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乡人:李佳佳——在曼哈顿最后一栋女子公寓,过男人免进、无烟无酒的生活

“规矩NO1:永远没有男人。记住,永远(never)!”“刚开始你会不习惯,但相信我,很快你会爱上的。好运!”
韦伯斯特(Webster Apartments)是曼哈顿最后一间有百年历史的女子公寓。
异乡人 风物

“开门,小姐!请开门!”

二月的纽约依然凉意袭人。清晨九点,我吃过早餐,回到公寓房间准备换衣服出门上班时,听到不寻常的敲门声。

稍顿了两秒,门外温和却不失威严的声音解释道,“我们闻到了烟味”。

我打开门,是宿管阿姨玛莎(Martha)圆润的戴着眼镜的脸。“抱歉啊,我们相信有人在这一层楼吸烟,所以必须检查每一个房间,”她并不微笑的脸上两只洞察一切的眼睛从老花眼镜上方扫了扫我,目光便迅速移到我的身后。

这是一间一看就可以尽收眼底的狭小房间。面积只有七八平米,靠着一面墙是一张一米来宽的单人床,墙角摆着一个五斗橱,另一面墙有颇为袖珍的书桌和小小的洗脸水池。我的朋友第一次看到房间竟然还有个小水池的时候大笑:“这让我想起美剧里的小牢房!”

“没问题,”我对着玛莎笑了笑,“需要进来吗?”

她的目光巡查已经完成,“可以了,谢谢你”。

关上门,我吸了一口气。反复听到的著名的“严禁烟酒、严禁烹饪、严禁男人”三准则果然名不虚传。

韦伯斯特(Webster Apartments)是一栋地处曼哈顿心脏位置的公寓。34街与第9大道交界,走路10分钟以内就能到帝国大厦、时报广场、宾夕法尼亚车站。
韦伯斯特(Webster Apartments)是一栋地处曼哈顿心脏位置的公寓。34街与第9大道交界,走路10分钟以内就能到帝国大厦、时报广场、宾夕法尼亚车站。

规矩NO1:永远没有男人

韦伯斯特(Webster Apartments)是一栋地处曼哈顿心脏位置的公寓。34街与第9大道交界,走路10分钟以内就能到帝国大厦、时报广场、宾夕法尼亚车站。2018年初,我带着三个大箱子从已经生活五个月的波士顿飞到纽约。住处早已被预先安排好,“那可是曼哈顿最后一间一百年历史的女子公寓!”负责我在美国学习生活起居的女孩克劳迪娅(Claudia)兴奋地在电话里告诉我。

女子公寓?我的脑海中浮现出19世纪末英国清教徒训练淑女的画面,我们会被要求穿上勒死过人的束腰,提臀、挺胸、抬头,说正统的伦敦音,保持得体的微笑吗?

黄色的士停在韦伯斯特公寓门口,一迈出来我立即被眼前的低调奢华、内敛肃穆吸引了。高大的红砖建筑耸入云端,满眼赭红颜色,唯一的装饰,是一面静静飘扬着的星条旗。外观看来,这里和曼哈顿所有百年历史的老建筑一样方正而对称,窗户整齐划一、深邃神秘,你可以想像那后面有着一双双眼睛,但无法窥探里面住着什么人,她们有着什么样的故事。

正在发呆,一个高大的白人女孩拎起我最大箱子便上了台阶——和新英格兰所有老式建筑一样,首层其实已经是半层,你先要登上至少二十几级台阶才能到门口。

“新入住吗?欢迎!”她一笑,露出好看的一口白牙。“我来帮你。”

我赶忙说谢谢,拎上另外两个箱子跟在她身后。

“韦伯斯特规矩NO1:永远没有男人,”她大笑出声。“记住,永远(never)!”放下行李,她转身离开,“刚开始你会不习惯,但相信我,很快你会爱上的。好运!”

韦伯斯特(Webster Apartments)女子公寓的瑜伽课程。
韦伯斯特(Webster Apartments)女子公寓的瑜伽课程。

初来纽约打拼的单身女性的容身之所

这不是开玩笑,不是发生在19世纪末,甚至不是20世纪50年代性解放和民权运动前美国最保守时期的故事,这是21世纪的曼哈顿。所有新住客都必须牢记韦伯斯特女子公寓延续百年的第一法则:绝对不可以带任何男性上楼。

9年前,《纽约时报》专门写过阅人无数的宿管阿姨因为听到细微声音便明察秋毫发现有姑娘把男性朋友藏进房间衣橱的故事。结果是脸色苍白的男生仓皇逃走,女孩子被警告,不会再得到“第二次机会”。

19世纪末,查尔斯·韦伯斯特(Charles Webster)和乔赛亚·韦伯斯特(Josiah Webster)兄弟从英格兰来到纽约投奔此前已经前来北美大陆淘金的表兄,希望学习商业运营。到了世纪之交,兄弟俩已经初得第一桶金。1916年查尔斯离世之际,留下了全部资产希望创立一座收留那些初来纽约打拼“无论宗教信仰、不管来自哪里的单身女性”,为了她们提供在曼哈顿这样充满机会又光怪陆离的地方的一个“舒适而充满吸引力的家”。

一百年前,随着美国经济的崛起,全世界向往机遇的人们,尤其是对于纽约充满好奇的女人们涌进这座城市,寻找机会、开创事业、淘金赚钱,或者直言不讳——钓一个金龟婿。女子公寓一度在曼哈顿遍地开花,就如同女子学院一样风行一时。

1963年,仅仅31岁就自杀离世的美国女诗人西尔维娅.普拉斯(Sylvia Plath)在决定终结自己之前出版了著名的自传体长篇小说《钟形罩》(The Bell Jar),其中就描述过她在纽约一个月的短暂生活经历,形容那些和她一样居住在女子公寓的女孩子们,“她们的父母非常希望 他们的女儿住在男人无法接触到并且欺骗她们的地方”。

随着二战之后美国成为世界中心,东海岸成为北美大陆中心,纽约便跃升为当之无愧的世界之都。除了普拉斯,这里的女子公寓还成为了格蕾丝.凯利(Grace Kelly)在高中毕业后到纽约报考美国影音学院学习表演时的容身之所,也接纳过20岁不到、从芝加哥到百老汇演出碰运气的琼.克劳福(Joan Crawford)。

然而,在这个商业大都会,黄金地段的商业地产价值在过去半个世纪一飞冲天,翻了又翻。一家家女子公寓再无法继续起初的理念,接连向地产商优厚的开价拱手投降,变身一个个奢侈酒店或者高档公寓。时至今日,韦伯斯特几乎已经成了曼哈顿唯一一家依然仅仅向女性敞开双臂的临时住所。

韦伯斯特的CEO斯奥本·迈克努斯(Siobhan McManus)把这归功于它在过去几十年既始终忠于初心又不忘经营。“其他不少女子公寓只定位为做一个非盈利机构,但我们做到了保持特色,同时盈利”。

英格兰风格的“求爱客厅(beau parlors)”。
英格兰风格的“求爱客厅(beau parlors)”。
图书馆和阅览室,陈列着来自欧洲的各种古典小说。
图书馆和阅览室,陈列着来自欧洲的各种古典小说。
韦伯斯特(Webster Apartments)女子公寓的独立房间。
韦伯斯特(Webster Apartments)女子公寓的独立房间。
韦伯斯特(Webster Apartments)女子公寓的独立房间。
韦伯斯特(Webster Apartments)女子公寓的独立房间。

在一个绝对没有异性的环境里,安全感极强

成为这里的住客并不容易,它只容纳在纽约工作或者实习的女性。对于在纽约拥有一份工作的姑娘,它还有着严格的薪资范畴:年薪30000到85000美元。也就是说,收入太低不行,连太高也不行。对于实习的女性,你甚至必须提供雇主的证明信,佐证你每周至少需要工作28小时。如果是在纽约读书的大学生或研究生,免谈。每个申请者都会经历堪比申请学校或职位的过程,有的甚至会接到面试电话。过五关斩六将之后才能在曼哈顿最黄金的位置,获得入住这间女子公寓的资格。

在这样的基础上,根据每个人的资料,韦伯斯特会制定出不同的价格。我好奇地看到自己的申请资料被处理后,通过,最终收到了每两周790美元的价位通知。这个价格除了小小的“牢房”房间以外,还包括每天算不得丰盛但营养健康、富于变化的早餐和晚餐,与其他姑娘共享的淋浴间和洗手间,以及每月都有的电影之夜、瑜伽课程和各种女子沙龙。在随便下一顿馆子就动辄要人均三四十美元的曼哈顿,这真是一个相当有吸引力的价位。

本已习惯在全世界各个国家穿行都选择有单独洗手间、保证隐私的酒店或民宿的我,以为自己会无法适应这犹如大学集体生活一样的日子,却很快发现乐在其中。

美国姑娘习惯早上淋浴 ,而来自其他国家的住客们则更青睐晚上临睡前洗澡。如果说音乐是没有国界的语言,浴室就是“音乐家”的殿堂。住在3楼淋浴间正对面的我常常从早到晚听到不同唱法的歌喉,或者各种手机里播放的风格迥异的音乐。渐渐地,总结出了规律,往往早上摇滚高声提神,夜晚民谣相伴入睡。在一个绝对没有异性的环境里,姑娘们的安全感极强,大家常常裹一条大毛巾在走廊里走来走去,伴随着高声或低吟的歌声放松着。

在这段时间里,我迷上了李宗盛和林志炫的老歌,在每晚洗澡时不重样播放《我是真的爱你》、《散了吧》、《鬼迷心窍》、《离人》几天之后,隔壁德国姑娘敲响了我的门,“Hi!我就住在322。你播的是中文歌吗?在唱什么呀?”这个即将在联合国实习半年,第一次来到美国、从没去过中国的女孩一脸好奇。

在容纳着近400个女人的公寓大厦里,美国人津津乐道的“女人之夜(Girls’ night)”天天都在上演。还是那句话,没有男人,女孩子们能够最充分地放松。我刚刚入住不久便赶上奥斯卡颁奖礼,公寓的TV room实时转播。姑娘们穿着热裤或睡袍松松垮垮坐了一屋子,佐着薯条可乐一边看一边大声评论,毫不掩饰对于《以你的名字称呼我》里面95后 “甜茶”提摩西·查拉梅(Timothée Chalamet)鲜嫩颜值的垂涎,或对《伯德小姐》女主角西尔莎·罗南(Saoirse Ronan)落选的失望。

韦伯斯特(Webster Apartments)公寓的TV room实时转播奥斯卡颁奖礼,姑娘们穿着热裤或睡袍松松垮垮坐了一屋子 。
韦伯斯特(Webster Apartments)公寓的TV room实时转播奥斯卡颁奖礼,姑娘们穿着热裤或睡袍松松垮垮坐了一屋子 。

百年历史,见证了三次女权运动风云

纽约的女子公寓都曾经保持数十年严格的宵禁制度,使我回忆起中国那些午夜准时熄灯锁门、晚归者无法入内的大学校园。如今,这种规则早已作古。每周六晚,在公寓大堂坐上几分钟,便会看得到精心粘好睫毛、涂上红唇、穿着漂亮短裙时髦大衣和性感长靴的姑娘们鱼贯而出。“她们通常星期天早上或者下午才会回来”,这是纽约女子公寓管理者心照不宣的规律。

事实上,一个世纪之前,姑娘们的约会要羞涩内敛得多。在韦伯斯特的大堂,一边是图书馆和阅览室,陈列着来自欧洲的各种古典小说;另一侧则是英格兰风格的“求爱客厅(beau parlors)”——一个个隔开的小厅,里面陈列着几把扶手椅和一张小咖啡桌。1920年设立这间客厅的初衷是为了方便那些深情追求住客的男士们,他们可以拥有一方颇为私密的空间诉说衷肠,即使当场被拒绝也不至于颜面尽失。

如今这一切都显得矜持得恍如隔世。有姑娘厌倦了和男朋友的同居搬进这里;有婚姻结束之后的少妇,对於单身状态乐在其中,住进就不想离开;有老兵遗孀在丈夫战场离世之后拿政府救济一住就是几十年;有样子酷到不行的跨性别女孩,留着寸头,身穿男装;还有大大方方的同性情侣出双入对、恩爱绵长。

百年历史的纽约女子公寓,见证了美国历史上的三次女权运动风云。1920年,宪法第19条修正案第一次使得女性获得平等投票权。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民权运动风起云涌,女性开始对于职场同工同酬、抗击隐性歧视、争取平等机会大声表达诉求。而第三次,则就是从20世纪90年代直到今天,从LGBT平权和同性婚姻合法化到席卷全美乃至全球的“Metoo运动”,曾经被动成为英国清教徒有意无意培训对象的淑女房客们,如今主动地选择了“男士免近”的生活。

4月1日清晨,我结束了在纽约两个月的生活和工作走出韦伯斯特,迎面看到一位刚刚走下出租车的亚裔面孔女孩。

“这里是34街419号吗?”她问。

“是的,韦伯斯特。欢迎入住。”我把箱子放上的士,扭头跟她说“这里规则NO1,严禁男士哦。”

“太棒了!哪里还能找得到看起来和一百年前几乎不变、跟历史共进的公寓?”她笑。

“我们的生活并没有那么需要男人,不是吗?”

李佳佳 国际女性媒体基金会2017-2018伊丽莎白·诺伊弗学者

读者评论 14

会员专属评论功能升级中,稍后上线。加入会员可阅读全站内容,享受更多会员福利。
  1. 看到下面男的评论真的有被恶心到orz

  2. 我实在想不出为什么这也有腩的能发疯

  3. 在没有男性的环境里,女性可以完全抛开刻板印象和 male gaze 的束缚,成为自己能够成为的角色。是的。

  4. 「沒有男人,女孩子們能夠最充分地放鬆。」
    在没有男性的环境里,女性可以完全抛开刻板印象和 male gaze 的束缚,成为自己能够成为的角色。这种放松比穿热裤、睡袍的放松更重要吧!

  5. 我也觉得挺酷的

  6. 这跟小学生在课桌上划界限有什么区别?简直一女权版的巨婴。没男人的生活应该向你妈推广推广,你妈没找你爹哪里来的你?

  7. 可以扩大到一个女性自治社区或小镇 看看会怎样

  8. 感觉像增强版的女生宿舍⋯⋯至于男子单身宿舍,感觉怪怪的…

  9. 好向往这么个地方

  10. 好有意思!小編注意有個小錯:Girls』 night

  11. 我也想要有男子公寓

  12. 是否也有男子单身公寓呢?

  13. 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方式,并坚持下去。很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