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篇《硬實力未增,軟實力崩壞,美國國際形象斷崖式下墜的一年》討論了特朗普(川普)時代的外交風格,本篇將進一步結合區域地緣政治,討論特朗普的外交成績單。
「逆全球化」的不順與反覆
特朗普政府把經濟關係放在外交關係的首要位置,同時通過宣揚「本土民粹主義」推進逆全球化。由於全球化是世界潮流,美國與這種現狀(status quo)對抗,就必須多結盟友,把更多國家從「全球化大潮」中拉出來。可是,特朗普在這方面堪稱失敗。
本來,最有希望推動右翼民粹主義的地區是歐洲。由於2016年深受難民問題與恐怖襲擊的困擾,歐洲多國出現民粹主義,構成特朗普上台的國際大背景。不過,特朗普缺乏推動歐洲逆全球化與民粹化的策略,似乎只限於時而轉發歐洲民粹主義的推特。在去年5月到歐洲參加重要的北約峰會與G7峰會之行中,特朗普沒有藉機宣揚民粹主義,反而向歐洲各國「追討」北約軍費,在發言中不肯承諾北約第五條的集體防衛義務。在G7峰會上,他又不肯幫助歐洲解決難民問題。他展示了「民粹的風範」,卻沒有說服歐洲人這是一種可行的選擇,於是只能全程與歐洲國家格格不入,不但歐洲領袖不喜歡他,在民間也沒有帶來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