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深度

阮慶岳:百歲貝聿銘──莊重的藝術家,還是靈活的推銷員?

貝聿銘能宜人宜時的柔軟,是他絕對天賦的優點,卻也可能正是使他的整體建築生涯,過於偏重外象的話語敘事傳達,因而彷彿有着缺乏真正核心信仰的遺憾。

著名建築師貝聿銘,環顧與他同世代的華人建築師,或是困於時代政經大環境的現實,或者難以拿捏西方價值觀主導下的現代建築位置點,舉足運籌各有其困頓猶豫處,似乎皆沒有貝聿銘的自在靈活。

著名建築師貝聿銘,環顧與他同世代的華人建築師,或是困於時代政經大環境的現實,或者難以拿捏西方價值觀主導下的現代建築位置點,舉足運籌各有其困頓猶豫處,似乎皆沒有貝聿銘的自在靈活。攝:Owen Franken/Corbis via Getty Images

刊登於 2017-12-15

#阮慶岳#評論

2017年4月26日,著名建築師貝聿銘年滿百歲,雖然已經正式宣告退休,據說依舊參與建築設計的討論,活力與能量均驚人。事實上,如果環顧與他同世代的華人建築師,貝聿銘無疑是其中最多彩繽紛的表現者;其他人或是困於時代政經大環境的現實,或者難以拿捏西方價值觀主導下的現代建築位置點,舉足運籌各有其困頓猶豫處,似乎皆沒有貝聿銘的自在靈活。

「國際風格」與立體派繪畫風格

貝聿銘是廣州的蘇州望族之後,父親貝祖貽曾任中華民國中央銀行總裁,也是中國銀行的創始人之一。他童年就有機會出入於蘇州家宅的經典園林「獅子林」,18歲由上海搭船赴美,先後就讀賓州大學、麻省理工與哈佛大學,並在哈佛遇上因納粹迫害而遷往該處的包浩斯教學團隊,其中有掌旗手葛羅培斯(Walter Gropius),與同樣具深遠影響力的布魯耶(Marcel Breuer);當年的同班同學還包括有日後美國建築界教父之稱的菲利普.強生(Philip Johnson),以及幾乎埋首台灣數十年的王大閎。

貝聿銘1989年在巴黎完成的羅浮宮擴建工程,作品選擇了與殖民歷史隱約有矛盾對話的金字塔造型做為宣示,是貝聿銘的生涯重要代表作。
貝聿銘1989年在巴黎完成的羅浮宮擴建工程,作品選擇了與殖民歷史隱約有矛盾對話的金字塔造型做為宣示,是貝聿銘的生涯重要代表作。攝:Insights/UIG via Getty Images

1983年貝聿銘獲得普立茲克建築獎(Pritzker Architecture Prize),也是第一位亞裔的得主。他以理性幾何的絕對線條與造型(尤其是標籤般的正三角風格),對源自歐陸的現代主義做出承傳與致意,甚至因此被譽為「現代主義建築的最後大師」。貝聿銘早期作品有着濃厚的後期密斯(Mies)「國際風格」(international style)的影子(簡單說是以工業量產的模具化鋼骨與玻璃所搭起的建築物),但他對此似乎無意承認。

在書籍的訪談裏,他說:「……葛羅培斯與我的『不同』之處在於對『國際風格』的定義,這是當時一個很大的話題。葛羅培斯堅信世界按不同的速度工業化,先西方後東方,世界早晚都將被工業化,這就是柯比意也曾提及的『國際風格』將席捲全世界。但是我對此有懷疑,覺得這種看法對我來說太僵硬了,我以為建築不該僅如此而已,但我還不能決定到底應該是什麼,當時我還太年輕。」(註一)

閱讀全文,歡迎加入會員

華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報導和多元聲音,了解更多

立即訂閱

已經訂閱?登入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