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物深度

黃蓉為什麼被我譯成Lotus Huang?專訪《射鵰英雄傳》英譯者郝玉青

原來這個瑞典女孩翻譯的《射雕英雄傳》出版之前,英文世界知道金庸的人那麼少⋯⋯

《射鵰英雄傳》翻譯者郝玉青 Anna Holmwood。

《射鵰英雄傳》翻譯者郝玉青 Anna Holmwood。圖:網上圖片

特約作者 李寶怡 發自香港

刊登於 2018-03-28

#金庸

金庸小說風靡華語世界超過半世紀,但你可知原來英文世界卻絕少讀過他的作品:2018年之前,只有三套金庸小說授權推出英文版。剛過去的2月底,英國出版社 MacLehose Press 出版了全球首部英文授權版本《射鵰英雄傳》(Legend of the Condor Heroes)的第一卷(A Hero Born)。未來,MacLehose 出版社打算一年一本,用12年時間完整出版「射鵰英雄傳」、「神雕俠侶」和「倚天屠龍記」三部曲。我們採訪了這次《射鵰》的譯者、瑞典「八零後」郝玉青(Anna Holmwood),談談她眼中的金庸武林何等風範,又有著怎樣的翻譯陷阱。

為什麼金庸在英文世界不流行?

了解郝玉青的翻譯之前,我們先來看看金庸作品「進軍」英文世界的歷史。雖然金庸已是華語世界共同語言,也因學院研究者眾,發展出派系不一的「金學」。但首本英文金學學術論文集《金庸現象》(Jin Yong Phenomenon)2007年才出版;今次《射鵰》計劃展開之前,獲受權出版的英譯也只有《書劍恩仇錄》(The Book and the Sword)、《雪山飛狐》(Fox Volant of the Snowy Mountain)、《鹿鼎記》(The Deer and the Cauldron)三種,遠比在越南、日、韓等亞洲地區為少。負責洽談版權、促成今次金庸小說出版的英國出版經紀人Peter Buckman,是幾年前在網路上搜尋「全球最暢銷作家」,才驚覺一個叫「金庸」的華語作家,而Buckman也大呼奇怪為何他的作品這樣暢銷,而英文世界包括他自己卻對此一無所知?

研究金庸者眾,自九十年代以來,金庸的學術研究成果愈見豐碩,範圍涵蓋中國武俠小說傳統、歷史叙事、宗教醫術,精神分析等,慢慢發展出像「紅學」、「張學」等自成一派的「金學」研究領域。
研究金庸者眾,自九十年代以來,金庸的學術研究成果愈見豐碩,範圍涵蓋中國武俠小說傳統、歷史叙事、宗教醫術,精神分析等,慢慢發展出像「紅學」、「張學」等自成一派的「金學」研究領域。 攝:Imagine China

武俠小說本屬中國類型小說(Genre),自有一套秩序、詞彙、概念,源自中國文化,也是由歷代武俠累積而來。我們生活在中國文化中,潛移默化獲得了這些概念。但英文讀者沒有這些既有知識(prior knowledge),這就是翻譯武俠小說的最大挑戰。

事實上,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翻譯研究所的賴慈芸教授早在1990年代就試圖將「金學」帶入英文世界。賴慈芸師承漢學大家、《鹿鼎記》英譯者閔福德(John Minford),她告訴我們:「本來中文小說譯本就不是西方出版商的熱門選項,金庸的武俠世界顯得那麼陌生,自然更少。」1990年代,賴慈芸曾與閔福德合作,一同英譯《射鵰》,「那時我還在做博士論文,《鹿鼎記》的翻譯已讓閔福德累透,《射鵰》進度就很慢。」後來《鹿鼎記》英譯本面世,「學術界評價雖好,銷量卻不理想,閔教授便猶豫應否繼續翻譯《射鵰》。後來因為大家都忙,就擱置項目了。」

金學西漸之難題 建構不存在的江湖

賴慈芸看來,讓英文讀者享受閱讀金庸的樂趣,首先要克服文化認知的問題,比如「武林」和「江湖」是華語讀者的常識,卻不存在於大部分西方讀者的認知裏。譬如「江湖」多譯為「River and Lake」(閔福德於《鹿鼎記》中的譯法),或直接用拼音「Jianghu」(郝玉青在《射雕》第一卷中的用法),但賴慈芸說:「River and Lake看上去有意境,但英文讀者不見得就心領神會其文化內涵;若用Jianghu,英文讀者大概意會到這是個『中國』特有字眼,但又得加註釋。但小說不可能通篇都是註釋,閔福德教授曾提醒我們,小說讀者就是在期待好看易懂的故事,如譯得很複雜,讀者會捱不下去。」

閱讀全文,歡迎加入會員

華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報導和多元聲音,了解更多

立即訂閱

已經訂閱?登入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