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物深度

拉脫維亞導演Laila Pakalnina:其實爛片都能啟發我

即使一些有時效性的社會議題看起來很適合被拍成紀錄片,但我知道它們還是更適合出現在電視上。

第十一屆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TIDF)的焦點影人是拉脫維亞導演Laila Pakalnina。Laila Pakalnina被譽為拉脫維亞最重要的女導演,也是東歐紀實電影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

第十一屆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TIDF)的焦點影人是拉脫維亞導演Laila Pakalnina。Laila Pakalnina被譽為拉脫維亞最重要的女導演,也是東歐紀實電影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攝:陳朗熹/端傳媒

特約撰稿人 賈選凝 發自台北

刊登於 2018-05-24

身為東歐紀實電影代表人物之一,Laila Pakalnina已成歐洲各大影展的常客,但對華語世界的觀眾來說,她的名字還相當陌生——一如她的母國拉脫維亞。談起大多數華語觀眾對「拉脫維亞電影」的形貌近乎毫無概念,Laila覺得:「這很正常,因為我們的國家實在太小了,而且我們就只有那麼幾部電影。」她完全能夠理解為什麼有時台灣人甚至根本搞不清拉脫維亞該算做北歐還是東歐。「因為我們在拉脫維亞,也經常會把台灣(Taiwan)和泰國(Thailand)搞混。」

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TIDF)與Laila的緣分其實可以追溯到2010年,當時她的短片《盧比克斯之路》正好入圍,而後Laila也幾乎每年都有報名參加TIDF。而今年TIDF請她來做焦點影人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她的作品恰好很符合本屆的策展構思:紀錄片並不一定要有議題導向——它可以是純粹的觀察、可以帶有劇情、甚至可以有天馬行空的奇想與實驗成分。

即使是政治隱喻強烈的事物,在Laila的鏡頭裏,同樣被呈現為生活中的尋常部分——就像《盧比克斯之路》裏那條以蘇聯時代的拉脫維亞共產黨領袖盧比克斯命名的腳踏車專用道。「他當政時修了那條路,而想拍那部片,是因為2009年的歐洲議會選舉時,圍繞他的名字發生了許多事。」

拉脫維亞脫離蘇聯後,人們其實普遍有反共情結,但盧比克斯這樣一位極左政黨的前領袖卻又在74歲時被拉脫維亞人選進歐洲議會去代表他們。「我就覺得那條以他名字命名的路(當然官方如今並不承認這名字)很適合被拍成電影,我想拍人們在盧比克斯之路上每天的日常生活——即使歷史天翻地覆,生活卻不會停止——大家在這條路上騎腳踏車、騎機車、跑步、遛狗⋯⋯就這樣不斷循環。」

閱讀全文,歡迎加入會員

華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報導和多元聲音,了解更多

立即訂閱

已經訂閱?登入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