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報

中方申訴獲勝,WTO裁定美國多項反傾銷手段違規

刊登於 2016-10-20

世貿組織裁定美國13項反傾銷措施違反世貿規則。
世貿組織裁定美國13項反傾銷措施違反世貿規則。

中國政府發起申訴3年後,10月19日世界貿易組織(WTO)公布了關於美國對華反傾銷手段的調查結果,裁定美國13項反傾銷措施違反 WTO 原則,但也駁回了中方的部分申訴內容。雙方可在60天內就裁決結果上訴。

這次申訴是2013年12月由中國發起,涉及機電、輕工、五礦等多個產業,相關產業的年出口金額達84億美元。這也是近年中國在 WTO 發起的規模最大的貿易訴訟案件之一。申訴時,商務部條約法律司副司長楊國華曾表示,將美國政府的反傾銷手段「打包」起訴到 WTO,是由於美國商務部在反傾銷調查中存在共性的體制性錯誤,若逐個申訴效率過低。

通俗點講,就是美國商務部在反傾銷調查和裁定時採用了錯誤計算方法。這種做法的直接後果是,把本來沒有傾銷的認定為有傾銷,把本來僅有小幅傾銷的認定為大幅傾銷,嚴重侵害了中國企業的合法權益。

中國商務部條約法律司副司長楊國華

由6人組成的調查小組認為,美國商務部將部分案例視為「目標傾銷」(targeted dumping)、採取「歸零法」(Zeroing)計算傾銷幅度、依據單一税率預設(Single Rate Presumption)採取反傾銷措施等做法有違 WTO 規定。不過,美國商務部執行過高的反傾銷税率以系統性懲罰中國國企的指控被駁回。

「目標傾銷」是指出口方針對具體區域、客戶群體和時間段削減價格的做法,歸零法則指計算加權傾銷幅度時,將出口價格高於正常價值(Normal Value,即經過加權的本國銷售價格)部分計算為零,但保留低於正常價值的部分,從而人為誇大傾銷程度,向外國產品徵收不合理的傾銷税率,保護國內市場。

中國商務部對調查結果表示歡迎,稱調查小組支持了中方的主要訴求。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則在聲明中表示失望,強調將仔細閲讀報告,考慮下一步做法,並稱報告無法阻撓美國政府履行反傾銷責任。

近年來中美兩國在 WTO 的博弈持續不斷。就在上週,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還向 WTO 提出申訴,要求中國結束對銻、鉻、鈷、銅、石墨、銦、鉛、氧化鎂、滑石、鉭和錫等11種原材料的出口限制措施。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的聲明指,這些原材料涉及航空、汽車、電子、鋼鐵、建築等行業,中方的出口限制增加了美國企業的成本,令中國製造企業獲得「不公平」的競爭優勢。

今年9月,美國貿易代表還曾向 WTO 發起申訴,指中國通過設定最低收購價的形式,向水稻、玉米和小麥種植戶提供超過 WTO 承諾的1000億美元額度補貼,造成市場價格扭曲和生產過量。

除了美國,歐盟從業者亦對中國企業傾銷商品的做法極度不滿,矛盾最激化的鋼鐵行業甚至曾出現集會遊行。這也導致歐洲議會在今年5月高票反對承認中國「市場經濟地位」(Market Economy Status)的提案。即便中國在採取讓步、同意與歐盟建立雙邊鋼鐵平台後,歐盟也僅僅決定在名義上鬆口、另行提供計算反傾銷責任的方式

4820 億美元
2015年,中國對美出口總額達到4820億美元。

市場經濟地位

市場經濟地位(Market Economy Status,簡稱 MES)是反傾銷調查確定傾銷幅度時使用的一個重要概念。反傾銷案發起國如果認定被調查商品的出口國為「市場經濟」國家,那麼在進行反傾銷調查時,就必須根據該產品在生產國的實際成本和價格來計算其正常價格;如果認定被調查商品的出口國為「非市場經濟」國家,將引用與出口國經濟發展水平大致相當的市場經濟國家(即替代國)的成本數據來計算所謂的正常價值,並進而確定傾銷幅度,而不使用出口國的原始數據。(資料來自百度百科)

來源:路透社華爾街見聞WTO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