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物深度

泰國導演Thunska Pansittivorakul專訪:反正我的作品不會通過電影分級審查

在創作自由與空間越來越緊縮的泰國社會中,他想方設法在各種限制下,對種種僵化、威權的制度與結構埋下挑釁、質疑的念頭⋯⋯

《空洞的時間》是一部在泰國國內不可能公開放映的電影,敦斯卡刻意把玩著這些在泰國社會中顯而易見的各種訴諸國家、王權的符碼,透過九段不同的影片片段,例如軍校生宿舍、天主教寄宿學校、鄉村保皇軍等各種散佈在泰國國內的組織、群體,紛陳出國家的民族主義與民族認同到底是透過哪些管道被建構、傳遞。

《空洞的時間》是一部在泰國國內不可能公開放映的電影,敦斯卡刻意把玩著這些在泰國社會中顯而易見的各種訴諸國家、王權的符碼,透過九段不同的影片片段,例如軍校生宿舍、天主教寄宿學校、鄉村保皇軍等各種散佈在泰國國內的組織、群體,紛陳出國家的民族主義與民族認同到底是透過哪些管道被建構、傳遞。攝:陳朗熹/端傳媒

特約撰稿人 謝以萱 發自台北;口譯 梁震牧

刊登於 2018-05-28

#泰國電影

泰國導演敦斯卡.彭西迪佛拉高(Thunska Pansittivorakul, 1973-)的電影《空洞的時間》在今年的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TIDF放映,訪談前一天,他給我傳來幾則電影放映後引發的文章與貼文。這不是他第一次參與TIDF,2004 年,其作品《酸辣草莓派》(Happy Berry)曾獲得當時仍稱作「紀錄片雙年展」的亞洲大獎。

碰面那天,敦斯卡剛結束他在影展最後一場放映的映後座談,我們一起坐在戲院附近的小吃店,他點了一盤青椒牛肉炒飯,和我邊吃邊聊。他看來有些疲累,但一聊到影片與現場觀眾的反應,立刻眉飛色舞:「我很驚訝在台灣放映有這麼多觀眾!本想我被安排到的場次時間很不好,一場跟頒獎典禮同時,一場在週六一早,但沒想到觀眾不少,而且觀眾的問題都很有深度。」

《空洞的時間》劇照。
《空洞的時間》劇照。圖片來源:TIDF提供

不會通過分級審查

現在執政的軍政府,將冒犯君主法(Lèse-majesté)無限上綱,更加箝制人民的言論自由。

《空洞的時間》(Homogeneous, Empty Time)是一部在泰國不可能公開放映的電影,因內容觸及政治敏感的泰國南部穆斯林議題與軍政府獨裁政權。光是影片開頭那從高空俯瞰曼谷民主紀念碑的鏡頭,就令人深刻感受到導演的反抗性格與直言的勇氣。顛反的城市、已逝泰皇拉瑪九世的巨大肖像,跳針的背景樂唱著:「我們會遵守承諾,不讓人民等待太久」——這是泰國政府的政宣歌曲〈Returning Happiness to the Thai Kingdom〉(คืนความสุขให้ประเทศไทย)。敦斯卡刻意把玩這些訴諸國家與王權的符碼,透過關於軍校生宿舍、天主教寄宿學校、鄉村保皇軍(Village Scouts)等散佈於泰國的組織與群體的9個電影片段,紛陳出泰國國家的民族主義與民族認同,到底是透過哪些管道被建構和傳遞。

「反正知道一定通不過分級(審查)制度,我索性也不去申請。」敦斯卡聳聳肩。泰國電影的分級制度,於 2009 年開始實施,看似具有公正標準的電影分級,實際潛在著「內容審查」的實質意圖。一旦電影沒有得到級數,就等同於不得上映,不少泰國導演包括阿比查邦在內,都在泰國政府的審查制度中受了氣、吃了虧。加上現在執政的軍政府,將冒犯君主法(Lèse-majesté)無限上綱,更加箝制人民的言論自由。

閱讀全文,歡迎加入會員

華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報導和多元聲音,了解更多

立即訂閱

已經訂閱?登入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