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報

臉書推新措施打擊假新聞,但讓用戶評定由用戶傳播的假新聞真的有用嗎?

刊登於 2016-12-16

 Facebook大力打擊假新聞,23%美國人承認轉過假新聞。2016年7月20日,美國紐約,一個人於地下鐵站內看著電話。
12月15日,Facebook 推出新功能打擊假新聞。

陷入假新聞風波中的全球最大社交平台 Facebook,自創始人朱克伯格(Mark Zuckerberg)上月宣布多項「打假」計劃後,開始陸續落實相關措施。

12月15日,Facebook 宣布啟用新功能,簡化用戶舉報虛假信息的流程,並通過第三方事實核查機構對有爭議的內容做標記。

而就在同一天,美國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發表的調查報告顯示,網民也應該為假新聞的廣泛傳播負責:近四分之一的受訪者承認在社交媒體上轉發過假新聞,其中甚至有相當多的人明知是假消息但仍選擇分享。

我們想要給用戶發聲的機會,但同時不想成為真理仲裁者,因此我們會很小心地處理這類問題。

Facebook 15日的聲明

在 Facebook 被指責助長假新聞傳播而影響美國總統大選結果後,朱克伯格曾辯解稱該平台「99%的內容都是真實可靠的」。但隨後在輿論壓力下,該公司承諾採取行動打擊假新聞,措施包括:更強有力的監測、便利用戶的舉報機制、第三方核實、增加警告標籤等等。

從15日開始,Facebook 開放讓用戶來檢舉假新聞,只要看到自己認為含有虛假消息鏈接的帖文,用戶就可以點選帖文右上角按鈕內新增的「報告假新聞」選項直接舉報,而不需要提供任何理由。Facebook 將依據這些意見進行處理,用演算法限制被一定數量的用戶報告為「假新聞」的消息傳播地更廣。

此外,當用戶要點擊經過第三方機構核查為假新聞的鏈接時,都會出現警告訊息,用戶可以選擇取消閲讀或是繼續前往站點;如果未能查證報導的真偽,Facebook 會把報導標記為第三方查證存疑,並提供鏈接供用戶查閱相關疑點。Facebook 目前已經與 ABC News,AP,FactCheck.org,Politifact 和 Snopes 這5家事實核查機構合作。

為進行更有力打擊,有問題的報導將被 Facebook 禁止植入廣告。不過,新措施初期只針對新聞報導,而不包括評論文章,也不會影響諷刺時政議題的網站。

朱克伯格也於15日在個人 Facebook 主頁表示表示,雖然 Facebook 只是一家科技公司,但因為同時傳遞信息,其負起的責任已超越一般科技企業。他寫道:「我們是新一代的公共話語平台,這表示我們也應該有新的責任,讓人們進行最有意義的對話。」

美國披薩店發生槍擊案,槍手誤信假新聞,稱在調查有關希拉莉性侵兒童一案。
12月4日,美國「彗星乒乓」披薩店發生槍擊案,槍手誤信假新聞,自稱在調查有關希拉莉「性侵兒童案」 。

除了社交媒體外,最新的研究顯示出網民在假新聞的傳播中也負有責任。皮尤研究中心於同日發表的一份調查報告指,上千名美國成人受訪者中,竟然有14%的人表示他們在知道所分享消息是假新聞的情況下仍然選擇轉發,而16%的人表示他們曾在事後發現自己分享的消息是假新聞。總體而言(即至少遇到前兩種情況之一),高達23%的受訪者承認曾在社交媒體上轉發過假新聞。

此外,有39%的受訪者對識別假新聞「非常有信心」,45%的受訪者「有點信心」。從這一數據來看,Facebook 讓用戶自行舉報假新聞的策略或許作用並不會太大。

有趣的是,這次調查發現受訪者對假新聞傳播的主要責任方意見持平:45%的人認為政府及政客負有很大責任,43%的人認為公眾應該負很大責任,而42%的人認為社交媒體及搜尋網站負有很大責任。

64 %
皮尤研究中心報告指,64%的美國成人受訪者認為,假新聞讓公眾對近期發生事件的基本事實產生很大誤導。

聲音

因為使用者就是當初傳播假新聞的人,相信他們能分辨真假新聞是令人懷疑的決定,這就像是邀請罪犯來經營避難所。

科技媒體 TechCrunch

媒體應該非常乾淨、透明,不要成為「嗜糞症」(sickness of coprophilia)的犧牲品——人們往往傾向於關注和討論流言蜚語、醜惡事件等,儘管有些可能是真的,但媒體的傳播會帶來更大傷害。

教宗方濟各(Pope Francis)

來源:BBC紐約時報皮尤研究中心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