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電視數碼化,全球都能看到各地電視節目,越來越多的外國電視劇平台與亞洲各區製作人合作,希望做出多元化劇目,也能面向個別地區的觀眾口味。去年台灣公視拍摄的《通靈少女》,與HBO Asia、新加坡稜聚傳播合製,也是HBO Asia首部中文發音原作。縱觀香港,去年的代表有劇集《反黑》。雖不是由國際品牌資金製作,但在優酷及YouTube 播出後,再由 Netflix 購入,一次性全季上架,成為 Netflix 首齣粵語片。如今已開拍第二季。
而近期火紅的《東方華爾街》,則包含以上兩套的合作特色——既接軌國際,又不失在地化意念。《東》是福斯傳媒集團 (FOX) 首次出資的港產劇,製作班底也是亞洲猛人,監製有劉德華,演員有港台明星,包括張孝全、桂綸美、譚耀文等。今年5月24日在福斯旗下的衞視電影台及網絡平台騰訊視頻啟播,共五集逢星期四播出。
進軍大陸,香港指涉被模糊
說起來,以上幾套衝出國際的影片都有一個共通點,就是展現了獨一無二的本土文化。《通靈少女》以本土信仰為骨幹,台灣的宮廟及靈媒是大中華地區最興旺的,滿天神佛、百無禁忌,社會相對接受且崇拜廟宇和靈媒。至於《反黑》,港產的警匪片由1980年代至今,向來是世界獨有,甚至是荷里活的參考對象。
但《東》其實走的是相反方向,它打著「Fox進軍大陸頭炮」的旗號,並非是把港產片帶到國際層次。它用的是如假包換的「香港」——《東方華爾街》原名《香港華爾街》,但可能為了架空與現實的關係,甚至是模糊香港指涉,最後改名。10年前,內地通過《個人外匯管理辦法》,開始可以買港股,加上近年的滬港通、深港通,大陸人買港股更方便。對內地人而言,香港作為接通國際金融的角色變得更立體。他們對香港政經資訊的渴求亦更強烈。在這樣的背景下,《東》的使命原來是將香港的脈絡以迷你劇的形式介紹給內地人。
劇中出現現實中金融保衞戰裏的對手索羅斯,也有與香港各政府部門、權力家族集團相應的組織,這些描述不算驚心動魄,反而更似教科書般說出香港金融在國際舞台上的功績。第一集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展開,我邊看邊調教自己的期望,絕不能以看美劇的心態去看。
當吳鎮宇沒有內心戲
我暫時看了三集,除調了色溫的城市硬照、過份裝飾的室內場景,《東》和真美劇相距甚遠。音樂更以王菲的〈暗湧〉作主題曲,很像本地的1990年代電影,時至今日還以有歌詞且耳熟能詳的歌來配合新劇情,完全是嚴重滯後的美學(此曲在香港電影《越快樂越墮落》以黃耀明的翻唱版本作為主題曲出現過)。雖說製作團隊志不在香港市場,但我仍覺得太小看了內地觀眾的水平。
故事講述某城經濟學教授葉抱一(吳鎮宇飾)在1998年金融風暴後,和政府兩個金融管理部特別顧問卓意寧和Pamela,及其學生韋航(張孝全飾)組成「CASH」這個組職。他們以金融技巧對抗權貴和金融大鱷,但因迷你債令「CASH」分裂,一CASH成員被權貴殺掉,韋航被逼潛逃緬甸,唯獨葉抱一攀上權貴,更加入政府。20年後,已成為發展局副局長的葉抱一與「三大金融巨頭」合作操縱金融市場獲利。葉抱一更從緬甸請回韋航幫忙。韋航通過一系列動作操縱股市,後更想向葉抱一報復,只設了新CASH,亦和證監會調查員方璇合作,與葉抱一對決。
劇情大多以對白推進,無論是劇情交代還是角色的思緒,都是「說」出來的,這亦令演員發揮有限。第一男主角吳鎮宇是好戲之人,但角色只是不斷以對白交待大小事情,沒有性格塑造的情節,他完全沒有空間演內心戲。一場沉默高智,一場深不可測,一場辭令迫人,但完全串不起來,吳鎮宇只能眉頭深鎖地擠同一個表情。其他演員和他亦擦不出火花。
犯駁之處越來越多
一大主要問題是,看得出編劇和導演對金融知識非常外行,與我的水平差不多。這類政治金融劇必須以強大及深入的調查去做後盾。雖說這個故事很多牽涉政府或權貴的閉門視角,與電視劇《大時代》和電影《奪命金》用上大家熟悉的畫面不同;但情節還是不能過於天馬行空。例如副局長真的會把局長黑材料在男廁交予反對派議員嗎? 反對權貴的組織CASH多年一直打大鱷,辦公室真的不用任何保安設定嗎? 證監會的方璇在香港面對金融犯的槍會害怕,單人匹馬去馬來西亞找殺人犯拿料子就另作別論? 作為一個外行人,也判斷到不應如此。
除了首集的教授打大鱷勉強有點實感,之後教授與韋航的對壘,犯駁之處便越來越多。第二集裏,負責發放醜聞片段上網的BJ (網名:Triggerman)也是抗爭一份子,騷亂後,韋航與同伴竟然如蝙蝠俠般在暗巷等待他,邀請他加入新CASH,還要給他一張支票。這是人生交叉點之後巷嗎? 明明雙方都是高智慧鬥士,竟然要在那個地點那個時間,爭論什麼才算改變世界。去到第三集,這個被人看上、前途無限、非要邀他入局不可的年青人,實際除了砌動畫短片外,完全沒有展示任何技能。他竟然還提議利用民意玩一人一股,資深前輩又竟然同意。而失敗後,還能說:「嗯⋯⋯果然要動錢大眾就不會投入幫忙了。」十幾年來,網絡世界的給like不給錢、眾籌熱潮的不穩定性,都已不是新事,何苦要用這樣長的篇幅去拉鋸,更甚是看扁劇中革命者的智慧了。
在大陸播出香港擦邊球
革命者的智慧從來是這種反政府反權貴主題的重點,要麼是用常人不知的專業知識,要麼是用欺師詐祖的古惑手法,兩種目的都是要觀眾猜不到。故事寫得吸不吸引,全看這班人怎樣玩。現在不是他們的板斧太幼稚,就是得來機密的資料太容易,完全沒有解釋。
看畢三集,對白勉強偶有佳作。葉抱一想利用集會來控制民意時,防暴警察殺到,他的計劃泡湯,他便說: 「是誰那麼蠢下命令放催淚彈? 」讓人想起佔中事件,香港觀眾會覺得是 inside joke 彩蛋吧?而我最深刻的一句,則是當服侍他們的嬸嬸因為雷曼迷你債而輸掉身家自殺時,葉抱一說: 「我們想改變世界,結果連身邊人也改變不了。」劇中這話是中心思想——如何去改變世界,改變金錢規則,或者至少改變世人對這個遊戲的認知,是有意義的。從中希望做到呼應香港發生的真實事件,擦邊球地講政治控訴及社會公義,然後在大陸市場播出,更是不可多得的野心。但有意念是不足夠的,還是要有紮實的劇本,吸引人的橋段才可。
黃國強導演執導過的《選戰》,以香港的特首選舉做藍本,是香港電視皇牌,口碑不錯。而今次動用六位編劇,半寫實、半影射地交出《東》,在衞視的收視過43萬觀眾,在騰訊視頻的瀏覽率獲逾6000萬點擊,以殺入大陸市場而言,當然是任務完成。但我仍希望深受美劇政治金融劇影響的黃導及一眾編劇,能在餘下兩集以至第二季,會交出港產片應有的高度。
動用六個編劇,可以感受到編劇們想要用近幾年香港的時事針砭社會,或帶出其實官商都是同一套的黑色現實,但劇本好像沒有想要兼顧普羅大眾的意思,說真的我看得好累,劇情好像想要營造股票市場的廝殺緊張氣氛,但想起神劇《大時代》與《奪命金》的易懂,我看《東方華爾街》一直好像是局外人的感覺,感受不到主角們的使命感或悲憤感,連反派感都差了一點點。蠻可惜的,畢竟演員陣容是近幾年港劇難得的超強卡司。只能說,可惜了....
每次看到女生的大厚嘴唇,就会很出戏…很喜欢双雄对决的设置。剧情上有些搞不懂,前面说金融大鳄不能倒,后面又全部打倒……
看了第一集便無力追完,編劇無腦外加剪輯破碎,有再強的演員陣容都是枉然!
耐心地將五集看完後,挺失望的,情節不夠細致,感覺都是蜻蜓點水般的帶過。
也許,「港產片應有的高度」是要給港人看的,給大陸同胞就不一樣了!這套劇的錯處,可能是在鎖定觀眾群上出了問題。想取悅港人,又想取悅大陸市場,或者亦想賣個好埠,太辛苦了!
我只看了第一集就不看了。演員陣容是吸引的,他們都做足了本份,只是劇本太差了。任由編劇隨意發揮,自圓其說。那首〈暗湧〉用得太"old"了!沒有任何「附加值」。
似乎我用得太多「了」字!太失望了!
5集,45分鐘。可以說要做到很多地方濃縮。很難用20集的長劇的思維去度量
「時至今日還以有歌詞且耳熟能詳的歌來配合新劇情,完全是嚴重滯後的美學」說得好!部分台灣電影與偶像劇亦是如此。
很赞同了,看了第一集,被骗去充了会员费,结果后面情节各种放水、不合逻辑、莫名其妙。不过,似乎内地的观众都是“港”字头剧表现得格外宽容。
还没看过,不过说得那么差我就更要去看看了,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