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物

倫敦設計雙年展台灣館:如何用5道菜,描述台灣族群融合新未來?

這回的台灣館,是繼2003年台灣因政治因素喪失威尼斯雙年展國家館展覽資格後,再度以國家館進入國際雙年展。

特約撰稿人 翁浩原 發自台北

刊登於 2016-09-15

《修龍》影片中象徵原住民角色的「鐵山一派」。
《修龍》影片中象徵原住民角色的「鐵山一派」。
《修龍》影片中象徵中國與日本文化交織的「鬼連邪娛樂場」。
《修龍》影片中象徵中國與日本文化交織的「鬼連邪娛樂場」。
《修龍》影片中象徵傳統市場的「電鳳交易市場」。
《修龍》影片中象徵傳統市場的「電鳳交易市場」。
《修龍》影片中炫光電音舞龍舞獅的「聖獸機動隊」。
《修龍》影片中炫光電音舞龍舞獅的「聖獸機動隊」。
《修龍》影片中象徵激烈泰拳的「煉獄散擊流派」。
《修龍》影片中象徵激烈泰拳的「煉獄散擊流派」。

近期一支名為《修龍》的影片,在台灣藝術與設計愛好者之間掀起了一陣騷動。影片名稱「修龍」,即是閩南語中的「相撞」之意,代表着台灣不同族群從過去到現在,經過不斷碰撞,才創造出今日的多元風貌。

影片強烈的視覺風格,加上象徵原住民角色的「鐵山一派」、中國與日本文化交織的「鬼連邪娛樂場」、炫光電音舞龍舞獅的「聖獸機動隊」、傳統市場「電鳳交易市場」,以及激烈泰拳的「煉獄散擊流派」等元素與場景交錯出現,確實讓人過目難忘。

也因此,這支為了2016年倫敦設計雙年展台灣館所拍攝的主題影片,激起許多人對於何謂「台灣」、何謂「台式美學」的討論。有論者認為這支影片跳脫了過去描繪台灣的窠臼語彙,以鮮明的視覺語言與緊湊的節奏,奪人眼球;但也有人認為影片中不管是人物或場景設定,不僅沒有經過嚴謹的考究,甚至對於台灣文化與族群的詮釋流於形式化。

無論是哪一方的論點,這支影片都點出一件重要的事情:台灣複雜的多元族群文化,以及台灣人對於「台灣」的分歧想像。

台灣文化進化論

以國家為單位參展是本屆倫敦設計雙年展的型態,而這回的台灣館,則是繼2003年台灣因政治因素喪失威尼斯雙年展國家館展覽資格後,再度以國家館進入國際雙年展。既是國家館,自然有展示與較勁各國文化軟實力的意味存在,台灣館如何凸顯台灣文化特色,同時呼應本屆大會主題「Utopia by Design」(設計烏托邦),自然成為眾人關注的焦點。

Eatopia策展團隊(由右至左):張雅筑、小子、謝宇恩、李英宏、蔡中和、曾熙凱、蘇民、吳雅筑。
策展團隊(由右至左):張雅筑、小子、謝宇恩、李英宏、蔡中和、曾熙凱、蘇民、吳雅筑。

因此,幾位旅英多年的設計人,曾熙凱、吳雅筑和張雅筑繼2015年倫敦設計週大受好評的「Eataipei」後再度合作,以食物設計和展演,推出一場場供參觀者入席品嘗的盛宴,再搭配建築裝置空間,構築他們對於台灣未來的想像。

然而如同《修龍》影片所引起的討論,台灣人對於台灣的詮釋與想像,因着複雜的歷史脈絡,向來歧異甚大,而且是極其敏感的議題。策展團隊細數台灣各個歷史,從原住民族群彼此的戰爭、歐洲列強來訪、明鄭時期漢人跟平埔族的紛爭、清領時期福佬客家的械鬥、日治時期建設和同化、國民政府戒嚴的白色恐怖,到現今60萬移工和移民支持着社會的運作⋯⋯種種歷史因素交織成就了現在的台灣,但是,「我們究竟想要什麼樣子的未來?」策展人曾熙凱問道。

曾熙凱說,團隊討論時,深感臺灣在邁向烏托邦時,所面臨到的歷史與族群糾葛,「就像在向國外介紹何謂台灣文化的時候,各族群也堅信只有自己才能代表真正的台灣,我們又如何能從這泥沼中脫離,提出一個新的觀點,在回應大會主題的同時,給予台灣一個可能的方向。」

從Eataipei到Eatopia

在「Eataipei」時,策展團隊以食物作為主要媒介傳達訊息,這次在Eatopia,他們採用同樣的方式,但講得更深更複雜。曾熙凱說:「這次透過食物設計來呈現台灣族群的糾葛與複雜,我們認為不應該在既有的族群中,爭論誰才是台灣文化的代表,而是做出新的、融合的台灣文化,這代表一種進程,一種真正的台味。」

「每個食材、每個元素,都有故事可以傳遞。」廚師蔡中和說。這回雙年展端出的菜色,每道都有特殊的意義。例如第一道「跨海愛」,描述客家福佬移居台灣,就像光棍過黑水溝來到台灣。第二道「新秩序」,用綠茶凍做成尺的形狀,來測量一塊土地,說的是日治時及日本帶來的守法守規矩的觀念。第三道「破立」則象徵國民政府解嚴前後,威權瓦解,其中孕育出自由民主的力量,鳥籠的開啟,比喻社會上各種力量被解放,打開繽紛的生命力。第四道「共生」,講的是來台工作的移工,以及新遷入的住民,漸漸變成社會中無可忽視的力量。最後一道菜「和而不同」,即是把前面四道菜,倒入湯裏頭,就像是「融合後的未來想像,擁抱不同族群,回應修龍碰撞後再次融合所誕生出的新文化,呈現豐富而多元的環境。」

Crossing the Strait / 跨海愛。
Crossing the Strait / 跨海愛。
Order on the Island / 新秩序。
Order on the Island / 新秩序。
Liberation / 破立。
Liberation / 破立。
Mutualism / 共生。
Mutualism / 共生。
The Melting Pot / 和而不同。
The Melting Pot / 和而不同。
策展單位在Somerset House裏頭打造一座樹林作為展演空間。
策展單位在Somerset House裏頭打造一座樹林作為展演空間。
更多人關注的是如何用這個方式乘載和表達台灣文化的多面向。
更多人關注的是如何用這個方式乘載和表達台灣文化的多面向。

雖然以食物展演作為展覽主軸,但展演需要一個空間來乘載這些元素,因此策展單位在Somerset House裏頭打造了一座安靜、寫實的樹林,每棵樹都披覆上不同式樣的織品,藉由四周鏡面反射,創造出樹中有林、林中有樹的情境。策展人吳雅筑說:「樹作為一個主體,寄生或共生的植被就是一個族群。」不同種族在同一塊土地上的流動,樹皮上的抽象紋路,彷彿訴說着他們如何存在這塊土地上,「族群多樣性的美,在樹林裏頭可以很豐富,不是單一的聲音。」她說。

從島內間接發酵的聲音開始, Eatopia已經在國際媒體上引起注目,除了用食物設計的表現方式別出心裁外,更多人關注的是如何用這個方式乘載和表達台灣文化的多面向。曾熙凱說:「什麼東西可以代表台灣?我們丟出了一個開放性的問題,在闡述台灣文化演進史的同時,也呈現出我們心中文化融合的理想圖像。」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