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物

這間香港百貨很不一樣:一次在地但不懷舊的設計實驗

什麼是香港設計,單從香港人的身份或者傳統工藝這角度來講,似乎都還不足夠。

端傳媒記者 呂陽 發自香港

刊登於 2016-10-20

「香港百貨」設計展。
「香港百貨」設計展。

港島東邊一幢建於香港輝煌年代的工業大廈,搭乘電梯直上十樓,Damon Albarn正伴着古箏的彈撥,低低吟唱〈Hong Kong〉。在「Is the rise of an eastern sun/gonna be good for everyone」縈迴的發問裏,攤開的是一個寬敞明亮的空間,其間陳列着從香港街道和店鋪中得到靈感的香氛;用彩色粗繩編織的摩登首飾和裝置作品,其技巧可以追溯到悠久的繩結傳統;一些漂亮的單車鈴,在未改造之前,它們是充滿「飯氣」的電飯煲內膽⋯⋯

這是設計展「香港百貨」的現場,其策展團隊包括本地設計組合MIRO成員梁展邦及陳凱納,以及Gallery 27的畫廊顧問陳朗晴和設計編輯徐巧詩,並由Gallery 27/Space27畫廊的發起人、著名設計師陳幼堅擔當策展顧問。用其策展團隊的話來說,這是「一個可以購物的展覽」。人們可以在由音樂與輕食營造的悠閒氣氛中,選購本地年輕設計師新近或專為這次展覽定製的產品。而如果想對產品背後的理念及故事知道得更多,一旁的設計師們則隨時等着你的發問。

對於現代人而言,這種購物兼具社交甚至帶些學習色彩的休閒活動,自19世紀巴黎的拱廊大規模出現之後,就並不陌生。而在一向被冠以「購物天堂」稱號的香港,80至90年代興旺且多元的百貨公司,更為本地人創造了豐足且親切的集體經驗。

不過就像策展團隊所指出的,在今天的香港「百貨公司已經從昔日精品式的零售場所,進化成超大型一式一樣的購物商場」。而由這種超級商場牽扯出來的地產霸權以至自由行帶連出的中港關係等議題,則使得購物及商場的公共形象漸漸有些負面色彩。

自97回歸以降,因對現狀不滿,而對過去懷着一種舊的心態正浸潤着香港的方方面面,儘管香港百貨設計展重拾已逐漸淡出的「百貨」之名,並在背景音樂、設計師、製作工藝等方方面面都注意到本地性,但它無意重溫舊夢,而將眼光放向未來。「『百貨』應該不僅提供範圍廣泛的產品,同時還提供另類的『香港』零售與購物體驗」,策展團隊之一的設計組合MIRO在一篇文章裏說:「現在應該重新定義『香港百貨』。」

策展團隊進一步解釋:「新一代的設計師不再滿足於美化、包裝性的設計,或受客戶委託設計,而想要嘗試新的創作方向。香港百貨是一個新的平台,希望在現時市場為主導的設計推廣模式當中,增加設計師的主動參與。」

「這會是一群香港年輕設計師的集體亮相,」MIRO成員梁展邦在記者會上表示。

zo-ee的展品。
Zoe Siu 設計的繩結作品。
zo-ee的展品。
Zoe Siu 設計的繩結作品。
黑地的展品。
雜貨店「黑地」展位一角。
「香港百貨」出品的布袋。
「香港百貨」出品的布袋。
Jow Kwan的展品。
Joe Kwan 設計的手錶。
Jow Kwan的展品。
Joe Kwan 設計的手錶。
moon laboratory的展品。
moon laboratory的展品。
moon laboratory的展品。
新創香氛品牌 Moon Laboratory的作品。

當設計師不僅僅想要做一個品牌

另類體驗的提供者,來自一批出生於70年代末及以降的設計師,他們合力為這次展覽提供了超過16個設計品牌。在媒體預展上,大家開始一場有關香港設計的圓桌討論,一頭短髮而活力十足的首飾設計師Zoe Siu說:「我們已經和以前的設計師不同了,我們並不僅僅想要做一個品牌而已。」

Zoe Siu設計了那些美麗的粗繩項鏈。她讀服裝設計出身,並於2007年畢業後,有好幾年為國際時裝品牌工作。她說自己看着「時裝行業變得很恐怖」:使用電腦重複生產大批量產品,這一季與上一季的設計只有些微改動,一切是為了快速且降低成本。後來她因緣際會接觸上傳統的繩結,這個世界需要的是緩慢、手工、技藝以及靈魂,如同那個「過度消費」的時裝世界的反面。

Zoe在其中徜徉,並於2011年創辦自己的首飾品牌ZO-EE,近年先後在灣仔藝術中心及誠品尖沙咀店開設自己的選品店ZO-EE Select,集中介紹她心愛的手造品牌。而她自己的設計,為了避免「製造太多東西,造成浪費」,堅持不留存貨,接訂單才做。

如果說Zoe的思考已經溢出了單純的產品範疇,而延伸到對生產、消費的思考,那另一參展團隊KaCaMa Design Lab則希望用回收的洋蔥皮來進行紮染的「洋蔥皮紮染工作坊」,進一步推廣他們自2011年起就開始提倡的「永續設計」。用廚餘等廢棄物進行升級再造(Upcycling)已經不是新鮮事了,不過和KaCaMa Design Lab團隊成員之一的阿Kay聊聊,你就知道他們的想法扎根於一個更深遠的思考:「永續設計包括社區、環保和經濟三個層面,它並不限制於在某種具體的產品,而更在於如何以一種具創意的方式,讓一個地方更多元化、讓那裏的人更有想像力,從而生活得更好。」

對於土生土長的阿Kay來說,這個地方當然就是香港:「我們這一代生活在經濟不那麼興旺的年代,經歷了很多變動。如果說以前上一輩的人還在想着通過不停工作來贏得好生活,那到我們就得思考除了吃飽飯,還有什麼意味着『好的生活』。我們一直在問,一直在找。」

設計是一整套的思考

上世紀70年代,香港設計伴隨着製造業的興旺,開始騰飛。自80年代起,工業開始北移至中國大陸,香港製造業逐漸式微,留下一批精通工藝的師傅及許多凋敝的工廈。這次參展的設計師有不少都承繼以前的工藝傳統,又加以更具當代感的設計。成立約一年的「小玉舍」,就是讀設計出身的90後兒子同有數十年玉雕手藝的父輩合力打造的玉石品牌;而由平面設計師Joe Kwan與企業家Chris Chan創辦的手錶品牌Anicorn Watches,則用上了70年代鐘錶工藝技術,又在Kickstarter成功籌得資金,並吸引了一班國際化的客人。

不過在全球版圖來看,傳統技藝與現代設計,已是後工業社會發展的常見脈絡。但這提供契機讓年輕一代設計師去思考香港製造業與設計間的關係。Joe就說:「香港鐘錶業興盛時,技術得到廣泛認可,但由於缺乏品牌意識,並沒有發展出瑞士製錶業的狀況,反而逐漸沒落。」Joe 在創立自己品牌時,因為凡事都要靠自己一手包辦,也逐漸學習營銷及品牌建立的知識,認為好的行銷能為普通人提供「理解產品的切入點」,亦是同設計一樣具創造力。

參展的雜貨鋪「黑地」的創辦人阿Pang大概會認同Joe的看法。阿Pang是平面設計師,不過他的一大愛好是逛店,就是在雜亂的「十蚊店」,也能興致勃勃找出一兩樣好東西。黑地是他這愛好的延展,裏面擺放着阿Pang一點也不諱言的「便宜且常見的東西」。可在他的佈置下,尋常如舀豆腐花的鏟、竹編的簍、中式花紋的瓷碗、街市上賣的熱水壺,通通都有了某種簡潔、素樸的美感。

「設計是一整套的工作,」他邊說着便拆開一個紅A牌的白色膠杯的包裝:「看到這花哨的包裝,你應該完全不想看這個杯子一眼吧。可要是沒有包裝,你會發現這杯子很美,就算告訴你是MUJI的,大概也有人會相信。這就說明,這產品沒有問題,但它的包裝,它在『十蚊店』被展示的方式,出錯了,以致人們低估了它的價值。」

「香港百貨」設計展的四位策展人。
「香港百貨」設計展的四位策展人。

香港設計是什麼

雖然黑地是這樣的香港,但阿Pang並不認為這是間懷舊的店舖:「我挑選東西的原則首先因為它們是美的,即使有不少是香港一些老品牌生產的,但在經過適當展示後,人們會意識到這是可用的,甚至開發出新的使用方法,比如用舀豆腐花的鏟做首飾盤,洗衣板做筆架等等。」

不過懷舊除了留念過去,也可視為在香港、在身份曖昧不明的顛簸中,暫求安穩的方法之一。因此,不管懷舊與否,「香港設計是什麼」都是必須得問的問題。上一輩的設計師或許能在「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思路裏探求,但到了年輕一代,Joe就說:「以前中國大陸未開放,香港或許是西方接觸華人文化的唯一地點,自然可以此代言,現在時移勢遷,若再單講中國文化,則很難比得上大陸『名正言順』。」

對於「香港設計」的內涵, Joe非常老實地回應「我也是迷茫的」。他說,「單單從香港人的身份或者傳統工藝這角度來講,似乎都不足夠,而這些年講的太多,甚至有過度消費的嫌疑;但如果再去講瑞士雞翼這種『豉油西餐』,這種中西合璧論又有些過時。現在我們能做的,就是好好做自己的設計,用它來提問,來思考未來的香港設計會是怎樣。」

香港百貨

時間:10月22日12pm -10pm;10月23日12pm - 8pm

地址:SPACE 27(鰂魚涌英皇道653-659號東祥工業大廈AB座10樓)

登記入場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