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物深度

那些被歷史淹沒的事:像素遊戲裏的維也納之光

第一次世界大戰尚未到來,三個在維也納初試啼聲的藝術家、科學家,就要譜寫平凡但珍貴的人生篇章。時代的洪水即將湧來,小人物的故事怎麼寫,結局會在哪裏,這個奧地利獨立遊戲告訴我們答案。

《雄獅之歌》(Lion's Song)的故事由三個主要人物(小提琴家、畫家與數學家)的人生片段拼湊而成。

《雄獅之歌》(Lion's Song)的故事由三個主要人物(小提琴家、畫家與數學家)的人生片段拼湊而成。遊戲截圖

特約撰稿人 班班

刊登於 2018-08-19

#Game ON

我先生的爺爺是個奇人。

他圓臉圓肚皮,每次我們去拜訪的時候,他不是在窗邊的躺椅裏打盹,就是端坐在廚房一邊聽廣播一邊吃香腸。他看到我就笑眯眯點頭,偶爾說句話都是要我多吃點。他和太太住在一個名叫米爾克(Melk)的奧地利小鎮。整個鎮子小到跑一圈只需要兩個小時,卻有一座聞名歐洲的巴洛克式修道院。

爺爺年輕時是一名獵人,靠着屠宰手藝成了修道院的廚房總管,卻也是因着這番好身手在二戰爆發時被德國人徵進軍隊,駐紮在北海邊,給納粹海軍煮飯。爺爺不是好兵,他不喜歡軍隊,也十分想家。機緣巧合認識了住在德國黑森林的奶奶,在整個歐洲被納粹軍隊攪得一團渾水時,他們悄悄返回米爾克安家,蓋了一幢可以從窗戶看到修道院金頂的小房子。戰爭最後的歲月中,爺爺成功逃離了那片瘋狂:他撕破軍服躲進阿爾卑斯山中,用了整整一週時間步行回到奶奶身邊。

所以遊戲《雄獅之歌》(The Lion's Songs)甫一上手就令我有種熟悉感——遊戲的開場就是在米爾克的火車站,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夕,音樂家魏瑪(Wilma)和家人道別,前往維也納音樂學院追逐音樂夢想。懷舊的配色和像素畫風、出色的背景音樂、四個分別獨立卻又絲絲相連的故事——這個由奧地利獨立遊戲工作室 Mi'pu'mi 在2016年出品的遊戲,拿下包括美國獨立遊戲節(IGF, Independent Game Festival)最佳敘事類遊戲等多個獎項。

閱讀全文,歡迎加入會員

華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報導和多元聲音,了解更多

立即訂閱

已經訂閱?登入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