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深度

記憶廢墟上鋪設的普京之路(三):後革命政治劇場,意識形態的角色扮演

面對歷史上的曲折反覆、鬥爭、衝突、死亡,普京以強人姿態將四分五裂的俄國歷史「打通」、縫合。在這背後最大的公約數,其實是「拒絕激進」……

俄羅斯科學院歷史研究所高級研究員索洛維約夫:今天的政治活動家們都在試圖「表演」1917政治光譜中的角色,但他們早已偏離了那個光譜。

俄羅斯科學院歷史研究所高級研究員索洛維約夫:今天的政治活動家們都在試圖「表演」1917政治光譜中的角色,但他們早已偏離了那個光譜。攝:Natalia Kolesnikova/AFP/Getty Images

特約撰稿人 斑戈 發自莫斯科

刊登於 2018-03-23

#記憶廢墟上鋪設的普京之路#深度俄羅斯#斑戈#評論

【編者按】:數日前,俄羅斯大選結束,已掌權18年的總統普京(普丁)毫無懸念連任,將再領導俄國六年。經歷多次選舉洗禮的普京,在這次大選中更刷新了個人歷次參選的最高紀錄——逾七成六的得票率,顯示他多年來的威權統治不但沒有摧毀其民望,反而令他更能「穩坐江山」。

到底普京是如何建立和鞏固自己的統治地位的?推翻帝俄的二月革命、十月革命後的列寧蘇共統治、戴着「衛國戰爭光環」的史太林時代(史達林時代)、「去史太林化」的赫魯曉夫(赫魯雪夫)改革,以及蘇聯解體後,葉利欽(葉爾欽)的反蘇親美新自由主義……在這些意識形態激烈衝突的歷史中,普京選取了什麼片段敘事,又放棄了什麼歷史真相?前篇《葉利欽時代,最糟糕的自由》探討了俄羅斯人為何會對葉利欽當權的「自由年代」心生厭惡,引發懷念蘇聯的情緒;中篇《列寧已死,史太林萬歲》則介紹了,一度被「打倒」的帝俄,如何和史太林時代,同時成為俄國人懷念的「最偉大時刻」。本篇文章將會主要拆解普京如何平衡互相齟齬的不同意識形態與政治力量,穩住寶座。

淪為各派政治劇場的1917

有人說「1917年還未真正進入俄羅斯的歷史」,或者用意大利歷史學家克羅齊在1917年提出的那句名言來理解俄國的1917年更合適:

「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

1917年,和今天俄羅斯普通人如此息息相關。在意識形態上,人們仍然試圖從那時候的光譜中尋找自己的位置。普京的支持者們大多把自己想像為革命前的君主派,他們恐懼革命,希望生活在穩定的「帝國」。於是,他們開始幻想,如果沙皇的總理斯托雷平(Pyotr Stolypin,1862-1911)的改革成功了、革命沒有發生會怎樣?

葉利欽主義者則大多把自己放在當時自由派的位置上,他們認為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之間的時期是俄羅斯民主與公民社會的巔峰,就像1990年代一樣。於是,比起十月革命,他們更願意紀念二月革命。去年紅極一時的Project1917就是這一脈絡的體現。團隊選取1917年的日記、信件、檔案等資料,試圖還原革命期間各個力量構成的「社交網絡」。項目組希望以這個歷史工程,把被布爾什維克「佔領」的歷史還給人民,以一個「懸而未決」的時刻,呈現兩次革命之間俄羅斯多元的歷史面貌。在自由派眼中,儘管1917是一段講述他們如何走向失敗的歷史,不過與此同時,也是他們短暫的歷史巔峰。

閱讀全文,歡迎加入會員

華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報導和多元聲音,了解更多

立即訂閱

已經訂閱?登入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