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深度金像獎

鄭政恆:走過貧弱之年,不妨再思考香港電影出路

香港電影的過去和未來都放在我們面前,我們看見閃光與褪色,看見跨界與新生,的確還有別的可能。

《明月幾時有》電影劇照。

《明月幾時有》電影劇照。攝:Imagine China

鄭政恆

刊登於 2018-04-18

#金像獎#電影#香港

第三十七屆香港電影金像獎頒獎禮一完,一如既往即刻議論紛紛。兩個大問題就在我們面前:一是歷史層面,即香港電影的過去,二是工業層面,即香港電影的將來。兩個問題側重點各異,但過去帶動將來,將來的事成為過去,兩者息息相關。另一方面,若果不從文本評論的角度看,而用工業發展的分析出發,大概又可以帶出另一個角度。

回首2017年的香港電影,恐怕是近年來比較貧弱的一年,票房成績也是平平,但電影出產數量持續穩定,2017年有六十六部電影,新導演也輩出不絕,合金像獎資格的新晉導演共有二十三人,換言之,2017年每三部香港電影,就有一部由新晉導演執導,世代交替的進程持續不斷。

去年較佳而且受人肯定的好作品,都是女性導演作品,最佳導演五位提名者,三位(彭秀慧、許鞍華、張艾嘉)都是女性,實實在在表明了女性對電影工業的貢獻。至於《明月幾時有》奪得最佳電影、最佳導演等五個金像獎獎項,一如大家心中所料,毫無疑問,影片是去年最好的香港電影,但《明月幾時有》得獎,未必像過去兩年《樹大招風》和《十年》奪得最佳電影般,教人振奮稱快了。

《29+1》電影劇照。
《29+1》電影劇照。網上圖片

過去多年,舞台劇界和電影界,有一些零星的合作,但在文本改編以至演出方法兩方面,時有轉變上的不適應,2015年的《暗色天堂》和《華麗上班族》就是兩次不大成功的嘗試,相關討論可見拙編的《HKinema》第三十五號(2016年7月出版)專輯「尋找劇作家的導演」,尤其是紀陶的文章《電影與劇場之間的交感創作》。

閱讀全文,歡迎加入會員

華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報導和多元聲音,了解更多

立即訂閱

已經訂閱?登入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