗白的争议。

而另一方面,和很多少数族裔在影视作品中的困境一样,亚裔角色也往往逃脱不出刻板印象和少数族裔叙事。对于在美国历史上被视为“永恒外国人”的他们,其角色往往有著既定的套路(医生、律师、科学家、移民)和题材上。

“以前,在美国关于亚裔的主流电影,大都是苦难叙事,”驻纽约的剧作家朱宜评价道,“白人可以做的题材,多是‘人’会做的事,在日常生活中自然会关心的恋爱、创业、生活。但留给亚裔的空间,就多是苦难、寻根、反歧视。但这部戏,虽然是一种偶像剧的幻想,但就是一个‘人’的故事。”

从片头不加字幕的中文情歌,到满屏亚洲面孔的社交宴会,再到没有任何解释的麻将戏,该片以一种少有的自信,去讲一出美国移民眼中的浪漫爱情偶像剧——只是在片中,王子和公主都恰好是亚裔罢了。

《Crazy Rich Asians》电影剧照。
《Crazy Rich Asians》电影剧照。

但对于在美国生根发芽、从未在主流文化中见过自己的人们而言,影片里陌生又熟悉的亚洲,口中生涩又亲切的中文,甚至“亚裔”这个在亚洲并不存在的想像共同体,都是他们眼中的世界。

新老移民的经验冲突

“我几乎从开场就开始啜泣,”在洛杉矶的 Leah Liu 说道,“作为华裔移民的孩子,自力更生,这是我在银幕上第一次看到和我自己如此接近的角色(Rachel)。在最后的麻将场景,我把妆都哭花了——我从小就从家里人那里学会了麻将。那是我与家里人联络感情的时光。Rachel 放弃爱情,把关键的一张牌喂给了 Nick 的母亲时,我彷佛看见了属于自己的奥黛丽·赫本故事——这次,是亚洲版的。”

但是,亚裔移民的激动之情并不为许多新移民和亚洲本地人理解。毕竟,如果以地道的中国/新加坡/马来西亚、香港眼光来看,该片的细节并不能经得起推敲:

为什么早年从广东下南洋的一家人,团聚时的庆祝方式却是包饺子?
为什么配乐里的中文老歌,总带著浓厚的ABC口音?

在豆瓣上,高票的影评不乏批评片子充斥“唐人街审美”、“左宗棠鸡口味”、“披著亚洲皮的灰姑娘故事”。而在影片的发生地新加坡,电影也遭受了关于“代表性”的批评,因为片子里的富豪们,说得大多是一口美音或英音。新加坡标志性的Singlish,却压根没有什么出场机会。

这些批评并非不无道理,但也再一次揭示了新老移民之间、以及移民与(想像中的)故乡间的冲突,这在美国公共领域不时发生。最近的一次,要数犹他州白人女孩 Keziah Daum 身著旗袍出席毕业舞会。在许多生长在美国的亚裔看来,这是白人女孩对自己故土符号的一次“文化侵占(Cultural appropriation)”——自己在年少时因为种族被排挤,甚至在舞会都羞于穿中式服装登场;何以白人无需背负这等包袱,可以大喇喇对旗袍实行“拿来主义”?但对许多中国人和新移民而言,外国人穿旗袍,体现了对中国文化的热爱,并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事。

抛开影片的一些批评,《Crazy Rich Asians》在票房与口碑上的双丰收,也正是近年来少数族裔电影试图重新占据“正常”题材的一个注脚。

对于在亚洲出生长大的观众和新移民,《Crazy Rich Asians》里呈现的亚洲想像不中不西,画虎类犬。但对于在美国生根发芽、从未在主流文化中见过自己的人们而言,影片里陌生又熟悉的亚洲,口中生涩又亲切的中文,甚至“亚裔”这个在亚洲并不存在的想像共同体,都是他们眼中的世界,也是自己的远方“同胞们”很难理解的生命体验。

抛开影片的一些批评(比如故事俗套,虽题为“Asians”但缺乏对南亚裔的刻画,中国元素不地道等),《Crazy Rich Asians》在票房与口碑上的双丰收,也正是近年来少数族裔电影试图重新占据“正常”题材的一个注脚:2017年,以非裔美国担纲主演的《Girls Trip》(闺蜜假期),以浪漫轻喜剧的方式,举重若轻地博得潮水般好评(顺带令女配角 Tiffany Haddish 声名鹊起)。《Get Out》(逃出绝命镇)则抛开了身份挣扎等少苦难叙事,大喇喇把种族主义话题放进了悬疑片中。《The Big Sick》(爱情昏迷中)则少有地启用巴基斯坦移民 Kumail Nanjiani 做编剧和主演,用五百万美元的预算换回了一部票房五千万的浪漫喜剧。2018年,《黑豹》(Black Panther)又成为了影史上最为成功的超级英雄片之一。

如果严格的从技术角度而言,这些电影都不可避免地有其局限性。在好莱坞娴熟的工业体系之下,这些影片甚至可以被看做“新瓶装旧酒”的产品,艺术价值并没有媒体追捧的那般高。

但问题在于,并非每一部以少数族裔为主题的影片,都要拍得发人深省、刻骨铭心。在这个意义上,《Crazy Rich Asians》作为一部“正常”的主流浪漫喜剧片,在电影造诣上迈出了一小步,却是亚裔影史的一大步。

读者评论 16

会员专属评论功能升级中,稍后上线。加入会员可阅读全站内容,享受更多会员福利。
  1. 這部電影充其量就是個在既定文化熟悉認同下提供美好感官經驗的作品,當然觀影本身可以也就不過是個娛樂經驗,就這方面而言我還是推薦。

  2. 看电影从来不哭的我终于看哭一回。所有的吹毛求疵并无意义,这使我在下次走在某个美国中西部城市或乡村的时候不再被围观,让我在加州这种大蓝州生活时更加挺直腰杆,让我的子女也会因为体内的亚洲血统感到骄傲。

  3. 另外,我也不認為本片著墨在亞裔「渴望找回自己曾經被歧視、拋棄的亞洲身份/認同(identity)」,對很多年輕一代的亞裔來說,他本來就已經失去了亞洲認同了(這非常正常而且一點都沒有錯),但歐美社會對於亞洲的想像去一直加諸在他身上,所以他想拋棄這個他本來就不認同的身分。舉例來說,就像台灣人出國,如果被以為是中國人常常會有被冒犯的感覺,往往並不是因為覺得中國人有什麼不對,而是因為一直被加諸這樣的自己沒有的認同所以產生反感。
    另外,「在來到真實的亞洲,又產生什麼樣的落差。」何謂「真實的亞洲」?貧窮、專制、破舊?難道這些 rich Asians 的亞洲不是一部分的真實?

  4. 覺得很多人的評論好尖酸嚴苛啊。作為一個白種移民(歐洲人移民到新英格蘭、東歐移入西歐),他們不需要有「認同問題」,亞裔有認同問題因為這不只是一個認同問題,而是一個種族問題啊⋯為什麼因為我是黃種人我就不能當個美國人,而一定要被看作 American born Chinese/Taiwanese/Korean etc 呢⋯覺得歐美人不了解就算了,居然也有留言認為他們有認同問題是他們的錯。我們不是「需要被看見」所以因為這部片而自嗨,作為社會的一份子,我們本來就應該被看見,這有什麼錯嗎?
    歐美需要更多對於亞洲人的「正常」想像,不因為我的臉就覺得我是害羞、用功、清純或非常淫蕩、不想走在路上一直被中日韓文的招呼詞騷擾,只想被當成一個正常人,這樣的渴望很卑微,也應該要被理解啊。

  5. 這好像又帶出另一個問題,美國市場想看亞裔窮人的故事嗎?

  6. 亚裔根本不需要富豪,需要的是类似林的 underdog

  7. 同意Cogito、Lenowski兩位的說法,這篇稍微點到美洲亞裔很少被再現的事情,但是亞洲卻講得很少,標題很漂亮,但是內容卻沒有那麼有張力,顯示出兩者的落差,蜻蜓點水的一篇文章。亞裔(Asians)比我們想得複雜,顯然只出現了華裔(Chinese),片名改成CRAZY RICH CHINESE還差不多,而且是帶有東方主義的凝視,以及刻意用上流社會奢華擺脫刻板印象,卻忽略社會差距的事實。
    一個可能的出路是,女主角呈現美國華人的生活,男主角在新加坡呈現當地的樣貌,如此的文化差異才是我們要去重視的。為何美國華人會感到焦慮?會希望自己在西方社會當中被看見?又如何渴望找回自己曾經被歧視、拋棄的亞洲身份/認同(identity);而這樣的想像,在來到真實的亞洲,又產生什麼樣的落差。

  8. 这篇比之前李佳佳的那篇读下来更认同。虽然不会去看这电影,但能理解它引发的关注。种族问题仍是美国的头号问题,ABC也不是黄肤白种人,谁都不容易。亚裔尤其是华裔内部的分歧异见和不团结鄙视链倒是更有特异性的一种状况。

  9. 作为Angry Poor Asian,实在是看不懂(看不惯?)这些Crazy Rich Asian。

  10. Insta上面打这crazyrichasians的tag的很多,虽然没有观看过影片,但是感觉这篇文化写得并不突出,有点隔靴挠痒的意思。早几日在端传媒上有一篇文上也是说到这个,但是带着crazyrich-why的意味去解读通常会有更多内容,李佳佳那篇我感觉是丰富更多的。角度不一样,也许这篇更能让女生动容......

  11. 喜歡這篇!完整部電影,確實就是一個「普通」的故事,然而這個普通,對某些人來說是多麼不容易。相較之下,大陸屬性的在地住民未能同理有移民後裔複雜文化認同也就罷,但無需靠著貶低這部電影來證明自身的正統,因為美國亞裔從來就無法在自己身上安心說出自己「正統」,與其說這是部亞洲人的電影,不如說是在美亞裔建立自身認同的一段歷程。雜揉與文化碎片沒有錯,那是他們實實在在,陌生卻又親身經歷的生命經驗,而終於有人為他們發聲了,這才是銘感所在。

  12. 说到底根源还是ABC深陷的身份认同问题,这个片子也只是正好戳中了他们的g点

  13. 是。一部在亞洲人眼中不倫不類的電影,在亞裔眼中可以是另一個世界另一種意義。雖然,有夠可憐。認真審視它產生的時代背景是那麼重要的事,影片本身有多高的價值無關宏旨。看流行文化要用對刀子,才切得出有意義的解讀。

  14. 作為對亞裔移民有粗淺了解的臺灣人,這一則評論比電影本身更讓我感動,終於有人點出片中語言、飲食文化的問題了!在一部如此標榜政治正確的電影中,真的是嚴重政治不正確的錯誤!相對於那些吹捧文塑造的觀看前的期待,讓人十分失望與出戲,那些吹爛片子的騙子!

  15. 烂片就是烂片,和移民亚裔没有半毛钱关系,就是abc版小时代!full asian cast 又如何?营销手法罢了!

  16. 真滴喷了,电影烂就是烂,黄豹阿妹立卡拆腻丝身份绑架真是战狼战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