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報

面臨機械人引領「工業革命4.0」,政府如何立法保護弱勢的人類?

刊登於 2017-04-05

國際律師協會的研究報告指出,人工智能會取代不少大學生的職位。
國際律師協會的研究報告指出,全球三分之一的初級職位將由人工智能取代,政府或需要更改現行勞動法律。

人工智能(AI)將在未來的勞動力市場大顯身手,似乎已成當下流行的共識。但除了會令大量人類勞動者失業之外,還會帶來什麼別的影響呢?

4月4日,國際律師協會(International Bar Association,以下簡稱 IBA)發布的研究預測,由人工智能及機械人主導的「工業革命4.0」(Industrial Revolution 4.0)影響深遠,屆時依據人類需要制定的勞動法將會過時,政府可能需要推出一些特定政策來保護「更為弱勢」的人類:比如規範哪些工作為「人類專屬」;為人類僱員確定工作配額;針對「機器製作」徵收額外税款等。

報告預測,未來全球至少有三分之一的初級職位將由人工智能取代,其中最有可能「消失」的人類職業包括會計、法庭書記員以及財政部門的事務員,同時廉價勞動力的競爭優勢大為下降。報告指,屆時僱傭一位機械人的花費大概在每小時5至8歐元,不僅「比在中國請一位勞動力更便宜」,而且機械人還有許多人類勞動力「相形見絀」的優勢:不會生病、從不罷工以及永遠不需要休年假或者產假。

未來社會裏各層級的工作都有可能交由機械人或者人工智能處理。而在某些情況下,那些曾為了保護人類勞動者而制定的法律將不再適用……為了跟上日益增加的自動化程度,我們急需新的勞動及僱傭法。

研究主要作者、國際律師協會全球僱傭部副主席 Gerlind Wisskirchen

在這一形勢下,報告建議政府制定「扶持」人類的社會政策,比如規定照顧小孩等工作只能交由人類完成,或者在各個行業都劃定人類僱員的配額比例。微軟創始人蓋茲(Bill Gates)今年2月份接受採訪時就曾表示,應該通過向機械人徵税來籌集資金,用於幫助及培訓被自動化取代的工人。

但報告亦強調,除了極具經濟效力外,AI 也將從其他層面對人類社會帶來許多挑戰,例如法律責任的界定問題。報告以無人駕駛汽車舉例,當車禍發生後,到底是汽車主人、乘客還是汽車製造商來為事故負責呢?報告警告稱,若法律界一直無法很好地回應「AI 的責任」這類問題,那麼完全的無人駕駛技術可能無法真正在社會上推行。

另一挑戰則是 AI 的發展有可能對人類生存帶來危險。報告建議,在機器自主化日益增加的當下,人類一定要學會「設定界限」,其中包括不能賦予機械人殺人的權力,並呼籲聯合國禁止世界各國研發「智能武器系統」(Intelligent Weapon Systems)。

33
報告稱,在過去30年裏,美國共發生33起由機械人導致的人類死亡事件。

聲音

我們想要24小時乘以7天無休工作的員工(機械人),不需要聖誕假,不需要午餐,不需要休息。

美國僱主 Surinder Lamba

怎樣用政策來應對人工智能驅動的自動化生產潮流,將是下一屆政府及其繼任者面臨的重大挑戰。

2016年底,美國白宮發布名為《人工智能、自動化與經濟》(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utomation, and the Economy)的白皮書

我們很有必要給人工智能加上一個「紅色按鈕」,以阻止其傷害其他人類和環境……但人工智能也可能學會如何防止自己被人類關機,比如讓「紅色按鈕」失效等。

Google 旗下 DeepMind 與牛津大學在2016年6月聯合發表的論文

國際律師協會

國際律師協會(International Bar Association,簡稱 IBA)是國際性的律師和律師協會組織,由34個國家律師協會於1947年在紐約創辦。該組織的目的是促進全世界範圍內法律協會之間的資訊交流,支持司法獨立和律師權利,使律師的執業不受阻礙,通過其所屬的人權研究所(IBAHRI)在全球範圍內保護律師的人權。國際律師協會力求「影響國際法律改革的發展」,並在全球範圍內「塑造法律行業的未來」。目前 IBA 擁有全球超過8萬個獨立的律師會員以及190個律師協會及法律協會成員,其成員組織覆蓋各大洲共160個國家。(資料來自維基百科,百科內容以 CC BY-SA 3.0 授權)

來源:衞報每日郵報RegisterQuartz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