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物深度電影金像獎

《明月幾時有》許鞍華、陳滅對談:為何我就是不能接受這樣的情節 ?

他們不覺得一個抗戰片是會令人笑的,因為這是很嚴肅的題材。

電影《明月幾時有》導演許鞍華。

電影《明月幾時有》導演許鞍華。攝:林振東/端傳媒

刊登於 2017-07-25

#金像獎#電影#香港

《明月幾時有》七月上映,講述一段少人關注的歷史故事。我們邀請了導演許鞍華與現代時期文學研究者、詩人陳滅,進行了一場對談。那個下午,歷史、文學、超越性、語言⋯⋯這樣的詞彙穿梭著出現,彼此問答,時而會心。二人輪番講出不少沒有放進銀幕、記載在舊書的故事⋯⋯出名難訪的許導演時常笑得開心,陳滅則眉宇沉靜。

許=許鞍華陳=陳滅端=端傳媒記者

:看過《明月幾時有》(下稱《明》),印象深刻的有幾個角度:一是關注小人物;一是由女性視角回應大歷史敘述;再有是梁家輝的角色令我很感興趣——他是那段歷史的過來人,卻不是誇誇其談地去講述,而是故事收藏在記憶裡很久之後,透過一個電影中的訪問契機去述說,並且讓人感覺他不是太習慣去說這件事。這種講述歷史的方式,「收收埋埋」,不是什麼大件事,我覺得很「香港」。其實很多香港人都不會說自己以前曾經有過轟轟烈烈的事跡。

再有是抗戰時期的故事,一些文化人和小人物的部分都蠻有趣。 被拯救的文化人中,不是每個都是茅盾啊,有些是無名作家。無名作家其實都要很辛苦才能逃離,彼時也不是那麼多人關注、拯救他們,有時候得靠自己的方式去找出路。那時候的「歸鄉政策」,他們要千方百計去取得難民證、歸鄉證,才可以逃離。所以東江縱隊拯救文化人的同時,還有無名小作家自己找辦法離開日軍操控範圍的故事,這其間也有很多事發生。所以我覺得這部電影是一個開始,希望公眾和社會開始關注這個議題。

閱讀全文,歡迎加入會員

華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報導和多元聲音,了解更多

立即訂閱

已經訂閱?登入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