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我家孩子 ADHD:缺失的教育資源,漏接的特殊學生

當第一線老師缺乏特教支援,有特殊需求的孩子竟不得不用藥物解決,進而被藥物掩蓋;而這正是 ADHD 孩子面對的現狀。

這是兒子第四天拒絕上學。在報「中輟」之前,老師終於打電話來,要和媽媽文華談談,怎樣協助這個男孩回到國小三年級的校園。

談起兒子的狀況,文華深深吸了一大口氣。幼兒園時學校老師就發現文華的兒子會「反抗老師對於課堂秩序的要求」,因此提醒文華注意一下孩子的狀況。「我那時有感覺他有些地方很特殊,像是不能和別人眼神接觸,搭電梯時會繞着大人轉圈。」細數生活上的小毛病,文華說自己一開始擔心兒子有情緒障礙,趕緊帶着兒子去大醫院檢查。但醫生評估後覺得沒問題,轉介了社工,「社工也只說他是處在過渡期才會有特殊反應」,文華回憶,當時看似只是虛驚一場。

只是升上小學一週後,文華去學校接兒子時遇上了特地在校門口等着她的導師。「老師跟我說小孩感覺『比較特別』,她希望可以協助孩子。」正好前一天晚上,安親班的老師同樣也對文華說,「孩子有些特別。像是安親班老師叫大家拿出『回家作業』來寫,我兒子卻堅持不要,因為那是『回家作業』,得要『回家』寫,不能在安親班寫。」這樣的巧合讓文華再度心急起來,帶着兒子又到另一間大醫院檢查,這才鑑定出兒子有亞斯伯格症,之後更合併出現情緒障礙與「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 端傳媒編輯部 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