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鄉人風物深度

異鄉人——胡清心:一碗九龍城海派清真牛肉湯,帶我重新認識「沒文化」的香港

咖哩牛肉粉絲湯,包含着的不僅是一種鄉愁,更是一段動盪的遷徙移民史,這才是這片土地上真正值得記憶的吉光片羽。

一碗咖哩牛肉粉絲湯,包含着的不僅是一種鄉愁,更是一段動盪的遷徙移民史

一碗咖哩牛肉粉絲湯,包含着的不僅是一種鄉愁,更是一段動盪的遷徙移民史圖:Tsengly / 端傳媒

特約撰稿人 胡清心 發自香港

刊登於 2017-11-16

#異鄉人

編者按:這是胡清心為端傳媒所寫的“異鄉人”專欄的第3篇。前兩篇分別為:《香港,我和你,在最美好的時間點相遇》《異議者的修煉,是堅持跟內心黑暗打仗》。

來港陸生的老前輩,七十多年前在香港大學就讀的上海人張愛玲,在《到底是上海人》中寫道:「香港的大眾文學可以用膾炙人口的公共汽車牌『如要停車,乃可在此』為代表。」由此可見,香港人沒文化,或者香港是「文化沙漠」,這些刻板印象比想像中更源遠流長。

我一直在思考,「文化沙漠」的香港這個概念是如何建構起來的。一方面顯而易見的,香港的主流文化,始終是以大眾流行文化為主,無論是1980年代的Beyond,90年代的四大天王或者紅遍千禧年前後的周星馳,都被歸類於流行文化,而提起暢銷中國大陸的香港文學作品,仍舊是金庸的武俠和亦舒的言情,總而言之,似乎不能登大雅之堂。

而另一方面,陳冠中以「半唐番」作為褒義形容香港獨特的城市文化,雖然聽來風情萬種,迤邐無比,但在香港生活一年之後,我彷彿很快就探到了風光熱鬧的表面之下的真實土壤,那裏確實如同沙漠一般,乾枯而散亂。

港人以身處國際金融中心為傲,充滿活力的中環更是象徵,可我卻發現那印在香港名片上的光鮮亮麗的景象,只是屬於某一部分高收入人群而已,而大多數人都過着營營役役的生活,為着可以蝸居的斗室而勞碌至死;港人往往為自己城市的國際化自豪,殖民歷史帶來中西交匯的香港文化,每年更有大量來自世界各地的留學生、外籍僱員、遊客光顧香港。作為一座國際大都市,比如紐約、倫敦,應當有着百花齊放的多元文化與價值觀,不同族裔和社群都有展示自己獨特文化的空間,更應當有豐富的文化藝術及創意事業,為非主流或者亞文化的生活形式及創作提供舞台。但在香港,整個社會不僅是華人文化佔據絕對主流,社會價值觀更趨向單一,人生的目標不過是工作、投資、賺錢、買車、買樓、買名牌,只要不循規蹈矩走這一條路,都會被斥為不思進取,狹窄逼兀的空間讓夾縫中的另類聲音與少數派難以紮根成長;因為使用繁體字、家庭及社區中仍有着濃重的中國傳統民俗,港人往往自認保留了被中共摧毀的中國傳統文化,可我卻發現無論教育水平高低,大多港人幾乎很難寫出一手流暢通順更勿論詞藻優美的書面中文,掌握文字方面的能力更比不上用「殘體字」的陸生;而港人雖然言必及香港的廉政公署、法治昌明、言論自由,可就我觀察大多數香港人的生活只不過是逛商場、吃飯、買名牌、看荷里活(好萊塢)大片,對其他的事物和歷史根本毫無興趣。

閱讀全文,歡迎加入會員

華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報導和多元聲音,了解更多

立即訂閱

已經訂閱?登入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