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在巴黎街道上

熟悉巴黎城市規劃的朋友都會知道,巴黎是一個建造給行人的城市,所以你問十個喜歡巴黎的朋友,十一個會告訴你他們喜歡在巴黎閒逛,而且每個人都肯定有自己最屬意的人行路線。
風物

對法國的印象,都從中學讀的西洋歷史而來,猶記得讀到 1789 年法國大革命時所推崇的三個理念:自由、平等和友愛,那時覺得很有型,而且更以紅白藍三種顏色象徵,並放到國旗上。

跟着大學畢業進入社會工作,第一份工作便加入了《號外》雜誌。那時雜誌剛好改版,朝生活方式的方向走,於是我們做採訪的對象亦很自然和一些生活方式如時裝及皮具品牌有關了。其中以同樣來自法國的 CHANEL 及愛馬仕最叫我留下印象。我甚至買了一本講述 Coco Chanel 生平的英文書籍閱讀,想更了解這個品牌的背後故事。

愈採訪這些時裝皮具品牌多,愈發覺它們背後的歷史淵源都和法國有關(後來讀到一篇文章解構歐洲奢華生活緣起自有太陽王稱號的法國皇帝路易十四在位期間鼓勵工藝創作有關),於是便萌生了讀法文的念頭,覺得如果自己希望在這個範疇鑽研下去的話,最原汁原味的方法,自然便是讀懂他們的語言,以第一身親自了解關於法式生活的來龍去脈。

再很自然地,我報讀了香港法國文化協會的法文課程。歷經大半年才完成初階,可惜後來因為工作開始繁重,便沒有繼續下去。雖然法文只學得皮毛,但沒有影響我想到法國旅遊的目標。後來因工作之便,開始到巴黎採訪時裝周,一年春夏季和秋冬季兩度發佈,我得以一年兩度在三月及九月的日子在巴黎逗留約一星期,雖然兩個時間的巴黎天氣都很寒冷,但絲毫沒有掃掉我探索巴黎的興致。

而我主要的探索方法便是透過一雙腳,走遍巴黎大街小巷。熟悉巴黎城市規劃的朋友都會知道,巴黎是一個建造給行人的城市,最初的道路規劃都以能夠讓人們透過走路便能輕易抵達城裏不同的地方。所以你問十個喜歡巴黎的朋友,十一個會告訴你他們喜歡在巴黎閒逛,而且每個人都肯定有自己最屬意的人行路線。

後來因工作之便,開始到巴黎採訪時裝周,一年春夏季和秋冬季兩度發佈,我得以一年兩度在三月及九月的日子在巴黎逗留約一星期,雖然兩個時間的巴黎天氣都很寒冷,但絲毫沒有掃掉我探索巴黎的興致。

而我在巴黎則有多條路線,全看我身處那一區而決定。當中又以不同書店作為地標串連起的一條最為常逛,因為每到一個城市,我都必然會尋找當地書店拜訪一下。所以當身處巴黎想出外走一走時,我大多數便會以龐畢度中心內的書店作為一個起點,然後和芳登廣場對出 Rue Rivoli 的英文書店及附近名店內街 Rue Faubourg-Saint-Honoré 上的 Colette 內的書店作為連結,串連起我的閒逛路線。如果天氣好的話,更會把離和諧廣場不遠處的河邊花園內的植物書店作為番外遊點。

然後我會買一些書,找一家戶外咖啡店坐下來,點一支小雪茄,喝一口黑咖啡,拿起書來仔細閱讀,同時更必準備定一枝筆,看到重要的或有感而發的句子時,便會在書頁兩旁空白地方把想法書寫下來。這種互動式的快感和愉悅,是電子閱讀無可取代的。

基本上,我這條書店路線是每次到巴黎都必定重覆的,而如果時間有多的話,我便會開始針對不同小區來制訂我的人行路線,例如我會到 Saint-Paul 區看一眾特色小店,又或者到塞納河畔聖母院隔鄰聖路易小島上做一個下午的島民,那裏除了一些我喜歡光顧的小店外,亦有數家倚着河邊開設的小酒吧很好氣氛的。

2001 年美國著名小說家 Edmund White 出版名為《Flâneur》的小書, Flâneur 是法文,意即漫無目的地到場遊蕩的人,作者把在巴黎街道上閒逛的人以一個有少許貶義的詞彙統稱,整件事情卻立刻有型了,這便是法文的魅力。小書憶述了作者旅居巴黎時喜歡閒逛的路線,還有一些自當地朋友圈打聽回來或源自巴黎掌故的一些地方亦一一記錄,絕對是想在巴黎閒逛卻毫無頭緒的朋友的尚佳指南,因為都經過熟悉法國文化的作者過濾,大家該有信心。同時大家亦不必擔心這是十六年前的出版而過時,因為巴黎便是巴黎,一個接近永恆的城市,很多東西都是百年不變的。

法國文化協會網址:
http://www.afhongkong.org

讀者評論 1

會員專屬評論功能升級中,稍後上線。加入會員可閱讀全站內容,享受更多會員福利。
  1. 好奇作者的步行路線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