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門,小姐!請開門!」
二月的紐約依然涼意襲人。清晨九點,我吃過早餐,回到公寓房間準備換衣服出門上班時,聽到不尋常的敲門聲。
稍頓了兩秒,門外温和卻不失威嚴的聲音解釋道,「我們聞到了煙味」。
我打開門,是宿管阿姨瑪莎(Martha)圓潤的戴着眼鏡的臉。「抱歉啊,我們相信有人在這一層樓吸煙,所以必須檢查每一個房間,」她並不微笑的臉上兩隻洞察一切的眼睛從老花眼鏡上方掃了掃我,目光便迅速移到我的身後。
這是一間一看就可以盡收眼底的狹小房間。面積只有七八平米,靠着一面牆是一張一米來寬的單人床,牆角擺着一個五斗櫥,另一面牆有頗為袖珍的書桌和小小的洗臉水池。我的朋友第一次看到房間竟然還有個小水池的時候大笑:「這讓我想起美劇裏的小牢房!」
「沒問題,」我對着瑪莎笑了笑,「需要進來嗎?」
她的目光巡查已經完成,「可以了,謝謝你」。
關上門,我吸了一口氣。反覆聽到的著名的「嚴禁煙酒、嚴禁烹飪、嚴禁男人」三準則果然名不虛傳。
規矩NO1:永遠沒有男人
韋伯斯特(Webster Apartments)是一棟地處曼哈頓心臟位置的公寓。34街與第9大道交界,走路10分鐘以內就能到帝國大廈、時報廣場、賓夕法尼亞車站。2018年初,我帶着三個大箱子從已經生活五個月的波士頓飛到紐約。住處早已被預先安排好,「那可是曼哈頓最後一間一百年歷史的女子公寓!」負責我在美國學習生活起居的女孩克勞迪婭(Claudia)興奮地在電話裏告訴我。
女子公寓?我的腦海中浮現出19世紀末英國清教徒訓練淑女的畫面,我們會被要求穿上勒死過人的束腰,提臀、挺胸、抬頭,說正統的倫敦音,保持得體的微笑嗎?
黃色的士停在韋伯斯特公寓門口,一邁出來我立即被眼前的低調奢華、內斂肅穆吸引了。高大的紅磚建築聳入雲端,滿眼赭紅顏色,唯一的裝飾,是一面靜靜飄揚着的星條旗。外觀看來,這裏和曼哈頓所有百年歷史的老建築一樣方正而對稱,窗戶整齊劃一、深邃神秘,你可以想像那後面有着一雙雙眼睛,但無法窺探裏面住着什麼人,她們有着什麼樣的故事。
正在發呆,一個高大的白人女孩拎起我最大箱子便上了台階——和新英格蘭所有老式建築一樣,首層其實已經是半層,你先要登上至少二十幾級台階才能到門口。
「新入住嗎?歡迎!」她一笑,露出好看的一口白牙。「我來幫你。」
我趕忙說謝謝,拎上另外兩個箱子跟在她身後。
「韋伯斯特規矩NO1:永遠沒有男人,」她大笑出聲。「記住,永遠(never)!」放下行李,她轉身離開,「剛開始你會不習慣,但相信我,很快你會愛上的。好運!」
初來紐約打拼的單身女性的容身之所
這不是開玩笑,不是發生在19世紀末,甚至不是20世紀50年代性解放和民權運動前美國最保守時期的故事,這是21世紀的曼哈頓。所有新住客都必須牢記韋伯斯特女子公寓延續百年的第一法則:絕對不可以帶任何男性上樓。
9年前,《紐約時報》專門寫過閲人無數的宿管阿姨因為聽到細微聲音便明察秋毫發現有姑娘把男性朋友藏進房間衣櫥的故事。結果是臉色蒼白的男生倉皇逃走,女孩子被警告,不會再得到「第二次機會」。
19世紀末,查爾斯·韋伯斯特(Charles Webster)和喬賽亞·韋伯斯特(Josiah Webster)兄弟從英格蘭來到紐約投奔此前已經前來北美大陸淘金的表兄,希望學習商業運營。到了世紀之交,兄弟倆已經初得第一桶金。1916年查爾斯離世之際,留下了全部資產希望創立一座收留那些初來紐約打拼「無論宗教信仰、不管來自哪裏的單身女性」,為了她們提供在曼哈頓這樣充滿機會又光怪陸離的地方的一個「舒適而充滿吸引力的家」。
一百年前,隨着美國經濟的崛起,全世界嚮往機遇的人們,尤其是對於紐約充滿好奇的女人們湧進這座城市,尋找機會、開創事業、淘金賺錢,或者直言不諱——釣一個金龜婿。女子公寓一度在曼哈頓遍地開花,就如同女子學院一樣風行一時。
1963年,僅僅31歲就自殺離世的美國女詩人西爾維婭.普拉斯(Sylvia Plath)在決定終結自己之前出版了著名的自傳體長篇小說《鐘形罩》(The Bell Jar),其中就描述過她在紐約一個月的短暫生活經歷,形容那些和她一樣居住在女子公寓的女孩子們,「她們的父母非常希望 他們的女兒住在男人無法接觸到並且欺騙她們的地方」。
隨着二戰之後美國成為世界中心,東海岸成為北美大陸中心,紐約便躍升為當之無愧的世界之都。除了普拉斯,這裏的女子公寓還成為了格蕾絲.凱利(Grace Kelly)在高中畢業後到紐約報考美國影音學院學習表演時的容身之所,也接納過20歲不到、從芝加哥到百老匯演出碰運氣的瓊.克勞福(Joan Crawford)。
然而,在這個商業大都會,黃金地段的商業地產價值在過去半個世紀一飛沖天,翻了又翻。一家家女子公寓再無法繼續起初的理念,接連向地產商優厚的開價拱手投降,變身一個個奢侈酒店或者高檔公寓。時至今日,韋伯斯特幾乎已經成了曼哈頓唯一一家依然僅僅向女性敞開雙臂的臨時住所。
韋伯斯特的CEO斯奧本·邁克努斯(Siobhan McManus)把這歸功於它在過去幾十年既始終忠於初心又不忘經營。「其他不少女子公寓只定位為做一個非盈利機構,但我們做到了保持特色,同時盈利」。
在一個絕對沒有異性的環境裏,安全感極強
成為這裏的住客並不容易,它只容納在紐約工作或者實習的女性。對於在紐約擁有一份工作的姑娘,它還有着嚴格的薪資範疇:年薪30000到85000美元。也就是說,收入太低不行,連太高也不行。對於實習的女性,你甚至必須提供僱主的證明信,佐證你每週至少需要工作28小時。如果是在紐約讀書的大學生或研究生,免談。每個申請者都會經歷堪比申請學校或職位的過程,有的甚至會接到面試電話。過五關斬六將之後才能在曼哈頓最黃金的位置,獲得入住這間女子公寓的資格。
在這樣的基礎上,根據每個人的資料,韋伯斯特會制定出不同的價格。我好奇地看到自己的申請資料被處理後,通過,最終收到了每兩週790美元的價位通知。這個價格除了小小的「牢房」房間以外,還包括每天算不得豐盛但營養健康、富於變化的早餐和晚餐,與其他姑娘共享的淋浴間和洗手間,以及每月都有的電影之夜、瑜伽課程和各種女子沙龍。在隨便下一頓館子就動輒要人均三四十美元的曼哈頓,這真是一個相當有吸引力的價位。
本已習慣在全世界各個國家穿行都選擇有單獨洗手間、保證隱私的酒店或民宿的我,以為自己會無法適應這猶如大學集體生活一樣的日子,卻很快發現樂在其中。
美國姑娘習慣早上淋浴 ,而來自其他國家的住客們則更青睞晚上臨睡前洗澡。如果說音樂是沒有國界的語言,浴室就是「音樂家」的殿堂。住在3樓淋浴間正對面的我常常從早到晚聽到不同唱法的歌喉,或者各種手機裏播放的風格迥異的音樂。漸漸地,總結出了規律,往往早上搖滾高聲提神,夜晚民謠相伴入睡。在一個絕對沒有異性的環境裏,姑娘們的安全感極強,大家常常裹一條大毛巾在走廊裏走來走去,伴隨着高聲或低吟的歌聲放鬆着。
在這段時間裏,我迷上了李宗盛和林志炫的老歌,在每晚洗澡時不重樣播放《我是真的愛你》、《散了吧》、《鬼迷心竅》、《離人》幾天之後,隔壁德國姑娘敲響了我的門,「Hi!我就住在322。你播的是中文歌嗎?在唱什麼呀?」這個即將在聯合國實習半年,第一次來到美國、從沒去過中國的女孩一臉好奇。
在容納着近400個女人的公寓大廈裏,美國人津津樂道的「女人之夜(Girls' night)」天天都在上演。還是那句話,沒有男人,女孩子們能夠最充分地放鬆。我剛剛入住不久便趕上奧斯卡頒獎禮,公寓的TV room實時轉播。姑娘們穿着熱褲或睡袍鬆鬆垮垮坐了一屋子,佐着薯條可樂一邊看一邊大聲評論,毫不掩飾對於《以你的名字稱呼我》裏面95後 「甜茶」提摩西·查拉梅(Timothée Chalamet)鮮嫩顏值的垂涎,或對《伯德小姐》女主角西爾莎·羅南(Saoirse Ronan)落選的失望。
百年歷史,見證了三次女權運動風雲
紐約的女子公寓都曾經保持數十年嚴格的宵禁制度,使我回憶起中國那些午夜準時熄燈鎖門、晚歸者無法入內的大學校園。如今,這種規則早已作古。每週六晚,在公寓大堂坐上幾分鐘,便會看得到精心粘好睫毛、塗上紅脣、穿着漂亮短裙時髦大衣和性感長靴的姑娘們魚貫而出。「她們通常星期天早上或者下午才會回來」,這是紐約女子公寓管理者心照不宣的規律。
事實上,一個世紀之前,姑娘們的約會要羞澀內斂得多。在韋伯斯特的大堂,一邊是圖書館和閲覽室,陳列着來自歐洲的各種古典小說;另一側則是英格蘭風格的「求愛客廳(beau parlors)」——一個個隔開的小廳,裏面陳列着幾把扶手椅和一張小咖啡桌。1920年設立這間客廳的初衷是為了方便那些深情追求住客的男士們,他們可以擁有一方頗為私密的空間訴說衷腸,即使當場被拒絕也不至於顏面盡失。
如今這一切都顯得矜持得恍如隔世。有姑娘厭倦了和男朋友的同居搬進這裏;有婚姻結束之後的少婦,對於單身狀態樂在其中,住進就不想離開;有老兵遺孀在丈夫戰場離世之後拿政府救濟一住就是幾十年;有樣子酷到不行的跨性別女孩,留着寸頭,身穿男裝;還有大大方方的同性情侶出雙入對、恩愛綿長。
百年歷史的紐約女子公寓,見證了美國歷史上的三次女權運動風雲。1920年,憲法第19條修正案第一次使得女性獲得平等投票權。20世紀60年代到80年代,民權運動風起雲湧,女性開始對於職場同工同酬、抗擊隱性歧視、爭取平等機會大聲表達訴求。而第三次,則就是從20世紀90年代直到今天,從LGBT平權和同性婚姻合法化到席捲全美乃至全球的「Metoo運動」,曾經被動成為英國清教徒有意無意培訓對象的淑女房客們,如今主動地選擇了「男士免近」的生活。
4月1日清晨,我結束了在紐約兩個月的生活和工作走出韋伯斯特,迎面看到一位剛剛走下出租車的亞裔面孔女孩。
「這裏是34街419號嗎?」她問。
「是的,韋伯斯特。歡迎入住。」我把箱子放上的士,扭頭跟她說「這裏規則NO1,嚴禁男士哦。」
「太棒了!哪裏還能找得到看起來和一百年前幾乎不變、跟歷史共進的公寓?」她笑。
「我們的生活並沒有那麼需要男人,不是嗎?」
李佳佳 國際女性媒體基金會2017-2018伊麗莎白·諾伊弗學者
看到下面男的评论真的有被恶心到orz
我实在想不出为什么这也有腩的能发疯
在没有男性的环境里,女性可以完全抛开刻板印象和 male gaze 的束缚,成为自己能够成为的角色。是的。
「沒有男人,女孩子們能夠最充分地放鬆。」
在没有男性的环境里,女性可以完全抛开刻板印象和 male gaze 的束缚,成为自己能够成为的角色。这种放松比穿热裤、睡袍的放松更重要吧!
我也觉得挺酷的
又見李佳佳
这跟小学生在课桌上划界限有什么区别?简直一女权版的巨婴。没男人的生活应该向你妈推广推广,你妈没找你爹哪里来的你?
可以扩大到一个女性自治社区或小镇 看看会怎样
感觉像增强版的女生宿舍⋯⋯至于男子单身宿舍,感觉怪怪的…
好向往这么个地方
好有意思!小編注意有個小錯:Girls』 night
我也想要有男子公寓
是否也有男子单身公寓呢?
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方式,并坚持下去。很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