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13日,正值中共十九大召開前夕,中國財政部和教育部共同發布了《台灣學生獎學金管理辦法》。條文中讓台灣社會關注的,不只是獎學金規模的擴大,還包括這一條申請資格:「認同一個中國,擁護祖國統一」。
事實上,這並不是中國政府第一次宣示其對台生「認同」狀態的重視。在2016年12月1日,中國教育部修訂發佈《中華人民共和國普通高等學校聯合招收華僑、港澳地區、台灣省學生入學考試大綱》。其中就明文表示,修訂原則為:「加強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等內容的考察,引導學生增強文化認同和國家認同,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和價值觀」。
由於前述措施才剛上路,暫時還未能確認政策成效。然而,根據中國教育部的統計,自2011年以來,赴陸就讀的台生人數穩定成長:2015年破萬人,2017年已達11329人。由於「教育」涉及價值觀的傳遞,令人好奇的是,過去這些年赴陸就讀的台生,其對自身身份或政治的認同有了轉變嗎?如果有,又朝哪個方向轉呢?
這些議題的相關討論,在台灣的媒體上經常出現;但較少人注意到,中國大陸也有學者對這個問題進行調查研究。而且若站在北京的立場,結果其實令人頗為吃驚。
首先,不管是台灣媒體的民意調查,或者大陸學者研究都指出,台灣青年只要去過大陸,至少有半數會對中國大陸的印象好轉。換言之,赴陸經驗確實有助於化解台青群體對中國大陸的刻板印象。此外,學者研究也發現大陸經歷也讓大多數台灣青年認為,中國大陸的崛起對台灣而言,是「機會大於威脅」的。
然而在「政治認同」方面,兩組中國大陸學者各自針對台灣學生進行研究後,結果非常值得玩味:
湖北武漢大學教授祝捷和賴彥君以「中國中部某一地區的台生群體」為研究藍本,研究其政治偏好和2014年「九合一」選舉中的投票傾向,發現受訪者的政治認同和中國社會時下「台生偏向國民黨」、「台生回台投票一定投給國民黨」的習慣性認知完全不同。
他們的研究發現,台生群體的政治偏好傾向於「中間立場」,有59.78%的台生表示並無政黨傾向。影響台生政治偏好的主要因素,為家庭政治偏好與戶籍所在地區,其在大陸居留時間的長短並未構成影響;而台生在投票時,最主要關注的是民生問題,如當時的黑心油事件。
在返台投票的台生中,有高達97.6%認為將會對選舉造成影響。此外,台生也認為政黨因素對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影響不大,政黨輪替並不會對兩岸關係的和平發展及台生在大陸所受的待遇,造成負面影響。
上海市教育科學研究院學者尚紅娟與張一平以紙本、電子問卷等方式針對三百位在陸台生調查後發現,在大陸的求學經驗,對台灣學生的兩岸統獨看法「並未產生有效影響」,甚至在身分認同、兩岸統合觀、兩岸經貿關係發展等方面,還產生了「負面影響」。也就是堅持原有立場,或者原先贊成兩岸統一的立場轉為反對。
舉例而言,在「身份認同」方面:
- 52.34%的受訪台青不同意從文化或歷史的角度,將自己定位為中國人;
- 21%在擁有大陸經歷之後,從原有的「中國人身份認同」轉變為「兩個不同國家」的立場;
- 46%在擁有大陸經歷之後,並未調整其身份認同。
在「兩岸統合觀」方面:
- 17.59%的受訪台青在擁有大陸經歷之後,由贊成統一轉為反對統一;
- 41.03%的台青表示始終沒有意見;
- 18.62%的台青則堅持反對統一。
在「兩岸經濟議題」方面:
- 10.73%的受訪台青在擁有大陸經歷之後,對服貿、ECFA等由贊成轉變為反對態度;
- 43.6%始終表示沒有意見。
對照上述大陸學者的研究,台灣大學社會系教授藍佩嘉與吳伊凡的研究則發現,有意在中國大陸長久發展與進入跨國企業工作的台生,分別採用了「淡化兩岸差異」與「發展世界性認同」的策略;但若僅著眼於取得中國大陸學位、無意久待的台生,則採取堅持台灣人的身分認同,並強化兩岸差異的認同策略。
從上述的調查和研究可以看出,台灣學生到中國大陸求學、交流,並不一定能夠對自身身分與文化認同產生影響。然而,原因為何?筆者認為有下列因素:
台灣學生成長於本土意識已成形的氛圍中
在台灣,「兩岸關係」已經與意識形態相連結,成為文化論述競逐的場域;複雜的兩岸關係脈絡,亦被簡化為「親中」、「反中」乃至於「去中」的選擇,「本土意識」亦被凸顯。
近代台灣社會的本土意識,約莫起於1980年代。隨著解嚴、政治運動的發展,逐漸出現所謂「台灣意識」與「中國意識」的論戰。1999年,新修訂的「普通高級中學課程綱要」正式上路,「台灣史」首次成為獨立的單元。自此,台灣的世代間,史觀與兩岸觀逐漸出現差異。接著,在2006年上路的「95暫綱 ( 編按:暫行課程綱要 )」中,台灣史脫離了中國史,首次獨立成冊,此一將兩岸分開探討的架構,沿用至今。
台灣青年世代在這樣的環境中社會化,形成世代特質: 首先,台生世代的身分認同朝向「台灣人」的光譜端偏移。如天下雜誌的調查發現,20-29歲的受訪者有高達72.7%認為自己是台灣人,居各世代之冠,30-39歲則以59%居次。
其次,台生世代對於政治議題具有較高的敏感度,大陸學者陳曉曉與李鵬隨機抽取30所台灣的大學校院,針對就讀於其中的台生進行問卷調查及訪談。在回收的1575份問卷及30位台生的訪談結果中發現,台生對中國大陸「以商逼政」的策略十分警惕,尤其是對統戰相關事件最為敏感,並對中國大陸抱持著:在兩岸政治關係上「吞併台灣」;在國際空間上「打壓台灣」;部署導彈企圖「武力犯台」;以及區分「民主制度」與「專制制度」等負面印象。
但在統獨立場上,遠見民調中心的調查則發現,在2016年3月蔡英文政府上任前夕,20-29歲受訪者中有36.8%支持獨立。然而到了2018年1月,18-29歲受訪者支持獨立的比率已降至27.4%;相反的,在支持統一的比率方面,從2016年9月的5.29%,成長至2018年1月的13.1%。由此可見,台生世代的統獨態度並非鐵板一塊,而是易受大環境影響而波動、改變。
最後,台生世代傾向「政經分離」的務實考量。如同前述,台生世代傾向認同自己是「台灣人」,同時對中國大陸對台事務中的政治成分高度敏感,亦有將近3成支持獨立。
然而值得一提的是,台灣遠見雜誌民調中心的調查卻發現,18-29歲的受訪者中有53%願意赴中國大陸發展,比前一年增加10.5%。「台灣競爭力論壇」學會則在一次民調裡提出一個有意思的問題: 「有人在台灣堅稱自己是台灣人,不是中國人,但到大陸訪問、辦活動、做生意,卻又宣稱自己是中國人,請問您認為?」
結果發現,39歲以下的受訪者對此一行為的寬容度,明顯高於40歲以上者。由此可見,台灣青年世代對於赴陸發展,是採取「政經分離」的務實態度,比起認同或政治因素,更重視的是經濟或自身發展。
「引導」與「懷柔」雙管齊下的對台政策
中國教育部在2016年10月發佈了《普通高等學校招收和培養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及台灣地區學生的規定》,其中有兩項條文特別引人注目:
「高校應根據港澳台學生學力情況和心理、文化特點,開設特色課程,有針對性地組織和開展教學工作。政治課和軍訓課學分可以其他國情類課程學分替代。」(第16條)
「高校應當按照教學計畫組織港澳台學生參加教學實習和社會實踐,適當考慮港澳台學生特點和需求。」(第19條)
這二條條文,一方面展現北京政府留意到台生赴陸就讀時,在適應上可能出現困難,或是基本特質上的差異,因而給予額外的彈性與協助;但另一方面卻也顯示,台生被視為需特別關注的對象,其差異性被凸顯,且預留了企圖加以引導、規訓的空間。
此種試圖對台生加以「引導」的企圖,同樣也出現在前述的新制「台生獎學金」與「港澳台聯招考試大綱」的修訂上。這種透過制度設計、標準設定、凸顯差異並給予特別對待等,以「引導」而非壓制的方式,指引台生方向,試圖讓台生的行為與認同產生特定轉變的細緻策略,正體現了 Michel Foucault 所指出的微視權力(micro-power)。
不同於「所有物」形式與「宰制」概念的傳統權力觀,Foucault認為,權力是滲透、散佈在社會場域裡,流轉於社會關係、微視面的日常生活互動中。
進一步說,Foucault認為權力是一種社會關係,是「夥伴之間的關係」,操作上則是「一個行動的整體,在其中一個行動牽引出其他行動,並且是一個接著一個」,以「某些行動修正其他行動」,而不是壓制性的控制。目的在「引導」行為的可能性範圍,並預測與控制可能發生的結果。
與中國大陸的對台政策相對照,可發現中國大陸基於「一個中國」原則及「兩岸同屬中華民族」的基本價值等一貫立場,衍生出「積極引導」的策略,試圖引導台灣青年的認同與行動,在政治光譜上產生移動或擴大。
除了「積極引導」,「懷柔訴求」亦是中國大陸微視權力衍生的另一種策略。中國大陸透過站在台生的立場為其考量的同理態度,考量台生赴陸就學及留陸就業、發展等相關事務,務實提供解決困境、滿足需求的政策措施,試圖讓台生感受到中方設身處地為台生著想,願意與台生共享發展機遇、增進台生福祉的用心,引導台生親身感受「兩岸一家親」,進而能朝向心靈契合、融合發展的方向移轉。
引導與抵抗共舞:台生群體主動性的展現
為什麼在中國大陸持續為台生推出諸多更為便利、更多發展機會等友善措施的情況下,台生還會出現這種「身越近、心越遠」的認同疏離現象呢?
這種與權力所引導的方向相悖離之現象,也可以用 Foucault 所提及的「抵抗」策略解讀。
Foucault 指出,權力與抵抗,是共生的。權力關係的前提是,在其中的人們都是自由的主體,擁有各式選擇的可能,而各式行為方式、反應與舉動,都是能實現的。據此,權力所在之處,就必然出現「抵抗」,但也因此,權力才有運作策略的空間與可能性。
對台灣學生而言,中國大陸所持續強調的「一個中國」、「兩岸同屬中華民族」等原則與價值,透過媒體持續的傳遞,已是耳熟能詳。然而,台生群體有其主動性和自由意志,他們成長於著重本土意識的社會氛圍下,「台灣人」傾向的身分認同與中國大陸所傳遞的價值相衝突。再加上台生世代對於兩岸事件中涉及政治成分的敏感度較高。因此,無論是面對中國大陸的「積極引導」,或是「懷柔訴求」策略,如就學、實習、就業、創業等優惠友善措施與在地化同等待遇時,台青世代非常容易對流轉在其中有關身份與文化認同之「引導」意圖或元素,進行辨識、覺察或認定。
而台生世代基於其政經分離考量的特質,仍可能因經濟或是生涯發展考量而做出赴陸就讀乃至於留陸就業、生活、發展的選擇,但同時,透過區分、強化「我群」(台灣)與「他者」(中國大陸)的差異乃至於優劣,以及強化自身本土意識、認同或是論述等「抵抗」策略亦相伴而生,藉此凸顯自身主體不受引導力量影響、牽制的能動性。
換言之,台青所產生的「身越近、心越遠」現象,就Foucault的觀點而言,乃是因台生作為具有能動性的自由主體,擁有受台灣社會文化情境所形塑的世代特質,在面對中國大陸隱含「引導」目的的權力運作時,基於主體能動性所產生的「抵抗」回應。而此種「引導」與「抵抗」的共生動態,即在這些年中國大陸與台生主體間,持續上演著。
而未來的台青認同呢?在兩岸社會經濟發展差距逐漸拉大,且中國大陸積極強化對台政策力道,相關措施趨於完善的態勢下,對於兩岸關係的看法以及對自身身份的認同,是否也將朝向中國大陸觀點,產生移轉或擴大?實為未來值得繼續追蹤、關注的議題。
(盧宸緯,現任中華戰略前瞻協會研究員兼副秘書長、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高級助理研究員)
中國今天會給出這麼多優惠政策,只因我們是尚不屬於中國的台灣人。如果統一了,那這些優惠還會有嗎?還是就變成西藏、香港、維吾爾族人呢
不講什麼虛無飄渺的民族主義。從實際利益上出發就是如此,那無怪乎一堆人選擇中立,不表態,最好兩岸永遠維持現狀,嘻嘻
感覺第一組數據的「問題分支」已經在每條結論里表現得很清楚了
个人思想是不会被评论或是文章左右的,意见相左时每个人都只会吸取牢固自己原有观点的信息。所以文章的立场我从来不讨论。
只说一点数据统计的问题,给出的第一组数据之和超过了100%。这里要么是把两个不同问题的内容结合了起来,要么是原问卷中的一个问题里套着小分支。但不进行仔细说明,这样的数据都是没有意义甚至误导人的。
希望文章编辑能更严谨着。
用傅柯的理論把問題簡單複雜化了,大陸人哪個不想移民了?香港人和大陸人假结婚的盤口,在全國有價有市,大陸人没能力跑到外國,也要來港騙福利,就是不願留在大陸,憑什麼台青到大陸一轉就想统一?大陸人聽到也會笑他自作孽吧!趨吉避凶乃人之常情,要自殺就燒碳吧!犯不着要统一呢!
楼下的史莱姆,我真的怀疑你有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唉。如今的社会都是讨论个体,“族群”?excuse me??难道我还要为同族的其他人言论负责?真的好笑,说话之前动过脑子嘛?敲里🐴
讀者好,請留意《評論須知》,勿人身攻擊和講粗口。
說別人激進的族群結果自己講話最激進最酸 哈哈
表演型人格综合征患者的话,听一半信一半就行了啊。
我比较好奇台湾来大陆的留学生主要学什么专业的?短期交换的见的比较多,除此之外是中医这种没别处可学的专业(比如我前男友)。
理工科的学生总觉得政治上有点迟钝,不过到了研究生院里,现在半数的人也都在讨论如何移民的问题了,下半年还有组团刷托福的。
想跟台灣人當同胞的一直都是大陸人啊,台灣人本來就沒有想當同胞,啊大陸人把台灣人當外國人,台灣人也只是覺得剛好而已,要什麼同理心?然後現在又愛講個案了,都挑對自己有利的講啦。
@silence2018 給飛彈著頭要當你”同胞”,那麼強姦犯大可以和受害人順便成婚了
正常国家的正常人去中国生活一段时间就会讨厌中国的
楼下的台湾朋友言论只是个体,我前女友就是台湾人,台妹超正耶,我们分手了还偶尔互相约个炮解决下彼此寂寞,相当和谐。而且我所认识的香港同学和台湾同学都没有端上面的这么激进,大家都挺开心的啊,在大陆工作的都不错。
可能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吧,毕竟上端传媒的人都是有一定政治诉求的吧。
楼下的台湾人有帮大陆人当成同胞吗? 要求别人这么做的同时 自己也应该具备足够的要求 将心比心 谢谢
贊同樓下的端友。
大陸一直說港澳台一家人一家人,其實什麼都差別對待,並且處處提防,港獨台獨的帽子更是隨意亂扣,最不把他們當自己人的就是大陸。
明明臺灣人在中國大陸就處處被當成外國人啊還講什麼認同?當地民眾自己都沒有把實際的台灣人當成內在「我群」,抽象上形式上再怎麼刻意強調反而是更加突顯了臺灣不屬於中國內部,網路上最常看到翻牆粉紅講的幹話就是「你們來住一下就知道大陸多文明」,實際上就是住了一下馬上就會看破虛偽的進步,然後覺得臺灣還是獨立好了。(被全景監視的社會所能看到的視點和角度真的不是三言兩語就能講明白的)比起父權腦的僵化樣板官方,民間在野的思想還比較靈活有動能,臺灣年輕人完全樂於和中國大陸的青年往來並一起工作建立共同的目標和價值觀,但完全不是尷尬到不行的什麼國族宣揚,這種東西看了真的是只有尷尬能形容。中國社會凡事都強調集體大一統,樣板,標準,而忽視個人主題,差異,多元,不在一個波頻上,以大陸的文化來說,你跟我不一樣,我就是要辨出輸贏,我贏了我對,你輸了你不對,你給我消失吧,臺灣往往是好啊你對你開心就好,反正也不影響我做自己,眾聲喧譁也很好,所謂自由不完全是政治和言論,更包含了生活型態選擇的自主啊。(尤其看到中國社會結婚買房養孩子的眾生相,日本韓國伊斯蘭的厭,覺得身為亞洲女性,不當台灣人還能活嗎)
来这边当了公民就知道了,哦不对,应该是居民。唉里面的人想出去,外面的人想进来
台生对大陆的刻板印象的背后原因是否与政治宣传以及媒体偏向有关 而在这背后的所谓自由民主是否成立 台湾政府提供学生一个角度看待政治,看待两岸关系 而大陆也在提供一个角度。
福科的理论用的太牵强,中共的渗透化策略说到底依然是自上而下的,这和福科所说的近代社会权力观有本质的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