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深度

比紹沒有秋天:大連男兒人在西非

為了萬元月薪,他們遠赴重洋,成了西非海上10萬中國漁工城的一份子。兩年回一次家,用微信找姑娘慰藉,甚至最終,埋骨於這「世界上最後一片淨土」。

「想家?習慣了。」

「想家?習慣了。」攝:Pierre Gleizes/Greenpeace

端傳媒記者 何欣潔 發自幾內亞比索

刊登於 2017-08-24

#我們會吃光海洋嗎 II

【編者按】去年八月,端傳媒製作《我們會吃光海洋嗎?從太平洋到西非,兩岸漁業全景調查》。在動態頁面中,小船最終停在西非海岸:「中國近海早就無魚,而管制落後、對海洋保護意識薄弱的中國漁民卻去往了全世界。」西非,由此成了我們的下一個計劃的採訪地。在那片遙遠、豐饒卻又疏於管理的海域上,中國漁船真的參與進全球遠洋漁業的爭霸戰嗎?他們一起撈光了當地的魚蝦嗎?曾在西非稱霸的台灣漁業又如何?

今年三月,端傳媒記者得到機會,參與綠色和平「希望號」在西非海岸的巡航,自茅利塔尼亞登船、於幾內亞比索上岸,途經塞內加爾首都達喀爾。為了更深入回答「我們會吃光海洋嗎?」記者攀上中國漁船、與當地漁企幹部碰面、訪問遠赴重洋的大連水手、俄籍船員、西班牙船長……製作海洋調查第二季。這篇文章,帶你走進在西非的海上大連城。


非洲陸地上有中國人聚集不稀奇,你可知道,西非的海上也有一座中國城,燈火通明、日夜不歇?

1985年後,中國移工前仆後繼來到西非沿岸打工,他們分布在摩洛哥、茅利塔尼亞、塞內加爾、幾內亞比索、幾內亞、獅子山共和國等地,背對日漸枯竭的中國海岸、拋棄家鄉貧瘠的農地,決心到海上討一口飯吃。

「你聽過吧?人家說西非是人間的最後一塊淨土。這兒沒有輻射、沒有汙染,全是綠色產品呀!」在幾內亞比索漁企工作的陳福如此評價西非。陳福,人稱「陳總」,已經舉家遷來西非兩年,準備再待幾年,等待新的機會。

到了2017年,西非七國估計有超過10萬的中國漁工,都像陳總一樣,到西非追逐最後的綠色產品。這口海上飯一吃,就是十萬八千里。自中國南海出發,航向麻六甲海峽,進入印度洋,經過阿拉伯海、紅海,再穿越蘇彝士運河與直布羅陀海峽,到達西非。或者,進入印度洋後,轉向南非的好望角,由南大西洋抵達西非。

閱讀全文,歡迎加入會員

華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報導和多元聲音,了解更多

立即訂閱

已經訂閱?登入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