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里約奧運、台灣與菲律賓的總統大選、泰王逝世…2016年多個位於亞、非洲的國家都紛紛躍進不同的國際場合,帶來既喜又憂的新氣象,更展露出自二戰、冷戰以後,從殖民政權或威權治理轉型為民主治理的新面貌。以民主化為目標的國家轉型面對着政制草擬執行、國家建設、經濟市場自由化、資源分配、社會正義、回應歷史等等牽涉到方方面面,均為亟需人民參與討論的重要議題。
從威權走向民主,從殖民走向獨立,國家轉型揭示了新時代的到來。近些年國際間漸見部分國家轉型的步履與訴求,而在轉變與現實生活的背後,人民真正的渴望又是什麼?靠近2016年末,或許是一個合適的時候回顧社會上各種紛繁現象,與尋求一些可系統性地分析事理的理論框架。
端傳媒這次邀請到過去以「國家轉型」為出版核心的衛城總編輯莊瑞琳小姐,從回應歷史開始,並切入政治經濟組成的治理系統,最後回到現今生活所面對的資源分配不均而生的社會問題,為讀者選出兼具理論分析與界入社會現實的13本讀物,組成一份具解釋力的概論國家轉型書單。明年年初,莊總編將延續主題,在第二份書單中另從國別與區域的角度,再仔細探究國家轉型於特定國家的實踐情況,用以更深刻地理解世界樣貌的變化,敬請期待。
這個世界,這個時代,已然來到既新又舊,既左且右,既文明又野蠻,既結盟也壁壘分明的局面。以為「社會主義國家」實質上不復存在的時候,對不平等與公平分配的呼聲,讓人以為19世紀的馬克思該當回來。當許多國家愈來愈重視不同個人的權利,「人權」彷彿成為社會上的重要詞彙。而在那邊廂,卻又看到中東難民問題在歐洲國家引發內部矛盾與衝突。選戰的鐘擺紛紛往右邊敲響,於是在貿易幾乎覆蓋全世界,貨幣也能跨國統一,甚且協議保護環境的同時,又有些國家開始想要脫隊或自我保護。
這些變化是不是都隱隱在朝某個方向而去?又從何而來?有哪些面向在深深影響個人的生存與幸福與否?有些問題也許不獨為當代所有,但有當代的獨特性。我們確實處在國家或社會轉型之中,但又有哪些標準或原則,足以提供我們檢視的框架?底下這份概論轉型的書單,將以歷史、政治秩序、不平等與社會生活等四個面向,企望為一些當代現象帶來解釋的可能。
不曾遠離歷史的我們
1.《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布》
《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布》 (Imagined Communities: Reflections on the Origin and Spread of Nationalism)
出版時間:2010年5月
出版社:時報出版
作者:Benedict Anderson
譯者:吳叡人
想像的共同體做為一種政治追求的動力,自安德森(Benedict Anderson)所說18世紀末、19世紀初發生在美洲的第一波民族主義以來,總共經歷四波民族主義浪潮,至今尚未在世界終結。諸如蘇格蘭、魁北克、沖繩與香港等有「分離主義」問題之地,都格外使人意識到,國家與民族的想像與建構本質。
但同時我們也必須理解到,這種對共同體想像的需求,多半是受到壓迫導致的結果,因此第四波也被稱為「殖民地民族主義」。一個地方不必然有族群與文化的一致性,卻都有形成政治共同體的條件。此外,本書譯者吳叡人在其著作《受困的思想》中所稱的「晚期民族主義」,則是吸收了左翼視野的晚近民族論,強調對分配主義與後殖民批判的關注。
2.《我們從未現代過》
《我們從未現代過》(We Have Never Been Modern)
出版時間:2012年10月
出版社:群學
作者:Bruno Latour
譯者︰餘曉嵐、林文源、許全義
對作者拉圖(Bruno Latour)來說,1989年是充滿諭示的奇蹟之年。一方面柏林圍牆倒塌象徵社會主義的結束,似乎自由的西方終在冷戰中獲勝,但同時1989年幾場討論地球與自然的會議,卻也意味着生態可能的反撲與崩潰。
拉圖因此認為,這是雙重潰敗的一年,也是反省「現代性」的起點。現代性像憲法一般的優越存在,自17世紀以來不斷在東西方、社會與自然、人與非人之間造成刻意的「大分裂」,但這種劃分並不符合現實,人為與自然的分野不僅不清楚,甚至人類本身還不斷創造混種物,比如基因改造食品或複製動物。因此,拉圖認為我們應該承認「現代」從未發生過,不存在這些分野才是真正的世界。
3.《記憶與遺忘的鬥爭:臺灣轉型正義階段報告》
《記憶與遺忘的鬥爭:臺灣轉型正義階段報告》
出版日期:2015年10月
出版社:衛城出版
作者: 臺灣民間真相與和解促進會
這套書雖以台灣轉型正義報告為主體,但通過這套書可以理解到,轉型正義不是封閉於個別國家內部的政治與歷史工程,毋寧已是某種全球性的現象。從1980年代以來,有超過八十個國家從威權獨裁政權轉型為民主政體,這些經驗即便各自不同,卻又互相影響。
轉型正義往往牽動一個國家的走向,也因此成為國際政治很重要的變數與因素,新興民主國家會是動盪不安或是和平繁榮,轉型正義往往是其中的關鍵條件。其中,採取和解的南非就是真相與和解的典範,可另外參考《沒有寬恕就沒有未來》與《斷臂上的花朵》。
政經系統混雜而生的治理秩序
1.《政治秩序的起源》上、下
《政治秩序的起源》上、下卷(The Origins of Political Order)
出版時間:2014年9月
出版社:時報出版
作者:Francis Fukuyama
譯者:黃中憲、林錦慧
世界在90年代迎來了第三波民主化,有120個國家是選舉民主國家。作者福山(Francis Fukuyama)因此在1989年後提出著名的「歷史終結論」,認為資本主義式的民主已是人類歷史的終點,但21世紀第一個十年就出現「民主倒退」,有五分之一不是回到威權統治,就是民主建制遭到破壞,使福山回頭探究政治秩序的演化與政治衰敗的成因,對歷史終結論作出修正。
福山認為人類逐步形成了三種政治建制:國家機器、法治與問責,正是這三者的平衡形成良好的政治秩序,一旦政治制度無法因應變動的環境,就是政治衰敗的開始,福山以此提醒民主自由的延續不是必然的。
2.《國家為什麼會失敗:權力、富裕與貧困的根源》
《國家為什麼會失敗:權力、富裕與貧困的根源》(Why Nations Fail: The Origins of Power, Prosperity, and Poverty)
出版時間:2013年1月
出版社:衛城出版
作者:Daron Acemoglu、James A. Robinson
譯者:吳國卿、鄧伯宸
相較於福山,艾塞默魯(Daron Acemoglu)與羅賓森(James Robinson)更進一步以政治經濟學的角度看國家成功與失敗的根源。從歷史上諸多國家的發展,歸納出能分配權力與資源的廣納型制度,比起資源被少數菁英壟斷的榨取型制度,更能確保國家興盛。國家的失敗並不取決於地理環境與自然資源,還是在人為的制度。
與福山相同的是,艾塞默魯與羅賓森同樣把制度放在變動的過程中,兩者不同的是,像俄羅斯這樣表面採取民主形式的國家,或有亮眼經濟成長但實施政治控制的中國,他們能從政治與經濟制度的交互影響,指出這些國家可能面臨的失敗危機,並不光只是看治理的效能而已。
3.《真實烏托邦》
《真實烏托邦》(Envisioning Real Utopias)
出版時間:2015年3月
出版社:群學
作者:Erik Olin Wright
譯者:黃克先
1989年社會主義國家垮台使福山喊出歷史的終結,但有另一批左派知識分子試圖提出馴服資本主義的「替代方案」,也就是在資本主義經濟體內崁入具有民主與社會權力想法的制度。作者萊特(E. O. Wright)在書中提出四種個案:參與式預算、維基百科、西班牙巴斯克地區由工人組成的合作社以及無條件基本收入制。
某種程度上,萊特算是回答了《國家為什麼會失敗》的廣納型制度如何在體制內具體實踐的路徑。萊特在結論中提及,這將是一種混生體的經濟結構——由資本主義、國家主義與社會主義交雜而生的當代經濟體制。事實上我們也確實看到,社會需求確實是建立在混雜性的經濟體制上,一方面個人需要發展的機會,另一方面個人也需要獲得安全網的保障。
4.《全球化矛盾:民主與世界經濟的未來》
《全球化矛盾:民主與世界經濟的未來》(The Globalization Paradox: Democracy and the Future of the World Economy)
出版時間:2016年2月
出版社:衛城出版
作者:Dani Rodrik
譯者:陳信宏
除了少數幾個國家,全世界各國或區域幾乎都在世界貿易組織涵蓋的範圍。2016年7月29日阿富汗加入後,已達164個會員國。作者羅德里克(Dani Rodrik)特別關注「超級全球化」本身帶着的矛盾問題,他認為世界經濟有個三難困境:不可能同時追求民主、國家自決與經濟全球化。
羅德里克主張,過去全球化所帶來的危機,足證各國需要的是健康的全球化,也就是內部有堅實的民主與國家主權,不是一味追求超級全球化,如有牴觸,應以民主與國家主權為優先考量。2014年台灣發生的太陽花運動就是一例,民眾拒絕接受一項還未有內部共識、可能與民主原則牴觸的貿易政策。全球化或各種貿易協定對政治秩序的影響,仍在持續發生,不僅對被支配國有影響,連強權國家都已有所效應︰2016年11月美國總統大選確定特朗普當選後,反自由貿易風潮大起,奧巴馬政府已宣布放棄在任內推動TPP。
從社會中驅逐是資本不平等的極致
1.《二十一世紀資本論》
《二十一世紀資本論》(Le Capital au XXIe siècle)
出版時間:2014年11月
出版社:衛城出版
作者:Thomas Piketty
譯者:詹文碩、陳以禮
財富分配不均與貧富差距惡化,到底是一種感受,還是有實質數據?皮凱提(Thomas Piketty)所做的最大貢獻,一是與幾十位各國學者共同建立全球高所得資料庫(WTID),二是用較為一致的財富數據,檢視財富分配的歷史演變。
他提出警告,1970年代以來貧富差距不斷擴大,甚至在21世紀第一個十年,以美國為例,所得集中化已經回到1910年代的高峰。他也作了根本性的檢視,歷史上資本報酬率大於經濟成長率才是常態,也就是繼承的財富會比所得累積來得多,因此各國如果沒有實際政策減緩財富分配的惡化,是不可能解決與預防不平等所帶來的社會代價。
2.《階級世代:窮小孩與富小孩的機會不平等》
《階級世代:窮小孩與富小孩的機會不平等》(Our kids: The American Dream in Crisis)
出版時間:2016年3月
出版社:衛城出版
作者:Robert D. Putnam
譯者:李宗義、許雅淑
普特南(Robert D. Putnam)的《階級世代》進一步把不平等,從所得問題拉到個人成長過程的機會不平等。普特南以大量訪談個案,鋪陳1950年代與21世紀當代,美國富小孩與窮小孩的成長軌跡。他發現,窮人與富人的隔離日益嚴重,從居住、就學到婚姻都已日漸在不同的世界。
美國的階級流動從1970年代就開始呈現停滯,社會流動的指標已經落後三、四十年。普特南的研究中,兩次大戰也是相對較為平等的,平等的情況一直延續到二戰後三十年,曲線跟皮凱提的研究非常近似。從普特南的研究可知,不平等的情況不是靜態的個人分布,而是代代繼承的。如果政府沒有意識去彌補,將使年輕世代的剝奪感日漸嚴重。台灣部分可參考台灣勞工陣線出版的《崩世代》一書。
3.《大驅離:揭露二十一世紀全球經濟的殘酷真相》
《大驅離:揭露二十一世紀全球經濟的殘酷真相》(Expulsions: Brutality and Complexity in the Global Economy)
出版時間:2015年6月
出版社:商周出版
作者:Saskia Sassen
譯者:謝孟宗
2014年出版的《大驅離》一舉將各種不平等現象推上最恐怖的境地。全球化的複雜系統,已經使壓迫者不是具體的企業、強權,而是沒有中心的系統。因此作者薩森(Saskia Sassen)說,不平等已經是過去的概念,如今指的是掉出系統邊緣的徹底「驅離」。而且不只是經濟系統,還包括退出社會系統與生物圈系統之外,譬如在窮國流離失所的小農,失去了家園、土地與家,只能聚集在都市形成貧民窟。不僅是人遭到驅離,土與水也會變成死土、死水而不再被使用,徹底遭到遺忘。
作者認為,這種系統化的壓迫是起自一1980年代,一是因為徹底全球化,使物質經濟極端化,形成全球外包的製造業、服務業甚至神職;另一方面則是金融產業大舉入侵非金融部門,將一切過程證券化,而這同時也是無感化的過程。這種在全球產業鎖鏈中的犧牲者與被迫遷者,也可參考《黏土》一書中台灣苗栗灣寶里二次對抗土地徵收的過程,作為對照案例。
人而群分後的共活社會
1.《道德部落:道德爭議無處不在,該如何建立對話、凝聚共識?》
《道德部落:道德爭議無處不在,該如何建立對話、凝聚共識?》(Moral Tribes: Emotion, Reason, and the Gap Between Us and Them)
出版時間:2015年7月
出版社:商周出版
作者:Joshua Greene
譯者:高忠義
作者格林(Joshua Greene)用兩種悲劇來形容人類社會運行需要的道德︰一種是讓我與我群能合作,避免「公地悲劇」的道德;一種是我群與他群出現衝突時所需的「常識型悲劇的道德」。這種道德部落化的價值衝突存在於許多當代議題中,如墮胎、同性婚姻、死刑存廢等問題。然而,隨着社群媒體的流行,似乎沒有更能找到普遍性道德的可能。
作者用「牧民」稱呼在不同道德部落的人,正如同我們用「鄉民」稱呼網路使用者。然而作者認為這雖然是現代生活的悲劇,但每個道德部落本來就有着不同的道德意識,重要的也許是在歧見中找到「共通貨幣」,得以權衡與計量不同的價值觀。這可能近似哈佛大學法學教授桑思汀(Cass R. Sunstein)在《剪裁歧見》說的權衡與剪裁,在不需要彼此改變對方的前設下,持有「共通貨幣」,才能在訊息快速的當代社會中真正地共同生活。
2.《成為他自己:全人,給未來世代的教育烏托邦》
《成為他自己:全人,給未來世代的教育烏托邦》
出版時間:2015年9月
出版社:衛城出版
作者:劉若凡
選擇什麼型態的教育往往涉及對「人是什麼」的價值判斷與定義,以及對人類潛力的探險極限。現代教育制度的誕生與國家主義有關,是一種啟蒙式、上對下的教育系統,然而教育在20世紀也在醞釀另一條脫離國家掌握,企圖回歸教育本質的方式。這種教育之路不僅更具冒險性,甚至一開始不被國家所承認,但家長與孩子還是屢屢嘗試,可見是人心對探索出現了強大需求。
《成為他自己》作者劉若凡就讀過這樣的學校,在這本書中,我們看到全人中學二十年的摸索過程,以及從失敗當中尋找教育的真諦。對教育的解放,也是對人的解放,《成為他自己》這本書呈現了邁向未來性的教育想像。
3.《香港好走》系列
《香港好走 怎照顧?》
出版時間:2016年12月
出版社:繼續報導、三聯書店
作者:陳曉蕾
《香港好走 有選擇?》
出版時間:2016年12月
出版社:繼續報導、三聯書店
作者:陳曉蕾
《平安紙》
出版時間:2016年12月
出版社:繼續報導、三聯書店
作者:陳曉蕾
老年社會肯定是接下來無可迴避的議題,而且是社會共識性極高的議題。隨着平均壽命延長,個人、家庭與國家都會進入面對老年的狀態。對個人來說,一旦老了病了,涉及的是醫療自主權的選擇,是安樂死、終止無效治療的權益瞭解;對家庭來說,則是照護與醫療機構的選擇;對國家來說,是社區的安全網是否成熟,是醫療與法規政策是否妥當的問題。
這是人類社會第一次遇到老年問題,對逐漸長壽的世代而言,老而死的意義該是什麼?又該做些什麼?是你我大多數都將面臨之事。然而,即便老年社會將變成全球的普遍現象,但生老病死的觀念卻受到各自文化傳統所影響,終會有不同的問題與相應政策。過去此類主題多是依賴已進入老年社會的日本出版品,如今獨立記者陳曉蕾的報導,將為探討華人社會留下非常重要的紀錄。
有几本书,争议很大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