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書店的下一個十年?小小書房告訴你的「開店指難」

否則小書店要是再倒下去,他們以後就只能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裏了⋯⋯

小小書房落腳永和長達 10 年,即使曾經面臨都更搬遷,店主沙貓仍然決定要將書店開在永和,「我很喜歡永和這些複雜的小巷子,就像我的家鄉台南一樣。」3.0 版的小小書房如今位於文化路上,若是你的視線直直沿着文化路的方向看去也許不會發現它,但若你多留意路口岔進去的小巷子,便會發現這座溫暖的書城。

網海看似無涯,卻有一堵厚實的牆,讓人們沉浸在大量的知識碎片中,卻無法帶我們走得更遠。而走進一間書店,卻有可能讓讀者偶遇更多脈絡化的新知,享受獲得知識的純粹喜悅。

沙貓提到,在以前,書店是讀者和知識偶遇最大化的場所,哪怕是鄉鎮裏一間小小的書局,也能讓擁有不同家庭環境、經濟條件的人,都能有一個走進知識的機會,而這樣的空間卻逐漸在消失中。

許多人以為網路媒介的出現讓知識的取得更為容易,但「打開你這禮拜的網頁瀏覽紀錄,你會發現軌跡非常固定。」沙貓道,網海看似無涯,卻有一堵厚實的牆,讓人們沉浸在大量的知識碎片中,卻無法帶我們走得更遠。而走進一間書店,卻有可能讓讀者偶遇更多脈絡化的新知,享受獲得知識的純粹喜悅。

知識偶遇之外,讓求索知識的主觀意識提升

如果說開一間書店,是為了讓知識偶遇能持續發生,那麼小小開店之初就萌生的「讀書會」想法,便是要讓閱讀的脈絡更完整,讓讀者對知識的求索愈加有自我意識。

小小的讀書會大致分為文學、哲學及社會學三類,每一類別皆會尋找相關背景的專家來導讀。不同於心靈雞湯式的讀書會,小小更重視讀者透過精讀誘發自己生命與知識的連結,「有些讀書會很容易變成『調劑身心』的場合,聊太多自己的生活經驗,到最後都離開書的內容。我們的讀書會則希望將討論的內容都拉回書裏面,即使要講自己的生活也必須和書相關。」

讀書會就是灌溉知識的場域,而在沙貓眼中,它就像讀者和書店之間的催化劑。

華文文學讀書會導讀者,同時也是此次小小十年《下一個字的旅程》出版計畫的主編任道也說: 「在精讀的過程中,讀者將自己的生命經驗帶出來,也會換置自己,想像如果書中的角色是我的話我會怎麼做。當他把自己放入書中,其實他就已經讓書成為生命中的一部分。」

「參加讀書會後,我才知道什麼叫做知識的『渴』。」一位讀書會成員曾這麼說道。「成年人出了社會,若不是在學校就讀相關科系,等到對文學、社會學有興趣的時候,其實是非常少門路可以接觸的。」對成員而言,讀書會就是灌溉知識的場域,而在沙貓眼中,它就像讀者和書店之間的催化劑。讀者透過精讀從書本中獲得價值,進一步引出心中對知識的渴望,自然和書本的關係變得更為緊密。

「來小小參加讀書會和踏進一家書店是很不一樣的。我們就是一家普通的書店,但是參加後,你會發現閱讀的根很深,足以讓你花時間去挖掘。」小小透過提供讀書會的平台,試圖將偶遇的機會提升,並且邀請更多人進入閱讀的領域,增強讀者對書的黏着度。不過儘管書店和讀者努力讓知識的場域發酵,在大環境之下,還是有許多難題在阻擋「知識偶遇」的發生。

在以前,書店是讀者和知識偶遇最大化的場所,而這樣的空間卻逐漸在消失中。
在以前,書店是讀者和知識偶遇最大化的場所,而這樣的空間卻逐漸在消失中。

開店指「難」:從小小談書店經營之道

獨立書店的第一個難題,也是沙貓最不樂見的現象,就是書商和大型書店共同塑造的折扣戰文化。網路商店和連鎖書店藉着大型通路(編注:意指銷售渠道)的優勢,將進書成本以量制價,再提供優惠的折扣吸引讀者上門。面對現實的低價競爭,小書店在進書數量的限制下,無法如大型通路一樣下殺折扣,自然不會是市場上大眾的首選。

「有誰會希望自己寫的書上被貼了一個大大的 79 折標籤呢?」,對愛書的人而言,書本的價值是無法被售價量化的。因此,沙貓致力於推動圖書統一定價制,遏止各通路之間為了業績而惡性傾軋。在這樣的制度下,讀者購書時便能拉回重點,專注於書本所傳遞的價值,不必再為了錯失哪家折扣較多的書店而扼腕。同時,獨立書店也能打破進貨數量少的先天劣勢,運用自身的選書和服務與其他通路一較高下。

隨着網路以及行動裝置普遍化,人們傾向動動手指看盡天下事,相似的瀏覽紀錄使得閱讀變得平板,再加上網頁演算公式開發後,閱讀變得更加單一。

長遠來看,讀者透過獨立書店拓展閱讀的口味,出版社也能保有出版多樣性,不必緊咬着暢銷排行榜的尾巴,維持書業的良性發展。在她呼籲推動的同時,從近幾年的書店經營中,也看見出版業者對此現象的轉變,在進貨方面提供小書店不錯的價格和往來條件。「否則小書店要是再倒下去,他們以後就只能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裏了。」

進貨折扣是個難題,而在這之前,進什麼樣的書也是獨立書店的核心考量。

隨着網路以及行動裝置普遍化,人們傾向動動手指看盡天下事,相似的瀏覽紀錄使得閱讀變得平板,再加上網頁演算公式開發後,閱讀變得更加單一。網路世界中被局限,實體連鎖書店選書也因市場的考量變得欠缺多元。此時,獨立書店正是多元選書的關鍵平台。

「書本開出去的窗和世界是你沒辦法想像的,每個人都可以有一片自己的小花園。」這樣的花園透過沙貓的選書增加多元性,讀者也能慢慢拓展自己的閱讀圈。

小小的十年銷售榜前十名,便有四本來自獨立出版人的作品(《一根稻草的革命》、《解說愛麗絲漫遊奇境》、《無 III 實踐篇 自然農法》、《地球使用者的樸門設計手冊》),這些選書豐富了讀者的選擇,也提供異於連鎖書店之外的口味。 「書本開出去的窗和世界是你沒辦法想像的,每個人都可以有一片自己的小花園。」這樣的花園透過沙貓的選書增加多元性,讀者也能慢慢拓展自己的閱讀圈。

小小書房走過十年的書店經營之路,不斷迎戰台灣出版大環境的挑戰。一年100家的實體書店關門潮,出版產值更在兩年內足足減少一百億元,連帶影響出版從業人員的薪資水平。在這樣的出版寒冬之下,因為有愛書之人的支持,小小才能持續堅持,提供讀者求知的泉源,「沒有他們,就沒有小小。」因此,今年小小計畫讓書店化作閱讀的第一現場,訪問十年來聚集於此處的有緣人,將創作者、出版社及讀者的心路歷程訪談成書——《下一個字的旅程》出版計劃,在剛結束的眾籌 117 % 達標,獲得四百多位贊助者的支持。

除了透過訪談紀錄這三方對於出版和社會現況的呈現外,沙貓特地撰寫了另一本小書——《開店指「難」》,從小小書房自身的經營歷程和大家分享其他開店的困難。

書中對開店的細節和撇步詳細呈現。不過讓人好奇的是書名裏藏着的矛盾:開書店這麼難了,還要鼓勵大家開書店嗎?

書中列舉多項開店要留意的細節,從裝潢、選址到選書,沙貓將經營小小的經歷從頭再回憶記錄成冊。回想起當初光是書店選址永和,就衍生後續不少的討論與配套措施。 「我就想開在永和,但是要開在一個離捷運站走路15分鐘,如果是外地人大概還會迷路更久的地點,勢必要有相應的經營特色。」沙貓用心的透過部落格經營小小,利用網路打開知名度,並且增加書店與社區之間的互動關係,「行銷手段的推廣,會搭配着選址的決定產生變化。」經營之術的各個環節,每個都環環相扣。

「這其實是一本開任何小店都可以參考應用的書。」已經翻閱過內容的任道補充道。坐在一旁幫忙這次出版計畫的雅文點頭稱是,一問之下,原來雅文也想要開一家自己的書店。 「看書之後發現有很多細節像是書櫃或者裝潢都可以有更多考慮,在還沒着手之前可以先一窺所有注意事項,感覺很踏實。」

書中對開店的細節和撇步詳細呈現。不過讓人好奇的是書名裏藏着的矛盾:開書店這麼難了,還要鼓勵大家開書店嗎?

小小書房的店主沙貓:「讓人有一個很舒服的空間擷取想要的東西,將閱讀擴展出去,這是小小所肩負的任務。」
小小書房的店主沙貓:「讓人有一個很舒服的空間擷取想要的東西,將閱讀擴展出去,這是小小所肩負的任務。」

知識斷代的解藥:風格化獨立書店

「一定要把書店開回來。」風格化獨立書店,是知識斷代的解藥。 「書店是鄉鎮知識的來源。連鎖書店以人潮為設點的考量,不可能設在鄉鎮社區。那麼想想看未來的世代有可能出生後方圓幾公里都沒有一家書店。」沙貓說,書店和圖書館的功能不同,書店擁有的是新書,是上市後一個禮拜內送達的新書,書店是大眾獲得新知識的場所,若是這樣的場所消失,她不敢想像這樣的知識斷代會造成什麼令人憂心的後果。

「所謂和知識偶遇,就是你不用特別去尋找,它自然就在你的生活之中,是你呼吸的一部分。」

即使困難重重依舊鼓勵大家開書店,在沙貓心中,並沒有獨立書店特定的樣貌,「書店要結合什麼都沒有關係,重點是你的核心在哪。」近年來,許多複合空間的書店一一浮現,結合餐飲、旅館、展覽等型式大有人在。但她提到,空間的複合需要平衡關係,究竟是書店複合某種餐飲,還是餐廳裏藏一個圖書室,值得好好思考。 「問問自己,如果要買書,我會想到那裏買嗎?」這也是沙貓在運用經營策略時常常反思的問題。

獨立書店利用自己的方式與風格,盡可能的發掘經營新型書店的模式,更透過跳脫傳統的考量,改善業界中的障礙。

回想起之前在小小的一位秘魯實習生,返回秘魯後原想要開家書店,但因為資金不足及環境難以經營,最終,她開了一家文具店,在這文具店中,有一小區是她打造的閱讀書吧。 「這樣也很好啊!這就是我們散播出去的種子,讓閱讀傳送到更多的地方。」

「獨立書店是後現代個人化的具體展現,在書店中,會因為店主的不同而展現不同的樣貌。相較於傳統書店差不多的書櫃、裝潢或選書,這就是獨立書店的特別之處。」獨立書店利用自己的方式與風格,盡可能的發掘經營新型書店的模式,更透過跳脫傳統的考量,改善業界中的障礙。

「開書店是我想要的生活方式,從經營到選書,裏頭都蘊藏着我的價值觀,透過不同層次的活動,讓人有一個很舒服的空間擷取想要的東西,將閱讀擴展出去,這是小小所肩負的任務。」

讀者評論 6

會員專屬評論功能升級中,稍後上線。加入會員可閱讀全站內容,享受更多會員福利。
  1. 有參加過小小書房的讀書會
    非常支持獨立書店!

  2. 我認為台灣的書店會這樣除了網路書店以外還有的原因是
    我們這個世代的台灣小孩
    越來越不看書了

    我認為很多人都忽略了「從年輕人看未來」的預測手法
    「現在的年輕人喜歡什麼,幾年後什麼就會興盛」
    我現在十八歲
    我在我小學三四年級的時候就認為書店一定很難經營,我總覺得 怎麼會有人想去那種地方呢?
    我國中才理解每個時代會有每個時代的模樣,那時才清楚,「未來」實際上是有所跡象的,可以從很多方面去揣測
    但是這卻是大家最不在乎的
    關於青少年腦中想法的挖掘等等
    就以這件事情為例
    我認為台灣的書店會這樣除了網路書店以外還有的原因是
    我們這個世代的台灣小孩
    越來越不看書了
    跟前十年的、前二十年的相去甚遠

  3. 除非網路書店可以不提供比實體書店更大的優惠。

  4. 台灣的獨立書店真的都很有各自的特色
    希望你們繼續堅持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