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深度

香港教科書出版的「集體審查」,把番茄變成西紅柿

誰在審查香港的教科書內容?我們追根溯源,分別訪問了資深教科書編輯、作者和其他教育界人士,呈現教科書的出版程序、細節和外在因素,嘗試解答這個「審查問題」。

從2012年香港掀起反國民教育運動以來,香港各科教科書出現不少具爭議性的內容,其中有傳媒揭露一份中史高中教科書的評審報告,發現教育局就教科書內容有不少不合理的修改。圖為圖書館內的部分年代久遠中史教科書。

從2012年香港掀起反國民教育運動以來,香港各科教科書出現不少具爭議性的內容,其中有傳媒揭露一份中史高中教科書的評審報告,發現教育局就教科書內容有不少不合理的修改。圖為圖書館內的部分年代久遠中史教科書。攝:林振東/端傳媒

特約撰稿人 范惜英 發自香港

刊登於 2018-06-30

#九七21年

番茄是番茄,還是西紅柿?六四該不該寫,該怎麼寫,該寫多少?自2012年香港反國民教育運動以來,香港中小學教科書的內容,大至內容篇幅,小至用字細節,不斷成為媒體報導目標,甚至成為不少論者眼中的政治風向標。

今年四月,有傳媒揭密一份中史高中教科書的教育局評審報告,質疑當中有不合理修改,包括把「中國收回香港」、「香港主權移交中國內地」等字句評為「措辭不恰當」。同月,政治團體香港眾志比較了一部小學常識教科書的新舊兩版,發現在「傳媒功能」的敘述上,新版教科書刪去「監察政府和揭發社會問題」一句,新聞業界一片譁然。

「中史科變成國民教育科,這才是最強大的恐懼」,曾為中史教科書作者、現為教協監事會監事的陳漢森說。恐懼的背後,是對政府和機制的深深不信任,質疑政府透過保密評審機制篩選政治不正確的教科書內容,令中史科淪為洗腦教育。

那麼,在香港現行的教科書出版機制中,是否真的存在政治審查?或者說,現行機制是否政治審查的合適土壤?香港出版社在出版一本教科書時,需要經過甚麼程序,有什麼我們看不到的枝節?

閱讀全文,歡迎加入會員

華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報導和多元聲音,了解更多

立即訂閱

已經訂閱?登入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