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物深度

為什麼台灣人好像很懷念日治時代:《智子之心》的背後

假如中華人民共和國在三十年之後滅亡,後世指責現在的中國人怎麼可以效忠中華人民共和國,豈不也是一樣的荒謬?

台灣日治時代為背景的新劇《智子之心》,播出兩集後就被電視台腰斬。

台灣日治時代為背景的新劇《智子之心》,播出兩集後就被電視台腰斬。網上圖片

特約撰稿人 朱宥勳 發自台北

刊登於 2018-05-17

日前,慈濟大愛台的電視劇《智子之心》因為「媚日」內容,而遭到中國網友的抗議與國台辦的關切,上映兩集即腰斬,再次引起一波中國蠻橫干涉創作自由的爭論。這次事件引人注目的是,《智子之心》是在台灣的電視頻道播出,毋需經過任何中國的審批機制;所以很顯然地,這次的下架行為也帶有慈濟大愛台自我閹割的成分。此外,所謂《智子之心》的「媚日」內容,對台灣觀眾而言,只不過是很平實地呈現日治時期「看護婦」的史實,不解中國人何以如此失控。兩造的差異,反映的是中國人對台灣歷史的不理解。

歸根究柢,部分中國人無法理解的是:「為什麼台灣人好像很懷念日治時代?」

站在中國的立場,對日本的國仇家恨之深,是非常直覺的。他們以己度人,台灣人還被日本殖民五十年,豈不更應該恨入骨髓?再加上中國人很常擅自將台灣劃入自己的「想像的共同體」,因此看到台灣人對日治時期沒有那麼深的惡感時,又會多加上一重被背叛的感覺。

撇除中國人自說自話的共同體想像,這種「台灣人應該要仇日」的道德命令,其實就是沒有認真了解「殖民」實際上到底是怎麼回事、又為台灣社會帶來什麼變遷的後果。

閱讀全文,歡迎加入會員

華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報導和多元聲音,了解更多

立即訂閱

已經訂閱?登入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