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數日前,俄羅斯大選結束,已掌權18年的總統普京(普丁)毫無懸念連任,將再領導俄國六年。經歷多次選舉洗禮的普京,在這次大選中更刷新了個人歷次參選的最高紀錄——逾七成六的得票率,顯示他多年來的威權統治不但沒有摧毀其民望,反而令他更能「穩坐江山」。
到底普京是如何建立和鞏固自己的統治地位的?推翻帝俄的二月革命、十月革命後的列寧蘇共統治、戴着「衛國戰爭光環」的史太林時代、「去史太林化」的赫魯曉夫改革,以及蘇聯解體後,葉利欽(葉爾欽)的反蘇親美新自由主義……在這些意識形態激烈衝突的歷史中,普京選取了什麼片段敘事,又放棄了什麼歷史真相?一連三篇「記憶廢墟上鋪設的普京之路」,將會帶讀者回到俄國人的歷史記憶現場,嘗試理解普京是如何利用歷史論述,成為在選舉中不敗的威權強人的。
一
「同志們,我打算重新裝飾俄羅斯的廣場,把像卡爾.馬克思和法國大革命的英雄那樣的革命者和社會主義偉大戰士的雕像擺上去。這些紀念碑將是街頭講壇,它們將傳遞新鮮的信息,激發群眾的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