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物深度

這就是柏林影展:政治的、歷史的、以及批判性的

與坎城、威尼斯的明媚不同,柏林影展總在天寒地凍時舉辦,影展主場館落在二戰期間被徹底摧毀成為廢墟的波茨坦廣場,而這正是柏林影展的性格⋯⋯

在康城及威尼斯影展相較之下,即將邁入七十古稀的柏林影展,近年主競賽片單總是遭到水準乏善可陳的批評。柏林影展總在寒冬舉辦,影展主場館落在曾是歐洲最繁忙的交通樞紐和商業中心、二戰期間被徹底摧毀成為廢墟的波茨坦廣場,步出氣派堂皇的「柏林宮」,放眼望去,沿途充滿柏林圍牆存在的痕跡。

在康城及威尼斯影展相較之下,即將邁入七十古稀的柏林影展,近年主競賽片單總是遭到水準乏善可陳的批評。柏林影展總在寒冬舉辦,影展主場館落在曾是歐洲最繁忙的交通樞紐和商業中心、二戰期間被徹底摧毀成為廢墟的波茨坦廣場,步出氣派堂皇的「柏林宮」,放眼望去,沿途充滿柏林圍牆存在的痕跡。攝:John Macdougall/AFP/Getty Images

特約作者 鄭秉泓 發自柏林

刊登於 2018-03-04

第68屆柏林影展已於2月24日晚上舉行頒獎典禮,羅馬尼亞紀錄片導演阿狄娜·潘提琳(Adina Pintilie)的首部長片作品《禁身接觸》(Touch Me Not),雖在此前影展場刊《銀幕雜誌》中拿下「第三低分」(1.5分),但最終在一片驚呼聲中贏得最高榮譽金熊獎。

這確實一部大膽之作,它難被定義,曖昧遊走於紀錄與劇情之間;以極具特色的方式凝視自己與別人的身體,面對鏡頭自我剖白慾望與情感關係,質疑所謂正常與不正常的。它除了從湯姆·提克威(Tom Tykwer)領軍的主競賽評審團手中拿下了金熊獎,還獲得了另一組評審青睞,勇奪由保障影視權利的社團GWFF(Gesellschaft zur Wahrnehmung von Film- und Fernsehrecht)所設立的「最佳首部電影獎」,獎金高達五萬歐元。

至於評審團大獎,則頒給了波蘭導演瑪寇札塔·叔莫斯卡(Malgorzata Szumowska)的黑色喜劇《換臉效應》。瑪寇札塔·叔莫斯卡曾以《通靈診療室》(Body)榮獲2015年柏林影展最佳導演獎,他今年更上一層樓,《換臉效應》刻劃小鎮青年在建造世界最大耶穌雕像過程中發生意外,並成為波蘭首位接受顏面重建手術的人。

《換臉效應》在片中暗埋東歐地區因歷史文化宗教和地域特性而導致的身分認同混淆,以及異端族群遭排擠以致動輒得咎的弦外之音。

羅馬尼亞紀錄片導演(Adina Pintilie)的首部長片作品《禁身接觸》(Touch Me Not)奪得最高榮譽金熊獎。
羅馬尼亞紀錄片導演(Adina Pintilie)的首部長片作品《禁身接觸》(Touch Me Not)奪得最高榮譽金熊獎。攝:Tobias Schwarz/AFP/Getty Images

女性和新人的勝利

如果我們記得上屆金熊獎得主是匈牙利導演伊爾蒂蔻·恩伊達(Ildiko Enyedi)的《夢鹿情謎》(On Body and Soul),則觀乎本屆柏林影展的主競賽單元,不僅前兩項大獎皆頒予了女性導演,還寫下最高榮譽金熊獎連續兩年都由女性創作者贏得的歷史性記錄。而早在阿狄娜·潘提琳和伊爾蒂蔻·恩伊達之前,金熊獎在歷史上已有四位女性贏得:匈牙利的瑪塔·梅莎洛絲(Márta Mészáros);蘇聯的拉莉莎·雪彼寇(Larisa Shepitko);波士尼亞與赫塞哥維納的潔絲米拉·茲巴尼奇(Jasmila Žbanić);秘魯的克勞蒂亞·尤薩(Claudia Llosa))。而且她們得獎時多在三、四十歲的壯年。柏林影展不僅在三大影展中率先將首獎頒予女性(1975年),在其超過半世紀的影展歷史中,由女性導演贏得首獎的比例,亦遠高於坎城影展(紐西蘭的珍康萍(Jane Campion)是唯一贏得金棕櫚獎的女性導演)和威尼斯影展(首獎得主曾有德國的瑪格麗特·馮·卓塔(Margarethe von Trotta)、法國的安妮·華達(Agnès Varda)、印度的米拉·娜兒(Mira Nair)、美國的蘇菲亞·柯波拉(Sofia Coppola))。

閱讀全文,歡迎加入會員

華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報導和多元聲音,了解更多

立即訂閱

已經訂閱?登入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