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機器人也能生寶寶啦!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荷蘭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學(Vrije Universiteit Amsterdam)的科學家們製造出了世界上首個「能夠繁殖的機器人」,小「機器人嬰兒」可兼具「父母」的基因特徵。
這個突破在產業演化上邁出了至關重要的第一步,將在某些領域中發揮重要作用,比如殖民火星。
所謂「繁殖」的過程,是指兩個機器人在碰面後可以互相交流,一旦確認結合後,便會通過 Wi-Fi 發送出各自的「基因組」(設定機身運行的代碼),進而產生新的一組「基因組代碼」。新的代碼將會被發送到 3D 打印機上,然後就可以打印出新的機器人部件進行組裝了。
研究人員可通過設置一定條件,篩選出性能更優的機器人「父母」來配對,比如在一次實驗中,機器人被要求向一個紅色光源移動,最先到達的兩個就有機會交配成功;而從一個藍色機器人和一個綠色機器人的交配結果看,新生的藍綠相間的小機器人嬰兒兼具了「父母」的基因屬性。
像人一樣,新出生的小機器人也需要經過一個自我學習和成長的過程,長大後就可以將自己的基因繼續遺傳下去。如此連續數代,就能創造更智能、更先進的機器人了。
研究者 Jacqueline Heinerman 博士表示,「隨着技術發展,我們還將開發出能夠指引機器人行為的神經網絡。」
聲音
我們證實了機器人及硬件可以自我進化。對於科學來說,這意味着人工進化可以擺脱電腦模擬,而進入真實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