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物

《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李安用超真實3D給我們的教訓

用超真實3D技術拍攝劇情片開創歷史,李安心裏其實在盤算什麼?

特約撰稿人 林郁庭 發自台北

刊登於 2016-11-16

《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以3D、4K、前所未有的每秒120格播放速率拍攝,但李安下的賭注,不是為了提升習以為常的大製作大成本動作、奇觀、科幻片特效,而是以嶄新視角去呈現劇情片的故事與情感。

《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Billy Lynn’s Halftime Walk)劇照。
《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Billy Lynn’s Halftime Walk)劇照。

自《阿凡達》(Avatar, James Cameron, 2009)在各地瘋狂賣座,一再刷新票房紀錄以來,之前較「原始」的3D嘗試──譬如裘莉(Angelina Jolie)在《貝武夫》(Beowulf, Robert Zemeckis, 2007)以無比魅惑之姿從水中升起,對着銀幕挑動她金色乳尖,妖嬈蛇尾──迅速被遺忘,片商迫不及待把一部又一部大片以3D出品,期望再現《阿凡達》榮景。在3D熱差不多退燒了,觀眾對於眾多「不過把平面做出景深、讓字幕浮在影像之上」的一窩蜂3D片感到厭煩,倦於花更貴的票錢、戴上並不舒服的3D眼鏡入場觀影,李安卻汲汲呼籲給3D一個機會,不要在理想的3D還沒有出來,就把它「扭曲」了。

回顧電影之初,一個個定格畫面連續播放,因視覺暫留而產生動作連貫印象,動畫影片(motion picture)因之而生;從1920年代以降,每秒24格畫面普遍用為播映規格。當電影由平面進入立體時代,解析度自2K往4K上看,近百年而不變的24格播映標準,在新世紀難免受到質疑:傑克森(Peter Jackson)在《哈比人》(The Hobbit,2012)系列採用每秒播放48格,提升畫面流暢清晰度,卻也招來「過於真實」而難以適應的批評;同樣稱許更高規格的卡麥隆,更打算在《阿凡達II》使用每秒60格速率。戲言自己總慢一拍、被製作人形容極不高科技的李安,於《少年Pi的奇幻漂流》(Life of Pi, 2012)首次嘗試3D拍攝,卻敏銳地抓住當前3D的侷限與可能性,而在下一部作品放手去賭3D的未來:《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Billy Lynn’s Halftime Walk, 2016)以3D、4K、前所未有的每秒120格播放速率拍攝,但李安下的賭注,不是為了提升習以為常的大製作大成本動作、奇觀、科幻片特效,而是以嶄新視角去呈現劇情片的故事與情感。「科技應該為藝術表達來服務,使其更強勁有新意,因為故事與戲劇,才是最重要的。」李安如是說。

《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Billy Lynn’s Halftime Walk)。

導演:李安。
上映:2016年11月11日。
發行:發行工作室(香港)

這般異於業界常軌的3D探索,並不是沒有先行者──溫德斯(Wim Wenders)獻給舞蹈天后的輓歌《碧娜.鮑許》(Pina, 2011),即以3D模式展現碧娜舞蹈劇場的生命力。在這部紀錄片中,觀眾被引入劇場,體驗身歷其境的現場表演,於多層次空間,感受溫德斯反覆把玩、貼近又拉遠的(無)距離感。極近之時,可以窺進舞者瞳孔裏立體折射、玲瓏剔透的恐懼,或是欣賞他們若於自己掌心翩然起舞,迴旋着平面影像無法呈現的精巧弧度,揮灑懾人魄力與熱力,眼底的光和髮稍滴落的汗水,歷歷在目。

「過去」的3D觀影習慣在召喚,於是我們會期待適應期鋪陳結束後,或有需要用上新科技更加刺激感官的驚喜,譬如更身歷其境的戰場喋血?更血脈賁張的球賽競技?更奪目絢麗的煙花肆放?

李安導演的新作《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Billy Lynn’s Halftime Walk)。
李安導演的新作《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Billy Lynn’s Halftime Walk)。

李安在《比利.林恩》同樣聚焦於人和真實的問題,以3D去適切表現人臉上複雜而微妙的神情,他與溫德斯有志一同,卻走得更遠。他對於《少年Pi》主人公細微表情在3D、24格速率下顯得模糊,感到相當不滿意;《比利.林恩》一口氣將播放速率提高5倍,電影亮度約是一般9倍,於是不會有任何動作遲滯,不再有任何細節模糊不清,陰影下事物仍層次分明,能看到的甚至比肉眼還仔細亮麗。這比真實更鮮明銳利的「超真實」(hyper-reality),詭異地游移真實與虛擬之間。不只演員肌膚毛孔、痘痕無所遁形,他們的演技也面對更嚴峻挑戰:刻意作戲在大特寫之下更顯假惺惺,唯有誠懇演出才過得了關。究竟是什麼樣的故事,讓李安希望我們看得如此清楚無遺?

本片改編自方登(Ben Fountain)同名小說,敘述被派往伊拉克戰場的新兵比利,因一次涉險搶救隊友的行動被拍攝、廣為傳播而成為國民英雄,遂同整班戰友休假回國兩週,四處巡迴分享戰地經驗。適逢超級杯美式足球賽期,他們被球團老闆邀請,現身萬眾矚目的球賽中場秀(換場休息時間的娛樂節目),與炙手可熱的天團同台表演。整個進場觀賽、記者會、與球員交流、邂逅心儀的女孩、正式表演乃至離開會場的過程中,於伊拉克的無數片段回憶,連同家人的歡聚和衝突,排山倒海擁入比利腦海,戰場硝煙與球場煙火水乳交融,孰真孰幻,難分難辨。

在改編過程,李安把中文片名從依循原著中譯版的《半場無戰事》,易為《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揭露了思路重心的轉移:前者透露前線吃緊,後方卻歌舞昇平,球賽半場還找現役軍人作秀,並無戰事,諷刺至極。從「無戰事」到「中場戰事」,意味比利離開前線,沒想到進入另一個真真假假的戰場,而最終,這也不過是生命戰場的中場,少幾分尖銳諷刺,多幾許悲憫。對導演李安來說,中場與戰事儼然是隱喻,在他電影生涯中場,怎樣的戰役都得全心投入,這不也是他和比利共同的宿命?

電影開場,是比利躲過槍林彈雨、衝向負傷長官的鏡頭──這段本片唯一低畫質、模糊晃動的畫面,或來自同行戰地記者(當時手機攝錄並未普遍),加上間於鮮麗銀幕的Nokia、Motorola時代樸拙的手機短訊(今日社交媒體鼻祖),對舊時代科技做了告別。從「低於一般標準」的畫面迅速轉移到「數倍於一般標準」的超高畫質,之間反差對視覺產生的震撼,李安想必瞭然在心。接下來的親情戲、比利與同僚對手戲像是故事開展緩衝的視覺適應期,讓觀眾習慣所謂「未來3D」更突出的景深、更精緻細膩的畫質、亮麗到幾無死角暗處的風景、不再有朦朧可能(除非是聚焦在後而前景模糊)的流暢度。然而「過去」的3D觀影習慣在召喚,於是我們會期待適應期鋪陳結束後,或有需要用上新科技更加刺激感官的驚喜,譬如更身歷其境的戰場喋血?更血脈賁張的球賽競技?更奪目絢麗的煙花肆放?

是否適時「分心」亦在李安盤算之中?畢竟本片敘事手法,就是以比利參與活動進行中,不斷分神憶起戰場片段來勾勒戰場真實,用以對照球場現實的虛幻;暫時失焦與片斷性自然無可厚非,看似不重要的細節,多半暗藏玄機,以為重要的抉擇,卻可能雲淡風輕。

李安也確實讓我們看到子彈呼嘯而過的戰慄,土垣隨着砲火震落四散、沙塵襲來的臨場感,這些深具動感的場景,連同中場演出的熱力四射和煙火絢爛,都處理得相對收斂,說明了不是使用「超真實」3D的重點。李安對於「偽史詩」的興趣,顯然低於他擅長的親密關係、細膩情感的表露;於是他竭力讓觀眾把注意力少放一些在動作,多著意人情、人臉的變化:激烈的彈雨稍歇,敵人從暗中跳出,和比利生死肉搏,最終在他刀下斃命那一刻,那兩張對着鏡頭的臉孔,說明了未來3D存在的理由。前所未有的迫近感,把觀者帶到殺人現場,親睹比利為命拼搏的兇殘、結束之際的慌亂,敵人在他刺刀深入、斷氣時分眼珠似欲迸裂的景觀,鉅細靡遺地剖析──這是比利成就他「英雄事蹟」的關鍵時刻,卻完全對應比利稍早說的一句話,「我生命裏最糟的一天卻被大肆慶祝,這感覺真的很怪。」

另一張讓人難忘的臉孔,是知名諧星Steve Martin飾演的球隊東道主,地產大亨諾姆(Norm)。他邀請比利一行上中場舞台,自然有商業考量,也竭盡市儈地剝削他們。他以極低價碼向比利要求將其事蹟翻拍電影,用愛國英雄史詩激勵全美國民,兩人的針鋒相對亦以特寫處理:這裏的超真實3D如同照妖鏡,冷靜照亮我們所熟悉的那張充滿喜感的面孔,可以扭曲到何等猙獰程度,看得人心寒;擔綱比利的Joe Alwyn那雙討喜的湛藍瞳眸愈發澄澈透亮,卻已反映不出半點天真。誠如李安所言,把人臉看清楚了,多少故事都在其中。

有時候,沒給人那麼深刻印象的臉,也有故事要說。伊戰將士向出口輕浮的平民百姓示範鎖喉格鬥術,讓對方血充腦門的鏡頭,雖只是中長景拍攝,卻異常清晰看到被掐住無法動彈的那顆頭顱,一刻比一刻通紅,嵌入一整片專心觀賽的漠然白面孔中,不斷有細微變化的那張紅臉,帶來迫人的窒息感,渲染力超乎尋常。向來著力細節與情感琢磨的李安,確實使得本片個個精心打造的小細節,在超真實3D之下精彩奪目,卻也不免讓人分心。比利與戰友賓客們共享感恩節大餐的一幕,大廚精雕細琢、巧奪天工的瓜果、魚鮮、龍蝦、松雞能輕易把焦點從人物身上吸走,讓觀眾垂涎地盯着比真實更秀色可餐的富麗盛宴。

影評人或許非議這類同高畫質電視或虛擬實境的超真實,讓電影場景變得過於人工而不自然,但這種虛假效果,不正是李安意欲比利所看到的真實?

是否適時「分心」亦在李安盤算之中?畢竟本片敘事手法,就是以比利參與活動進行中,不斷分神憶起戰場片段來勾勒戰場真實,用以對照球場現實的虛幻;暫時失焦(這裏指的不是畫面)與片斷性自然無可厚非,看似不重要的細節,多半暗藏玄機,以為重要的抉擇,卻可能雲淡風輕。甚或這表面雜亂的跳躍敘事,真實表達比利等人自戰場歸來可能經歷的戰後症候:一切都失了序,尋常事物也帶幾分詭異。

據此,主要以比利對真實/現實觀感做為出發點的本片,確實是「未來3D」對於真實性實驗的難得場景。影評人或許非議這類同高畫質電視(HD電視慣用高於電影的每秒60格播放速率)或虛擬實境的超真實,讓電影場景變得過於人工而不自然,但這種虛假效果,不正是李安意欲比利所看到的真實?最銳利明晰到仿若扭曲現實的效果,多半發生在中場秀前後,伊戰場景反而拍得相對「柔和」,如此對仗仿若喻示美國大兵在戰場是用生命血肉去體驗真實,從前線歸來,聲色犬馬如斯虛幻,卻讓他們把一些事物看得更淋漓盡致。看得太清楚而覺得失卻美感,倒是超真實3D給我們一課鮮明的歷史教訓。

超乎當前戲院設備要求的《比利.林恩》,在全球以不同格式播放,於是2D/3D、2K/4K、24/48/60/120格的觀眾,將看到不同的真實。但這或許更符合現實現世的狀態。

《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Billy Lynn’s Halftime Walk)劇照。
《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Billy Lynn’s Halftime Walk)劇照。

說到美感,一個似無緊要的細節總在我眼前揮之不去:在伊拉克某處郊野,蔚藍蒼穹下的黃沙土牆,映襯茵茵綠樹在風中輕顫。這樣的畫面,不僅是伊拉克場景絕無僅有,在整部片裏都彌足珍貴:中場秀自然缺乏詩情,駐伊美軍即使在最輕鬆的市集巡禮,也得面對商販的驚懼不安、兜售光碟孩子的市井油滑;更勝戰場交鋒的民宅搜查,場面火爆張力十足,被擾居民眼中的悲憤和仇恨,留下難以磨滅的烙印。綠樹土牆的詩意終將毀於戰火,但僅僅如此嗎?

在未來3D的眼鏡下,我看到前所未見的細微騷動:綠樹枝葉在微風撥弄下,無比輕巧地搖擺,婆娑起舞。於尋常的電影語言,我們通常只能看到綠樹輪廓微微起伏晃動的朦朧美感,無法窺見那剪影中一葉葉細膩婉轉的姿容。這片在眼前起舞的黃沙綠葉,讓我感受新的電影抒情語言,以及迷濛之外的另類美感。這樣的美感註定無法為所有人看見:超乎當前戲院設備要求的《比利.林恩》,在全球以不同格式播放,於是2D/3D、2K/4K、24/48/60/120格的觀眾,將看到不同的真實。但這或許更符合現實現世的狀態。3D電影的未來,有待歷史去檢驗,一扇新的可能性之窗,卻已向電影沙場征戰多年的老將、還未招募入伍的新兵開放。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